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时间:2022-09-12 11:43:49

一、 学习第一段,感受水乡水多、水美

1.请小朋友自己读课文第一段。想想这一段告诉了我们什么?

师(从资源库边拖边问):“水乡什么多?”

生:水多。(拖出“水多”)

2.你从哪些词看出水多?再读读课文第一段。

指名回答:千条渠,万条河。(从资源库中拖出)

3.“渠”指的是什么?谁来说说?(指名回答)

让我们在图上找一找哪条是“渠”。(点击出“渠”图片,拉大)

4.像这样的河与渠在水乡有多少?自己数一数,数得清吗?(数不清)

5.是啊,多得数也数不完,书上用了哪个字表示?(荧光笔圈出千、万)

6.那现在你能读好这句,读出河、渠特别多吗?(指名读)

7.用“千”“万”表示数量很多的词还有很多。看,谁能把这些成语补充完整呢? (从资源库拖出):

千( )万( )

千( )万( )

千( )万( )

千( )万( )

【设计意图:前三个词语生说师写,最后一个请生上台写。这样真正实现了师生互动,让学生也有机会接触白板。】

8.小朋友知道的真不少,一起读读这些成语吧。

9.再看看第一段,还能从哪些词读出水多?(拖出“池塘一个连一个”)

8.笔圈出“连”:什么是“连”?(指名回答)

9.再读读,还可以从哪些词读出水多?(拖出“处处绿水荡清波”)

10. 听了你的朗读,我不仅从“处处”听出了水多,还从你读的“荡清波”感受到水的美。(圈出“荡清波”)

这个“荡“在字典里有这样几种解释,拖出:(1)没事走来走去;(2)摇动,摆动;(3)洗;(4)清除。

“荡清波”的“荡”应该是哪个意思?(用笔画出“摇动,摆动”)现在谁能读好这句?

【设计意图:通过查字典解释字义,体现语文的工具性。】

11. (拖出第一段)现在谁能读好这段话?

12.你们的朗读让我感觉水乡的水真多、真美啊!想不想把这段话记在心里呀,赶紧试试吧。(指名背)

二、学习第二段,感受水乡船多

1. 学习第一段,我们抓住了诗中的重点词语,体会到了水乡的水多。

其实水乡不仅水多,船也很多,自己读读课文第二段。

【设计意图:在第一段的学习中已教给了学生学习的方法,让学生运用同样的方法学习第二段。】

2.谁来说说,你从哪读出了船多? (千、万、片片、满)

3. “驳”你见过吗?谁来说说它什么样子?(指名说)

师(小结): “驳”自己不能开,它没有发动机,要靠外力来拖动。(拖出驳在河面:看,这是一条船拖着好多只驳。)这样的船和驳有多少呢?

师:数得清吗?这就是 “千——只船,万——只驳”。

4.还从哪些词读出船的多呢? (白帆片片像云朵)

“片片”什么意思?(很多片)很多片什么?(白帆)

5.白帆哪里像云朵呢?(不断复制白云图片)

6.谁能看着这幅图来说说?

生1:白帆颜色像云朵,都是白的。(颜色像)

生2:白帆很多,白云也很多。(数量上像,都很多)

生3:白帆在动,白云也在动。(动态,都在飘动)

谁能连起来说说白帆哪里像云朵?(颜色、数量、动态)那谁来读好这一句?

【设计意图:通过复制云朵让学生直观、形象地理解其与白帆的相似之处,并锻炼学生的概括能力。】

8. “满”就是——到处都是。也就是说湖面上小河里到处都是——船、驳。谁能读好这句?

9.(拖出第二段)现在谁能读好这段话,让我们感受到船多?(你的朗读让我们不仅感受到船多,还感受到了美。)

10.让我们把这段也记在心里吧!(指名背)

11.这么多船儿在湖上忙什么呢?谁来说说?(捕鱼)

还会忙什么?我们一起来看看(点击背景图上四个小船:捕虾、采菱、运输图片)

12.是啊,渔民们忙着捕鱼、采菱角,捉鱼虾、运输……你能用这样的句式说一说吗?

拖出句子:船上的渔民真忙呀,有的忙着 ,有的忙着 ,还有的忙着 。

【设计意图:训练学生说话能力和想象能力,并力求把话说到位。】

13.从你们描述中,我感受到了渔民一定大丰收啦,他们心情怎样?听,远处传来了什么声音?点击右下角白帆播放视频《太湖美》。

【设计意图:为了突破难点,在此处播放视频,学生能从画面中更直观形象地感受水乡的生活,为下文解决“千首曲,万首歌”铺垫,力求突破难点对“新生活”的理解。】

三、学习第三段,感受水乡歌多

1.大家陶醉的表情告诉我,你们很喜欢这首动听的歌,这首歌名叫《太湖美》,它歌颂了水乡人的幸福生活,其实在水乡像这样的歌曲可不止一首,有多少呢?拖出第三段,师引读“千——,万——,装满一箩又一箩”(笔圈出千、万)。

2.哎,这歌声能装到箩里吗?那怎么还装了一箩又一箩呢?

3.我们刚才看到箩里装的是什么呀?(鱼虾蟹、菱藕)

4.是呀,看到这些用自己辛勤劳动得来的成果,水乡人什么心情?(高兴、幸福)

5.没错,所以水乡人一边劳动一边唱歌,通过歌声表达了他们幸福和喜悦的心情。谁能读好这句话呢?

6.笔圈出“咱”:这“咱”文中指谁?(水乡人民)

7. 水乡人的新生活什么样呢?我们来了解下他们以前的生活情况:

(1)先从住房这方面来说吧(拉幕出示:以前岸边盖的都是茅草房,后来是瓦房,再后来出现了小洋楼。)

(2)再看看他们的交通工具(拉幕出示:以前只有船,慢慢地有了自行车、摩托车,后来连小汽车都开上了。)

【设计意图:理解水乡人的“新生活”是本课一个难点,为了帮助学生能够具体理解新生活是什么样的,所以搜集了一些水乡以前生活的照片以此对比体会水乡人现在生活的美好幸福,也为下面让学生想象水乡人还会有什么样的新生活铺垫。】

还有谁来说说,你了解到的水乡人的新生活是什么样的?(预设:从通讯工具、吃穿等方面来讲)

9.哎呀,你们说的我都想去水乡生活了。这些都说明了什么呢?(水乡人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

10.是呀,水乡人的衣食住行和以前相比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他们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日子越过越幸福。这就是水乡人的——新生活!

11.(拖出第三段)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水乡的新生活吧,齐读。

四、拓展阅读

1.小朋友们,我们来到水乡,欣赏了水乡的——(出示板书:水多、船多、歌多 )

2.许多诗人也喜欢水乡,有一位叫沙白的诗人写下了这样一首诗,拖出:《水乡行》——

水乡的路,水云铺;进庄出庄,一把橹。渔网作门帘, 挂满树;走进才见,几户人家住。要找人,稻海深处;儿童解缆送客,一手好橹。

(1)自己先借助拼音读读;

(2)谁来为大家读读这首小诗?

(3)读得真流利,这首诗写的也是水乡人的生活,让我特别喜欢的是诗中的孩子居然也能自己摇船迎客送客,多能干呀!

(4)大家课后也可以搜集类似的歌颂和赞美水乡的诗歌,并相互交流和欣赏。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对水乡的热爱。】

上一篇:浅谈学生识字能力的培养 下一篇:文字演变视角下的识字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