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第四中学模拟考场作文点评

时间:2022-09-12 11:14:52

宁波第四中学模拟考场作文点评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一个好木匠,晚年很少手把手教徒弟做工,只是习惯唠叨,有一句口头禅是:“注意了,留一道缝隙。”木工讲究疏密有致,粘合贴切,该疏则疏,否则易散落。时下,许多人家装修房子,常常出现木地板开裂,或挤压拱起的现象,这就是太“美满”的缘故。高明的装修师傅则懂得恰到好处地留一道缝隙,给组合材料留足吻合的空间,便可避免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想来,这位木匠肯定是在这一点上下足了工夫。其实,做人与处事,和木匠的工艺一样,也得讲究“留一道缝隙”。

你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请以“留一道缝隙”为话题,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③题目自拟;④不少于800字。

宽容之心人皆有之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题记

耀眼的阳光从地平线下升起,冲破海平面,赶走了阴霾,从云朵的缝隙中穿出希望之光。

坚强的小草破土而出,穿过土壤表层,从岩石的缝隙中顽强生长,重新诠释了生命的真谛。(第一二段句子内部逻辑不清。“赶走阴霾”何来“云朵”?已“穿过土壤表层”为何又从“岩石缝隙中”生长?这种表述不符合生活常理。且这两段与第三段的关系不密切,此处的“缝隙”怎么是人际关系中的“宽容”呢?)

在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中,这缝隙便是宽容。孩子因为父母的宽容而明白事理,健康成长。学生因为老师的宽容而努力奋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宽容使人与人的距离更加紧密,也许在你不经意间的宽容中,却(前后没有转折关系,应去掉“却”)能使人鼓舞信心,重塑自信。

一位父亲带着儿子出去逛街,却(“却”字多余)被一位推销员挡住,推销员客套地与儿子聊天,精明的父亲看到了推销员笑容背后的意图。在这时是应该责怪推销员浪费了时间,还是买一些产品呢?这位父亲选择了后者。他在那堆产品里随意地挑选了一些,然后付完钱走了。儿子拉拉父亲的衣袖说:“爸爸,那些东西根本就没有用,为什么要买呢?”父亲说:“有些东西对我们不一定有用,但对别人却很有用,你能听懂爸爸的话吗?”儿子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其实那位父亲明白,儿子会懂的。(父亲为什么明白儿子会懂?既然明白儿子会懂,为什么要问儿子呢?)但那位父亲不知道,那位推销员本来打算放弃这份工作的,他不能再忍受别人的白眼和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样子。但正是因为这位父亲并没有像别人那样做,而是买了它的产品,父亲的宽容使他恢复信心,继续坚守自己的岗位。宽容能使人重拾自信,使人新生。(本段最后小结很好,点明题旨)

社会中如果处处是宽容,那这个世界会是怎样的呢?

邻里之间不再为小事而争吵,家庭里面不再因鸡毛蒜皮的事而产生矛盾,同学之间更加互帮互助,共同面对困难……(所举示例不够具体,仅仅列举现象,缺乏具体详细的分析,说服力不足)如果是这样,世界还会有战争吗?不会。宽容使冰化为水,让船儿更快地穿行于大洋之中;宽容使云变成风,让和平之鸽飞得更远。(“宽容”“让船儿更快地穿行于大洋之中”“宽容使云变成风”这两句让人不明所以)

宽容,你我都做得到,一个微笑,一句道歉,它使我们的世界充满爱;宽容,人与人之间的一道缝隙,但这道缝隙比完整更加完美。(“宽容”与“一句道歉”“人与人之间的缝隙”有何关系?)

宽容,饶恕,人世间最大的美德。(总结全文,点明中心)

点 评

本文拟给分:37分

此文总体结构比较完整,思路比较清楚,符合议论文的结构特征。所表达的中心基本符合题意的要求。但文章例证不足,仅有的一个事例有生造之嫌。文章题目是“宽容之心人皆有之”,但文章的内容并未强调“人人有宽容”,所用的题记与文章内容无直接联系。内部语言逻辑不清,表述混乱。

给生活留下一点空隙吧

如果把生活比作一个木制水桶,每个人都是一块木板。无数块木板围成了一个无比大的木桶。请在组合木块时保持一点空隙,也许在加水时,一点点的水会从这空隙中漏出,但我认为这恰是最好的。若你在组合时,不给木块们留下一丝空隙,挤压,矛盾便无法缓解,这样木块们就会上演分崩离析的一幕,当木板都离开了木桶,那水就一点儿也没有的。(画线句表述有问题,建议改为“水就一点儿也不会存在了”。与下段联系不密切)

我们生活在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合作是必然的。交往加速了情感的融合,出现了亲情、友情、爱情……我一直认为与朋友亲密无间是最好的友情,与家人亲密无间是最好的亲情,却不知这样的情感早已变味,直到我收到了那一封信。(“这样的情感”指代不明确,在此处应是指代友情、亲情,从下文看,是指代友情。“变味”用得突兀)

