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史·王宾传》亳州军变时间勘误

时间:2022-09-12 10:22:31

《金史·王宾传》亳州军变时间勘误

[摘 要]元顺帝时,丞相脱脱修辽、宋、金三史,而《金史》被学者们公认为三史中错讹最少、审密翔实的。自《金史》修成后,虽经历朝学者校勘订误,加以中华书局的校勘考证,仍偶有错讹。本文所要探讨的“亳州军变”的时间就是《金史》中相互矛盾的一个典型。

[关键词]金末;亳州军变;时间

自《金史》修成后,虽经历朝学者校勘订误,加以中华书局的校勘考证,仍偶有错讹。《金史》虽被学者们公认为三史中错讹最少、审密翔实的,但仍是有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其文中多有人名的混淆、时间的混乱、事情的张冠李戴等等,本文所要探讨的“亳州军变”的时间就是《金史》中相互矛盾的一个典型。由于笔者能力有限,文中的不足之处,尚请方家指正。

《金史・王宾传》:“王宾字德卿,亳州人。贞二年进士。……天兴元年(1232年)正月,亳州军变,节度使粘哥荆山出走,杨春以州出降(蒙古)。”(1)

按:此处说天兴元年正月杨春等发动亳州军变,并以亳州投降蒙古。时间当误。

据《金史・粘哥荆山传》:“粘哥荆山,……正大中,累官亳州节度使。九年(1232年)正月己丑,(蒙古)游骑自邓至亳,……丁未,……军至亳州城下。州止有单州兵四百人,号‘镇安军’,提控杨春、邢某、都统戴兴屯已六年。荆山悉籍城中丁壮为军,修守具,而大兵亦不暇攻。四月,拥降民而北,城门闭,不之知也。五月,纵迁民收麦,老幼得出,丁壮悉留之。……‘镇安’者皆红袄余党,力尽来归,变诈反复,朝廷终以盗贼待之。荆山以迁民为军,盖防之也。及召外兵不至,乃请于归德,得甲骑百余,两总领统之。既至,‘镇安’疑其谋己,乃乘将士新到不设备,至夜,掩杀殆尽。荆山出走卫真,楚珩与之马而去,州中豪贵悉被剽略。”(2)可知,镇防军发动的亳州军变在五月。

又据《金史・哀宗纪上》:“(天兴元年)夏四月……丁巳(公元1232年4月28日),遣户部侍郎杨居仁奉金帛诣大元兵乞和。戊午(公元1232年4月29日),又以珍异往谢许和。……甲子(公元1232年5月5日),御端门肆赦,改元天兴。”(3)即四月金朝改元为天兴,故《粘哥荆山》的“五月,纵迁民收麦,老幼得出,丁壮悉留之。”当是天兴改元之后,故应是天兴元年的五月。即《粘哥荆山传》认为亳州军变发生在天兴元年五月。《金史》卷117后面的中华书局的校勘记依据《粘哥荆山传》的亳州军变在五月,从而认为《王宾传》“此作‘正月’疑误”(4),但没有给予肯定的说法。

据《金史・哀宗纪上》:“(天兴元年)五月……癸巳,杨春入据亳州,观察判官刘均死之。”(5)这是亳州军变在五月发生的又一直接证据。

下面以时间为线索,从而提供间接的证据。

据《元史・石天禄传》:“壬辰(1232年),皇太弟拖雷南渡河,天禄为前锋,战退金兵,夺战船数艘。夜至归德城下,袭其营,杀三百余人。金将陈防御出兵追围天禄,天禄溃围复战,金兵退走。提兵掠亳及徐,所过望风附降。”(6)可知,蒙古军将领石天禄在1232年攻打归德,而后攻掠亳州、徐州,所过之地都投降蒙古,当然包括亳州。

又据《金史・哀宗纪上》,对于1232年的蒙古进攻归德的记载只有一次:1232年“二月……乙丑,大元兵攻归德。”(7)参考《石天禄传》中他的活动,也就是说石天禄在壬辰年二月乙丑日以后,即公元1232年3月7日攻打完归德后,才会进军至亳州。《金史・哀宗纪上》:“天兴元年……五月……癸巳,杨春入据亳州,观察判官刘均死之。”(8)即杨春是在公元1232年6月3日发动的亳州军变。

再据《金史・刘坚传》:“刘坚者,初为大兵守城父,亳州复擒之,囚之于狱。杨春谋欲北降,乃出之,使为宣差。乙巳,大兵石总管入州,改州为顺天府,春为总管,戴兴为同知,刘顺治中,留党项军千人戍之。属县皆下”。(9)由于在《金史》中,《刘坚传》的前面是《粘哥荆山传》,而在记述亳州军变时直接用“乙巳”来交代时间,没有再交代其他,故《刘坚传》所述的亳州军变时间当同于前者的天兴元年五月。因此,《刘坚传》的“乙巳”当是天兴元年五月乙巳,即公元1232年6月15日。

参照《元史・石天禄传》,可知《刘坚传》中的大兵石总管当是石天禄,故按时间顺序可这样排列:石天禄在公元1232年3月7日攻打归德以后,不久进军至亳州;杨春在1232年6月3日发动亳州军变,并派人向蒙古投降;石天禄在1232年6月15日进入亳州城。据此,以时间形成的间接证据也就在此证明亳州军变在天兴元年五月。

综上所述,可知亳州军变在天兴元年(1233年)五月,而《王宾传》中的正月的说法是错误的,《金史》卷117后面的中华书局的校勘记也可将“疑误”改为“确误”了。

注释:

(1)[元]脱脱等撰:《金史》卷117《王宾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7月第1版,1975年7月第1次印刷,第2559页。

(2)《金史》卷117《粘哥荆山传》,第2557―2558页。

(3)《金史》卷17《哀宗纪上》,第386页。

(4)《金史》卷117校勘记,第2569页。

(5)《金史》卷17《哀宗纪上》,第387页。

(6)[明]宋濂撰:《元史》卷152《石天禄传》,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4月第1版,1976年4月第1次印刷,第3602页。

(7)《金史》卷17《哀宗纪上》,第385页。

(8)《金史》卷17《哀宗纪上》,第387页。

(9)《金史》卷117《刘坚传》,第2558页。

上一篇:档案的信息资源开发瓶颈研究及对策分析 下一篇:高中学校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