发挥科技进步优势推动人口计生工作

时间:2022-09-12 03:02:28

发挥科技进步优势推动人口计生工作

改革开放30年来,尤其是直辖10年来,重庆市人口计生事业得到长足发展。作为全国人口和计划生育系统首家集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与产业开发于一体的科研机构,多年来,重庆市人口和计划生育科学技术研究院紧紧围绕“降低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改善人口结构”这一基本国策,依靠科技进步,充分发挥计划生育技术优势和科技龙头作用,为全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提供了坚实的技术保障。

早在20世纪70年代,重庆市的人口计生科技工作者就勇闯“”,在全世界首先研究创造了“直视钳穿法输精管结扎术”。这种居世界领先水平的节育手术,大大减少了因短效措施失败导致的人工流产、引产手术量,不仅保护了妇女儿童的健康,为国家和个人节省了大量费用,而且还大大缓解了人口压力。30多年来,这一先进技术已推广到全国28个省市,共有800多万人接受了这种手术,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中国和世界的人口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得到国际社会人口学界的公认,美国、英国等国家先后派专业技术人员来重庆学习。1978年,这一科技成果荣获全国医药卫生科技大会二等奖,1985年荣获国家计生委科技进步二等奖。

自直辖以来,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重庆市人口计生委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彻底改变计划生育工作旧理念,确立了以人为本、维护生命权最大化、满足人民群众生殖健康需要等新理念,坚持把控制人口数量与提高人口素质共同作为人口计生事业的核心点。广大人口计生科技工作者自觉树立新理念,顺应新要求, 展开新的科技攻关,不断取得新的重大成果。

1995年到2003年期间,通过全市人口计生科技工作者坚持不懈,刻苦攻关,成功研制了系列“活性宫腔型节育器”。这种新型女性节育器采用了不锈钢内置铜离子、消炎镇痛缓释系统等新型技术,不仅形态设计巧妙,减少了脱落率,提高了避孕效果,而且大大降低了出血、疼痛等副作用。这一科技成果不仅在我国率先按照WHO(世界卫生组织)的新技术和新思路推广到了全国20多个省市广泛应用,取得了良好的节育效果和巨大的社会效益,而且已被WHO采纳应用,为全人类的人口计生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这一成果荣获了2004年度重庆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自2000年以来,重庆市人口计生科技工作者围绕实施避孕方法知情选择、出生缺陷干预、生殖道感染干预“三大工程”,充分发挥团队攻关的优势,开展了一系列科技攻关,创造了一批处于技术前沿的人口科技成果。尤其是在出生缺陷干预工程中,重庆市人口计生科研院展开了出生缺陷监测体系建立及其应用的攻关研究,在全国首创了全新的“3+1”出生缺陷监测模式,使全市的出生缺陷干预工程取得了重大突破,得到了国家人口计生委和重庆市政府的肯定。在这一过程中,还设计研制出了《优生优育科普知识转盘》,获得了2项国家外观设计专利、第六届全国优生科学大会优秀产品奖。

重庆市人口计生科技的发展,不仅助推了全市人口计生事业的科学发展,而且也增强了自身的科研能力和成果应用能力。仅在“十五”期间,重庆市人口计生科技工作者就瞄准国家未来15年人口与健康领域的科技发展战略,主动承担了国家和重庆市的46个重大科研攻关项目,组织联合市内各领域科研力量共同开展了35个科研课题的研究,发表学术论文60篇,出版学术专著6部,获得市科技进步奖2项。其中,“重庆市人口承载容量与人口转变战略”研究项目,首次提出了到2020年重庆市小康承载容量为3333.52万人,到2050年以前有望达到富裕承载人口量,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首次提出了重庆市人口“红利”窗口将在2015年关闭,为市政府制定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提供了科学依据。

重庆市人口和计划生育科学技术研究院简介

重庆市人口和计划生育科学技术研究院是全国人口和计划生育系统首家集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与产业开发于一体的副厅级公益性综合型科研机构,成立于2003年8月28日。

研究院是在重庆市计划生育科研所、重庆市生殖健康中心、《重庆人口》报、出生缺陷干预中心筹备组等机构基础上,资源整合,优势互补组建而成。科研院下设一部、五所、两个中心等八个正处级内设机构及2个附属机构。现拥有五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教授级职称人才11名、副教授级职称人才23名,专业技术人员占职工总数的79%,技术力量雄厚、科研成果丰硕。

研究院自成立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和市科委的领导和支持下,奋发图强、艰苦创业、凝聚全院职工,取得了丰硕科研成果,其作为重庆市人口和计划生育科技服务领域的“龙头”效应正在显现。

上一篇:勇于创新 长效发展 下一篇:创新服务 争当一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