“你好,我是友情。是伴随你度过每一天的情感,是你和你的好友产生的。你们的喜怒哀乐我都看在眼里。最近,你一定很烦恼吧,你是否在想你们为什么会走到如今这种冷淡的境地。以前你们是如何的亲密,共同分享快乐与忧愁,虽有小打小闹却也是一路相扶走来。而如今,两个人相遇却形同陌路,冷淡得像那白开水。而你总是认为使你们分离的是前几天发生的小事。不,你错了。你们这么多年走下来,岂会因为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而变成如今这种形势。让我来告诉你,是因为你们之间的矛盾并没有因距离的缩小而缩小,就像组成木桶的木板,它们之间存在矛盾,若有空隙便可解决,若无空隙,矛盾便会加剧。(此处用“木板之间的距离”比喻人与人之间的友谊,与文章开头相呼应)你们在交往中,并不懂得留下点空间,固执地认为距离的拉近便是心灵的拉近,不,你错了。你们都有自己的生存空间和只属于自己的心田。当空间重叠时,你们尚可以相互忍让,当心田被偷看时,你们还能相互宽容吗?矛盾会越加严重,最后就会因一件细小的事儿引发。所以,你要做的是给他们空间,也保卫自己的空间。常言道君子之交淡如水,君子间的交往就像流水有着自我流动的空间。这才是真正美妙的友情!”(信的内容就是作者内心独白,放在此处表明自己的认识发生转变,形式新颖。但是从信的内容来看,对“我”和好友之间矛盾的产生及解决交代不清楚,是为缺憾)

这封友情寄来的信,让我明白了如何与朋友相处,那就是给对方与自己一些空间。而每种感情都是人与人相处的方式,我想在经营他们时也是需要这一要素。(此句与上文联系不紧密)当我们给生活留下一点空隙,你会发现真正的感情所带来的美妙。(总结,照应题目)

点 评

本文拟给分:42分

文章思路比较清楚,采用分总的结构,基本符合议论文的文体特征。中心观点切合题意,扣题比较严密。采用内心独白的方式来证明观点,形式较新颖。但是例证的内容不够具体,未能把事件交代清楚。结尾扣题,突出中心。

给爱留一点空间

从我懂事的那天起,就发现自己身边的人们总是会爆发出这样或是那样的矛盾,最终的结果往往是相互怨恨。时间有长有短,但是长的,(此处无转折关系,“但是”使用不妥当。)或许会是终生。(此句表意不明确,改为“怨恨延续的时间有长有短,时间长的或许是终生”更妥当)

我也慢慢开始明白,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并不会是永远那么地融洽,误会和矛盾会不定期地出现,破坏那原有的温暖与和谐。而且双方的关系越是密切,所产生的误会与矛盾就越发难以消除。我一直都在思考,原因究竟在哪儿呢。(句号改为问号)

记得初中时候,我曾经有过几个亲密无间的好朋友。那时的我们,除了上课,几乎在学校的每分每秒,都会是我们几个一起活动。(表达欠妥,可改为“那时的我们,除了上课,在学校的每分每秒,我们几个几乎都在一起活动”)在学校的每一个角落,都曾留下我们快乐欢笑的记忆。但故事就是如此老套地不断复制,(逗号改为句号)幻想友情天长地久的我们,却在一次争抢游戏机控制权的“斗争”之后,互相疏远了。曾有过相互的道歉,却难以再消除已造成的创伤。无奈,美妙的友谊就此结束。我想,若是当时的我们多一些宽容和谦让,也许就不会如此了吧。

我一直都知道,父母对我的爱,一定是世界上最伟大、最无私的爱。那个会无微不至地关心我,照顾我,为我担心,同时为我献出一切的人,就只有他们。然而,与我产生矛盾最多的人,同样也是他们。每当我因为与父母的争吵而把自己关入房间,心情平静下来之后,我想起父母对自己的爱,就会对此前的争吵感到后悔和羞愧。但是,我并不对自己的坚持和观点后悔。(“我的坚持和观点”是什么,此处指代不明确)我很困惑,为什么如此深爱我的父母,会不能理解并支持我呢!在我看来,那些事情的选择都是正确的,我也愿意就一些存在分歧的问题向父母解释。但无奈的是,他们往往会直接否定我的想法,并要求我按他们的思路去做。次数多了,争吵就成了家常便饭,我与父母的关系也日渐淡漠。

一直以来,我常常会思考,这些问题的根源所在。现在我从无数的事实中明白,很多问题和矛盾的来源,就是因为关系的亲密,就是人与人之间存在的爱。因为与朋友间存在着关爱,我们希望对方能够容忍自己的行为,但同时,我们的朋友同样希望你为他而考虑,因而当我们都互不相让时,矛盾就出现了。同样,父母是爱我们的,我们也一样爱着父母。但父母因为对我们的爱,希望我们少走弯路,要我们听话,因为他们为我们倾注了一切。而我们则想从深爱的父母身上获得肯定和理解甚至宽容我们的错误。当两者发生冲突时,矛盾同样爆发,而且杀伤力比陌生人之间要强百倍。

我想,无论是你与他人之间存在何种程度的亲密关系,都必须记住,你对他人的爱要留有余地,不能以爱的名义去要求他人遵从你的思想。要知道,爱是相互的。学会从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给爱留一些空间,人与人之间就会少很多的矛盾。

点 评

本文拟给分:47分

文章以“给爱留一点空间”为中心议题,层次清楚地论证了“学会从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给爱留一些空间,人与人之间就会少很多的矛盾”这一论点。文章观点鲜明,论据确凿,分析入理,善于调动生活的积累,论证层次分明、有力,有较强的说服力。从结构上看,开合自如,首尾呼应,结构严谨。主旨明确而集中,语言比较流畅,行文不蔓不枝。作者从友情与亲情的角度论述观点,但例证的内容交代不清楚,有空洞之嫌。

上一篇:“我的静默的朋友”升格指导 下一篇:等待 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