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鸟笼效应”激活学习

时间:2022-09-12 07:39:46

从“鸟笼效应”激活学习

摘要:给学生一个“鸟笼”,接着让他们在这个鸟笼里养鸟,最重要的是要让他们照顾好这只鸟。

关键词:兴趣 态度 压力 引导 责任心 “四职” 助学金 救济

中图分类号:G718.2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02.067

鸟笼效应Birdcage effect是一个著名的心理现象,其发现者是近代杰出的心理学家詹姆斯。1907年,詹姆斯从哈佛大学退休,同时退休的还有他的好友物理学家卡尔森。一天,两人打赌,詹姆斯说:“我一定会让你不久就养上一只鸟的。”卡尔森不以为然:“我不信!因为我从来就没有想过要养一只鸟。”没过几天,恰逢卡尔森生日,詹姆斯送上了礼物――一只精致的鸟笼。卡尔森笑了:“我只当它是一件漂亮的工艺品,你就别费劲了。”从此以后,只要客人来访,看见书桌旁那只空荡荡的鸟笼,他们几乎都会无一例外地问:“教授,你养的鸟什么时候死了?”卡尔森只好一次次地向客人解释:“我从来就没有养过鸟。”然而,这种回答每每换来的却是客人困惑而有些不信任的目光。无奈之下,卡尔森教授只好买了一只鸟,詹姆斯的“鸟笼效应”奏效了。

“鸟笼效应”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规律,实际上在我们的身边,包括我们自己,很多时候不是先在自己的心里挂上一只笼子,然后再不由自主地朝其中填满一些什么东西吗?

当代90后的中职生,由于在小学、初中并不是学业优异名列前茅,甚至还处于后进生的位置,个别还是“双差生”。所以导致对学习产生了厌倦,对自己的能力丧失了信心,对未来的概念也很模糊。在他们身上存在着这样那样的诸多坏习惯,比如懒散、怕麻烦、缺乏耐心、恒心、责任心等。他们大都有一种“疲性”――推一下动一下。俗话说“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如何给中职学生施加压力,让他们自觉刻苦的学习已经是需要解决的当务之急。如何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深入的了解学生的结构特点,合理的运用教学教育方法和技巧。

那么到底怎么给中职学生学习的动力,我们可以尝试用“鸟笼效应”来开始解决这个问题。

这个“鸟笼”除了可以是一个实物、一笔投资,还可以是一种兴趣、一种美好的向往、一个良好的期许。这个期许、向往也许开始并不明确,可以是自愿的,也可以是被迫的。总之,“鸟笼”的意义就是为了不让付出的努力和汗水付之东流,而加倍的辛劳,最终获得一种莫大的成就。

所以,如何让中职学生自觉的刻苦的学习,得先给他们一个“鸟笼”,接着让他们在这个鸟笼里养鸟,最重要的是要让他们照顾好这只鸟。

1 给学生一个“鸟笼”

简而言之就是“激发兴趣,树立目标,端正态度”。

从生理上看,他们16、17岁的年龄正是精力旺盛、注意力难以集中的年龄阶段。从心理上看,他们和所有这个年龄的孩子一样,喜欢新兴事物,也很容易对一些新鲜事物产生兴趣。我们都知道“兴趣是第一位老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很重要的,但是激发学习兴趣要和让学生觉得学习很好玩,抱着玩的心态去学习区别开来。激发学习兴趣应该是让学生明白知识、技能对于一个人立足于社会的重要性,给学生一幅学好了这门技能的美好前景――只有一个人对一种境界产生了憧憬,才会去奋斗;对一种高度产生了向往,才会去攀登;对一种生活产生了期许,才会去拼搏。同时让他们知道任何一门知识、技能的学习都需要付出艰辛的劳动,都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和艰苦奋斗的品质。由于很多技能都是需要动手操作的,那种让学生觉得“好玩”,让学生抱着玩的心态来学习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是不可取的。因为任何一项工作都是艰辛的,当过了“保鲜期”,学生会体会到这种艰辛和当初的感性认识是不一样的,容易滋生厌倦和懒惰,从而放弃。所以,我们要让学生有准备的学习,明明白白地学习,这样的学习才是持续有效的。

2 让学生养一只鸟

让学生明白学习的意义,深入端正学习的态度,不再是“要我学”,而是“我要学”,这就算是养了一只鸟了。这是自觉、自发、自己需要的,并不是给了他们一个“鸟笼”还要给他们一只“鸟”。如果“鸟”不是自发养的,他们很难进入下一个环节,对鸟精心的呵护。

这时应该交给学生一些任务让他们完成,让学生有事做。把上课变成上班,把作业变为作品,把成绩变成业绩,让学生去完成每一个项目,投入他们大量的心血,并把一个个的成品搜集整理,加以收藏,给予肯定,让学生感受到成就感。

最后要达到学生自己主动去找事做的效果。

3 让学生照顾好这只鸟

这应该是最核心最漫长的一个环节,并且具有反复性。

这个环节主要是责任心的培养,责任心对于职业学校的学生来说,就是他们的命脉。而对于责任心的培养是需要通过长期的训练和培养的,仅仅只靠兴趣来维持的学习是相当不可靠的。

照顾一只鸟是一件很耗时耗精力的事情,需要定时喂食、清洁等,要坚持下来还真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当真正和这些麻烦面对面的时候,什么期许、什么向往对于这些中职的学生都显得微弱无力了,这时就需要老师经常的提醒,有的话需要反复说,有些道理需要反复讲,不厌其烦、周而复始,因为也许说一遍,他们只记住了10%,说十遍,也许他们就能记住100%了。老师要在学生出现思想抛锚端倪时主动的批评督促,并积极主动地去发现学生的进步,并给予表扬。批评督促和表扬肯定是老师的两把利器,合理综合的运用,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对于中职生来讲,职业道德、职业纪律、职业习惯、职业技能的“四职”教育是缺一不可。在中职学校,更多的是在纠正学生的陋习,因为一个人技术不精通还可以培训,品行有问题就很难被任用了。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和艰苦奋斗的品质是职业教育的必修课,职业学校培养的就是劳动者,并且是从事操作性劳动的劳动者,他们将来的工作不管是重复的,还是机械的,都一定是具体的,需要有耐心和恒心。

笔者相信,一个学生的成才与否一半在自己,一半在引导,外因总是通过内因起作用。给学生一个良好的环境、正面的引导,这样他们才会有一片良好的适合生长的土壤。给学生学习的动力就是良好有效地引导学生,让他们进入这个良性循环的“鸟笼效应”。

作者简介:雷同,四川省乐山市第一职业高级中学,四川乐山 614000

上一篇:信息技术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下一篇:浅谈如何提高高中生的英语书面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