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六字法开启阅读之门

时间:2022-09-12 09:48:18

略谈六字法开启阅读之门

摘要:语文的阅读是学生丢分的重点区域,主要是因为近几年阅读题的特点发生了很大变化,文章的题材多样化,考点综合性越来越强。学生在阅读上失分的原因主要是缺少对文章内涵的理解,对阅读知识点的积累太少,审题和答题技巧的欠缺。因此,本文介绍了最基本的阅读入门方法:内容、情感、结构。并且根据笔者的教学经验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六字法;内容;情感;结构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2-0051

经常听到很多学生一走出考场就说:“完了,完了这次阅读炸了。”也经常接到一些家长的电话:“老师,有什么方法提高阅读吗?可以推荐一些提高阅读的资料吗?”笔者在改卷的时候也经常发现,学生几乎每道阅读题或多或少都要扣一点分。面对这样的现象,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在如何提高阅读的得分率方面进行了粗浅的研究。

一、阅读失分多的原因

从阅读题型的特点来看,阅读能力的要求不仅是看懂文章,可以从文章中找出现成的答案,还需要学生有一定的分析能力和逻辑能力。因此,学生发现自己的阅读失分非常多。最主要的原因大致如下:

1. 学生缺乏对文章内涵的理解

现在很多学生喜欢看小说,讨厌散文,因为小说有故事情节,散文比较散,情感难以把握。所以,相对来说,学生认为小说的分数比较难,其实不然。2014年的阅读《牡蛎》是契科夫的小说,很多学生从考场出来时还一直在纠结,那牡蛎到底吃了没有。可见,不论什么文体,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不提高,即使非常简单的文章,仍然会停留在文章肤浅的表面,仍然难以透过文章表面看到文章内涵。

2. 学生缺少语文阅读知识点的积累

学生刚刚进入初中,所有的知识点仅仅知道一点,但是谈不上运用。有一次,笔者在上课时讲到表达方式,请一位学生站起来说,这位学生竟然把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混淆起来。笔者大吃一惊,然后提问了一些成绩稍微好一点的学生,发现他们只是记住了记叙文的六要素,修辞手法也仅仅是知道但不知道有什么作用,更不用说什么表现手法了。笔者去小学了解了一下情况,小学语文教师说其实在上课的时候,Y合课文,这些知识点都有讲到,也有让学生积累过。于是,笔者特意留意了一下平时的单元测试,也发现很多孩子混淆知识点。这就说明他们在这方面的积累非常欠缺。

3. 学生缺少阅读审题技巧的应用

现在我们经常会发现,出题教师在题目中的结合文章内容这几个字上加上重点号,原因就是因为学生在审题时往往会把这几个字忽略掉,没有结合文章的内容举例。

还经常会发现,一道3分或4分的阅读题,学生只用寥寥几个字就答完了,很多教师在校对时会痛心地提醒道:“先看看分数,3分的题,大概应该有三点内容,你这几个字怎么能解决呢?”但是学生在似乎恍然大悟后,下次仍然忘了在审题时扫一眼分数。

阅读题目中经常会考对中心情感的理解或对一句话的理解,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答题,出卷教师往往会写一句提示性的语言,这些提示性的语言中就暗示这答题的一些思路和内容,但是很多学生没有认真研读这些提示性的句子,导致失分。

二、提高阅读分数的方法

初中语文的阅读看上去题型非常复杂,考点也十分广泛,很多学生疲于应付,却未能得到及时改善。其实,我们在语文阅读上最关键的就是记住六个字“内容、情感、结构”,就可以轻轻松松开启阅读的大门。

1. 内容是坚根

在我们的阅读题中,不论是现代文阅读还是古诗文阅读,很大一部分学生丢分的原因就是因为没有结合内容或分析内容。举一个最常见的例子:语言品味是阅读中比较重要的一种能力。做这类题目常见的方法是:第一步是看这个句子的修辞手法或描写方法再或者是重点词,第二步是分析句子,第三步是分析情感。但是这类题目失分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学生把第二步的分析句子内容直接省略掉了。再有就是在古诗词鉴赏中,必考的是诗人的情感,但是很多学生经常忘了先写出根据哪一句诗句得出的情感。在温州近3年的语文中考中,有一道8分的阅读题可以称为杀手题,去年笔者参加中考改卷时改的就是这道8分题,改好之后笔者看了一下得分率仅在4.8%左右。笔者把改卷过程中扣分的情况大致记录了一下。这道题是分层给分,题目中已经讲得很清楚结合文章内容,只要能写出文章的主要内容就可以拿到2分,但是很多学生就是不去写内容,只是一味地进行分析。所以,这样的失分是很可惜的。阅读就如一棵大树,内容是这棵大树的根基,离开了这树根,大树是不可能枝繁叶茂的。所以,我们要时刻提醒学生在答题时第一时间有没有想到文章的内容。

2. 情感是繁叶

一篇阅读文章不论是哪一种文体,其实都是通过文本内容来让读者读出多种不同的情感。大部分学生习惯性地只写一两种情感。其实,现在很多的阅读题都会考情感、考中心思想,包括古诗文的阅读。如何让情感的叶子繁茂呢?那就要在读懂内容的情况下,从作者的写作目的入手,让读者变成作者,变成文章的主人公,从多个角度分析。

3. 结构是美枝

文章的结构,通俗地讲,就是一篇文章各个部分的整体安排,就是作者通过什么样的形式把自己要表达的思想情感让读者更容易接受。一般的文章有开头结尾,过渡与照应,线索与脉络,段落与形式。但是在考场上学生最容易扔掉的就是结构,尤其是考议论文的论证过程的题目,学生把握不住议论文的三大块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就会因为答题的整个逻辑顺序乱掉而失分。

“内容、情感、结构”这六个字简单好记,也是学生答题最关键的三个环节。仔细研究,你会发现阅读中大部分的题目中都涉及到这三块内容,牢牢记住这六个字就可以轻轻松松地打开阅读大门,轻轻松松地解题。

(作者单位:浙江省温州南浦实验中学 325000)

上一篇:市政给排水设计的发展及设计思路分析 下一篇:英特尔 巨资押注自动驾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