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消费主义的当代价值

时间:2022-09-12 07:30:43

研究消费主义的当代价值

摘 要:在现代社会,消费扮演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消费是一种对人类社会起着重要作用的特殊观念,它既是人的基本属性,也是人的基本活动。但在消费主义的引导下,消费已经构成一个欲望满足的对象系统,成为获得身份的商品符码体系和符号信仰的过程。其带来的结果是经济危机,人的异化,带来人文主义危机,带来了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以及对自然资源造成极大浪费,对生态环境造成恶化,既然消费主义的出现给我们整个社会的各个方面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本文试图通过阐述消费主义来考察消费这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对我们社会带来的深刻变革和影响,以及我们要如何扬弃。

关键词:消费主义;消费异化;符号消费;绿色消费

马克思说过:人从出现在地球上那一刻起,每天都要消费,不管在生产以前和生产期间都一样。消费是人生存的方式,是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手段之一,人的生活离不开消费。它是生活和生产方式及通过它所表现出来的人们的社会关系社会文化形态。因此消费不仅仅是一种经济行为,更是一种社会行为和文化形态,人的生存发展都离不开消费,只要有人类存在的一天,消费就是人类永恒的活动。

随着生产的不断进行,消费逐渐取代了生产占据了主要地位,社会由生产型社会向消费型社会转化,同时消费主义价值观也开始蔓延到人们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谈起消费主义我们就要追问消费主义是如何产生的,这得从生产说起。在劳动生产领域中,人们从事着单调、乏味、缺乏创造性的工作。劳动和工作本身不再是一种令人满意的、给人以快乐的活动,劳动和工作成了一种义务,一种摆脱不掉的思想负担。人们越是可以通过工作致富,就越是把工作当成他们发财和成功的单纯手段。工人每天工作7、8个小时,生产某些东西花去了他的主要精力。他需要工作以求得生存,但是他所起的作用从根本上讲,是一种被动的角色。在高度复杂而有组织的生产中,他做的工作只是孤立的一小部分,他从来都没有见到作为整体的他的产品。他至多只能作为消费者而不是生产者,在商店里见到他的产品。他既不关心整个产品的物质形式,也不关心产品所具有的经济和社会意义。他被安置在某个位置,被迫完成某项任务,却不能参与对工作的组织和管理。

劳动是人类的本质,但是在私有制的条件下发生了异化。劳动者在琐碎、被动的劳动中生产出了劳动的对立面,这个对立面又变成外在的异己的力量,并转过来反对劳动者本身,人们所进行的劳动部不是自愿的劳动而是被迫进行的强制劳动,这种被异化了的劳动是一种使自己外在的劳动,是一种自我牺牲、自我折磨的劳动。劳动者在自己的劳动中不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不是感到幸福,而是感到不幸,不是自由地发挥自己体力和智力,而是使自己的肉体受折磨、精神遭摧残。而人的本质是追求自由全面的发展,因此,为了满足追求自由这一人类本质的需要,人们把注意力转移到了消费领域,企图通过在消费中对商品表面的自由选择来补偿在异化劳动中产生的压迫性和受控性。人们天真地以为在消费领域中,只要有钱就可以买到任何他想要拥有的东西,这样他就是自由的,人的创造性和主体性就可以实现。“人们认为,只要大家都生活在富裕和安逸之中,那么每个人就将是幸福无比的人。”所以,人们一方面做着自己不喜欢的工作,牺牲着健康和休息时间来赚钱,另一方面却将自己在劳动中取得的报酬用于购买昂贵并无实际用处的商品以此补偿自己在工作中的不幸,这是一种更深层次的异化心理。人们只能在他所购买到的商品中找到自己的灵魂,并获得他人的承认和尊重,这就是消费异化,异化了的消费行为是一种主动的、无意识的集体行为,他演变成为一种约束、一种道德,它在表面上好像能消除人的不幸意识,使人产生幸福感,而在异化的消费行为中,人们得到的补偿、逃避等心理在加剧消费异化的同时又构成了一种新的消费文化――这种文化倡导以物质和快乐为人生目的的价值观,追求体面的消费,渴求无节制的物质享受和消遣,并把这些当作人生的最终目的,这就是消费主义。消费主义是当今西方资产阶级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鼓励人们不断的消费,保证了生产的不断进行,最终巩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维护了资本主义制度。

