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了解自己的颈椎吗?

时间:2022-09-12 11:24:31

你了解自己的颈椎吗?

颈椎概况

人体的颈段脊柱由7个颈椎、6个椎间盘(第1、第2颈椎间无椎间盘)和所属韧带构成。上连颅骨,下接第1胸椎,周围为颈部肌肉、血管、神经和皮肤等组织包绕,俗称“脖子”或“脖颈”。

颈椎有寰椎(第1颈椎)、枢椎(第2颈椎)和第3、4、5、6颈椎及隆椎(第7颈椎)组成。虽然统称为颈椎,但其具有形态各异的结构。寰椎呈不规则环形,由一对侧块,一对横突和前后两弓组成,上与枕骨相连,下与枢椎构成关节;枢椎的椎体上方有柱状突直,称“齿突”,具有“枢纽”的作用,故得其名;隆椎,因其棘突长而粗大,无分叉,明显隆起于项部的皮下,故名之。至于枢椎、隆椎的其它结构和第3、4、5、6颈椎一样。

另外,从侧方观察,颈椎排列呈前凸弧度。虽然颈椎在脊椎椎骨中体积最小,但它的活动度和活动频率最大,而且解剖结构、生理功能复杂,除第1、第2颈椎结构有所特殊外,其余颈椎与胸、腰段椎骨大致相似,均由椎体、椎弓、突起(包括横突、上下关节突和棘突)等基本结构组成。

椎体在前,椎弓在后,两者环绕共同形成椎孔。各椎孔相连构成椎管,其中容纳脊髓。椎体上面周缘的两侧偏向后方,有脊状突起,称为钩突。钩突与相邻的上一椎体下缘侧方的斜坡对合,构成钩椎关节,以防止椎间盘向侧后方突出。但当因退变而发生骨质增生时,增生的骨刺则可能影响位于其侧方的椎动脉血液循环,并可压迫位于其后方的神经根。

钩椎关节退变可较早出现。由于该关节位于椎间边缘部,在颈椎作旋转等运动时,局部的活动度较大,两侧的钩状突起呈倾斜面,局部椎间隙较窄,颈椎活动所产生的压力和剪力常集中于此。椎弓根上、下缘的上、下切迹相对形成椎间孔,有颈脊神经根和伴行血管通过。

何谓颈椎疾病

颈椎疾病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即指发生在颈椎脊柱段上的任何疾病,包括结核、肿瘤、风湿、类风湿以及化脓性炎症等引起的疾病。狭义,即指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相当于中医学“颈肩痛”、“颈背痛”、“痹证”、“眩晕”、“痿证”的范畴。这是一种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患,表现为颈椎间盘退变本身及其继发性的一系列病理改变,如椎节失稳、松动:髓核突出或脱出;骨刺形成:韧带肥厚和继发椎管狭窄等,刺激或压迫了邻近的神经根、脊髓、椎动脉及颈部交感神经等组织,并引起各种各样症状和体征的综合征,临床上常可见到各型症状和体征彼此掺杂的混合型。

颈椎病病因

颈椎介于频繁活动和重量较大的头颅与缺少活动而比较稳定的胸椎之间,其活动度很大,负重也多,在解剖上又相对比较薄弱,四周缺乏其它骨性保护,易受外力直接打击,尤其是下颈椎及其周围软组织容易发生劳损性病变。具体病因如下:

劳损:长期使头颈部处于单一姿势位置,如长时间低头工作,积累性劳损从而易发生颈椎病。而现在小于30岁的颈椎病人,往往多从事低头工种。

头颈部外伤:50%髓型颈椎病与颈部外伤有关。一些病人因颈椎骨质增生、颈椎间盘膨出、椎管内软组织病变等使颈椎管处于狭窄临界状态中,颈部外伤常诱发症状的产生。

慢性感染:主要是咽喉炎,其次为龋齿、牙周炎、中耳炎等。这些部位的炎症刺激颈部软组织或通过丰富淋巴系统引起颈枕部软组织病变。有人认为,慢性咽喉部感染是颈椎病重要发病因素,这可能与软组织慢性劳损炎症相互影响而加重病情之故。

风寒湿因素:外界环境的风寒湿因素可以降低机体对疼痛的耐受力,可使肌肉痉挛、小血管收缩、淋巴回流减慢、软组织血循环障碍,继之产生无菌性炎症。因此,风寒湿因素不仅是诱因,也可作为病因引起病变产生症状。

不良姿势:如躺在床上看电视、看书、高枕、坐位睡觉等:卧车上睡觉,睡着时肌肉保护作用差,刹车时易出现颈部损伤。

颈椎结构发育不良:先天性小椎管、颈椎退变等是一些颈椎病发病基础。国外统计40~50岁有退变者占25%,55岁以上有退变者占85.5%。颈椎中央椎管、神经根管狭小者颈椎病的发病率比正常人高1倍。

年龄因素:人就像一台机器一样,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各部件的磨损也日益增加。颈椎同样会产生各种退行性变化,而颈椎间盘的退行性变化是颈椎病发生发展中最基本和关键的基础。其次,小关节和各种韧带的退变也有重要的作用。

代谢因素:由于各种原因所造成人体代谢失常者,特别是钙、磷代谢和激素失调者,往往容易产生颈椎病。

高血压,动脉硬化:颈椎病可致高血压和动脉硬化,而高血压、动脉硬化也是颈椎病的患病因素之一。颈椎病性高血压是指因颈椎劳损、退行性变、外伤等刺激颈交感神经节或椎动脉而引起血管舒缩功能紊乱,脑内缺血,从而导致的中枢性高血压。至于此类病人是先患颈椎病,还是先患高血压病,临床上往往难以鉴别。一般认为高血压可以引起全身小动脉痉挛硬化。随着病程发展,椎动脉痉挛硬化的病理改变会影响到颈椎及其周围组织结构,当劳损等因素引起颈椎结构应力改变时,会加剧颈椎间盘、韧带、关节等的退行性变,这些退变又可以压迫和刺激颈部椎动脉及交感神经节使交感神经兴奋性升高,导致周围血管收缩,冠状动脉扩张,心率加快,心输出量增加进一步引起血压异常。所以高血压可以加重和提早颈椎病的发生,颈椎病又可以影响高血压的治疗及其预后。颈椎与高血压、动脉硬化互为因果,相互促进,有时“狼狈为奸”。

精神因素:现代社会,人际关系日益淡漠,竞争却愈来愈残酷,人们的身心压力愈来愈大。压力的增大,如果加上不会自我身心调适,情绪不好或整天郁郁寡欢,往往会使颈椎病症状加重,而颈椎病加重或发作,患者的情绪往往会更不好,很容易激动和发脾气,形成恶性循环,颈椎病的症状也就更加严重。

上一篇:人民币离岸市场发展的逻辑与挑战 下一篇:探索当前网络安全管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