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低杂交油菜皖油27号保优高产栽培技术

时间:2022-09-12 01:48:12

双低杂交油菜皖油27号保优高产栽培技术

摘要介绍了皖油27号的保优高产栽培技术,包括苗床选择、苗床整地施肥、播种、苗床期管理、移栽、越冬前管理、越冬期管理、薹花期管理、适时收获等内容,以为皖油27号的推广种植提供参考。

关键词双低杂交油菜;皖油27号;栽培技术

皖油27号是滁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双低杂交油菜新品种,2006、2007年分别通过安徽省和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2009年秋季,安徽省农委将皖油27号确定为该省油菜高产创建示范区主推品种之一[1,2]。为了让该品种更好发挥增产潜力,笔者参加了皖油27号相关栽培技术的研究工作,并通过试验研究和调查分析,结合高产栽培经验,以及品种适合优质油菜产业化生产的特点,参与制定了其保优高产栽培技术规程,确定皖油27适合于安徽、江苏两省油菜主产区的二熟制地区应用。现将其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以期为油菜大面积生产提供参考。

1苗床选择

油菜苗床地应选择离水源较近的早熟水稻腾茬田,或2年以上没有种植过油菜及十字花科作物的旱地,要求土质疏松,土壤肥沃,地势平坦,排灌方便。苗床面积按苗床与大田1∶5配置。

2苗床整地施肥

适墒耕整苗床,播种前1d耙地并精细整地,做到墒面土实,无暗宕,无大坷垃,床平土细,土肥均匀。为便于管理,要开沟作畦,实行三沟(厢沟、围沟、腰沟)配套。苗床做成沟厢式,以厢宽2m、沟宽20cm、厢沟深15cm为宜。遇到干旱天气,进行灌水或人工浇水造墒播种。结合整地施尿素187.5 kg/hm2、三元复合肥(15∶15∶15)300kg/hm2和硼砂22.5 kg/hm2作面肥,切忌施夹杂混有菜籽的场基土杂堆肥[3]。于移栽前1周,看苗情施送嫁肥,趁雨天撒施或浇施尿素75kg/hm2。

3播种

育苗移栽一般为9月5~15日;直播栽培最佳播期为9月25~30日。大田备足优质种子1.5kg/hm2,苗床地播种量为6.0~7.5kg/hm2,大田直播播种量控制在3.0~4.5kg/hm2。为保证稀播匀播,可掺细砂土或炒熟的商品菜籽,与种子混匀后,进行分厢定量人工均匀撒播,播后盖1层薄细土,也可以用播种机定量均匀条播。

4苗床期管理

4.1间苗定苗

苗床出苗后,一至二叶期开始间苗2~3次,疏理丛苗与拥挤苗。三叶一心期定苗,定苗时应遵循“去弱留强,去病留健,去杂留纯”的原则,拔除杂草、异生苗、弱小苗,保留健壮苗。均匀留苗80株/m2左右。直播大田根据地力条件、播种期及出苗情况综合考虑种植密度,一般留苗18.0~22.5万株/hm2。

4.2化控

三叶期视苗情用150mg/kg多效唑750g/hm2对水750 kg/hm2均匀喷施,可抑制地上部生长,培育矮壮苗。

4.3及时防虫

主要防治蚜虫和菜青虫,可用10%吡虫啉(蚜实净)150 g/hm2对水喷施。

5移栽

移栽苗龄控制在35d以内,最多不超过40d。移栽苗素质目标为(即壮苗标准):苗高16~18cm,绿叶6~7片,根颈粗0.5~0.6cm,直观叶色青绿,无高脚,叶片厚。

5.1肥料运筹

按“足施基肥,重施腊肥,早施薹肥”为原则,氮肥按基肥∶腊肥∶薹肥为5∶3∶2的比例合理运筹,磷、钾、硼肥一次性基施。按氮∶磷∶钾的合理配比为2∶1∶1,适当增施硼肥。施尿素150kg/hm2、三元复合肥(15∶15∶15)300kg/hm2和硼砂22.5 kg/hm2。对于冷浸田块,应增施15~30kg/hm2锌肥。

5.2大田耕整

大田耕整2~3次,结合耕整施腐熟的农家肥15t/hm2作底肥[4]。免耕移栽田提前7~10d施除草剂灭草。开好三沟,沟土均匀覆盖厢面,做到明水能排,暗水能滤,降低田间湿度,增加土壤通气性,促根下扎。

5.3适时移栽

适时早栽,要求10月底前移栽完,不栽立冬苗。移栽时严把移栽质量关,做到边起苗边移栽,行要栽直,根要栽稳,棵要栽正。栽后及时浇施定根水或灌水,切忌漫墒。遵循“肥田早栽宜稀,瘦田迟栽宜稠”的原则,一般移栽密度为行距33cm,株距23~27cm,栽植12万株/hm2左右。采用人工移栽,尽量带土,并浇定根水,不栽隔夜苗。为确保商品菜籽的品质标准,必须集中连片种植,建立固定的商品生产基地,积极鼓励发展订单生产,实行区域化种植。为避免串粉,在双低油菜和非优质油菜及其他十字花科作物之间,设立800~1 000m隔离区。

6越冬前管理

及时查苗补苗,保证活棵全苗。油菜活棵后要疏松土层1~2次,达到改善土壤水、肥、气、热状况,促进油菜生长的目的。防除禾本科杂草,可用10.8%高效盖草能300~450ml/hm2对水600~750kg/hm2喷雾;防除阔叶型杂草,可用50%高特克悬浮剂375~525ml/hm2对水600~750kg/hm2喷雾。优质油菜苗期生长快,叶片嫩绿,易遭虫害,要注重蚜虫和菜青虫的防治。

7越冬期管理

要达到单株绿叶数10~12片,叶面积指数2.5~3.0的越冬苗目标,应于越冬期进行1次培土壅根,以提高土壤通气能力,增强抗寒能力。1月下旬追施腊肥,施尿素150kg/hm2。遇干旱天气,特别在寒潮来临前要灌水防冻1次。

8薹花期管理

春后雨水较多,要保持三沟畅通,明水能排,暗渍能降。苔肥用量要视土壤条件、油菜长势而定,一般施尿素75kg/hm2。及时抓好病虫草害防治,严格控制禁用农药和高毒高残留农药的使用,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薹花期要加强防治菌核病,在油菜初花期至盛花期用50%多菌灵2 250g/hm2对水750kg/hm2均匀喷雾2~3次,喷药部位重点放在植株中下部茎叶,兼治油菜霜霉病。同时结合防病,可喷施1次2‰的磷酸二氢钾和3‰的硼砂水溶液。薹花期长势长相为生长稳健、分枝多、开花旺、无病害、不早衰,叶面积指数为3.5~4.0。

9适时收获

9.1收获适期

油菜终花后30d左右,当全株2/3角果呈黄绿色,主花序基部角果呈枇杷黄色,种皮变成品种固有黑褐色泽时,为适宜收获期。此时应抢晴收获,防止角果籽粒遇阴雨在田间霉烂发芽,造成损失。机械收获要酌情适当推迟3~5d。

9.2脱粒

收获后可在田间、荒(坡)地摊晒,或运到场基堆垛后熟。3~5d后抢晴天脱粒,晒干风净后及时入库,商品菜籽含水量控制在10%以下。堆垛后要注意防水防渍防霉变;在收割、堆垛、脱粒过程中,注意防止机械混杂或人为掺杂。

10参考文献

[1] 陈峰,余华胜,石继权,等.双低杂交油菜皖油27号高产栽培技术[j].农业科技通讯,2008(10):126-127.

[2] 陶侠林.双低杂交油菜皖油27的特征特性和保优、高产栽培技术[j].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6):3953-3954.

[3] 王晓燕.油菜需肥规律及科学施肥[j].种业导刊,2008(7):22-23.

[4] 郭祥鹏.高产油菜施肥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5(4):38.

上一篇:探讨开县秋马铃薯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下一篇:荸荠优质栽培气象条件分析及高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