消费主义不同于以往的传统消费观,是一种新的消费观念,是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和现代化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工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宣传的是消费至上的消费观念,人活着就是为了消费,只有消费才能体现人生价值,人就是他所占有的所有消费品的总和,你消费什么你就是什么。这种消费行为使人们沦为金钱和物的奴隶,消费已经构成一个欲望满足的对象系统,成为获得身份的商品符码体系和符号信仰的过程。消费已经不再是追求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目的,而是满足自身欲求的手段。人们消费的不再是商品的使用价值,而是商品背后所蕴含的意义价值,符号价值。洗衣机不只是洗衣服的工具,它代表着你拥有闲适的生活,通过这种对系统关系的消费,人们认为自己属于某个阶层,只要拥有了钱就拥有了平等和自由。黑人也可以拥有奔驰轿车,普通人也可以到高级旋转餐厅用餐。有一则小故事很出名:一个员工在一家外贸公司上班,开了跟老板同一款梅赛德斯轿车,被老板解雇,后经过公会协调他依然不能回到原公司上班,这说明虽然“在作为使用价值的物品面前人人平等,但是在作为符号和差异的那些深刻等级化了的物品面前没有丝毫平等可言”。消费主义只是带给了人们表面上的平等和自由。同时,人们在消费的时候并没有按照自己的真正需求进行消费,我们的思想、情感、趣味都被大众媒介机构所操纵。消费不再体现人的真正需求而是成为一种占有形式。大众所具有的批判精神也被娱乐消遣所代替,人们消费自由受到控制。媒体广告和社会舆论占了主旋律,使人们按照社会潮流制造“虚假的需求”去消费,淡忘而来体现人生价值的、朴素高尚的真实需求。真正的消费活动应该是具体的人的活动,在消费过程当中,人的身体心理都应当积极主动的参与其中,消费活动应该是积极的、有意义的、充满着人性、能够体现消费主体的创造性和判断力的活动体验。然而在消费主义引导的消费活动中,人们的消费行为与真实的消费对象本身丧失了联系。人虽然占有了物,但是他们之间的关系是死的没有生命力的,人能都拥有物是因为人能够侵占它,物同时也占有了人,人的幸福感满足感完全来源于物,人的情感受到物的控制和摆布,人们在他们拥有的物当中寻找存在感。在消费主义世界中,一切都是被异化了的,生产者在生产中没有倾注自己的情感、趣味和个性,只是将生产当作谋取生活的工具;消费者在消费的过程中,也没有按照自身本质的需要,没有对产品表示肯定只是被动地接受和炫耀,这种状态下,人和人之间产生关系的唯一方式是彼此占有的物,人将他人的价值看作是彼此占有的物的价值,每个人都是他人满足自己欲望的工具。“这些状况必然歪曲人的全部关系,当个体自我被否定时,人与人的关系必然是表面的,因为他们自身并没有关系,有关系的只是可交换的商品”。我(主体)占有物(客体),这个主体不是我自己,而是:我就是我的占有物,我的财产构成了我和我的身份。于是“我就是我”它所表达的意思变为“我之所以成为我,因为我拥有X”,X就是一切客体和人,我和它们的关系在于我拥有掌握它们支配它们侵占它们的权力。在消费社会中,消费主义最终带来影响是对人的影响,人们丧失了人生理想,把物质消费和享乐看作是人生的终极目标,盲目追求和攀比,忘记了消费的初衷。昂贵的配饰和轿车都不能体现人的内在价值,以此换来的自尊感也是短暂的,因为一次性的消费活动所带来的快乐总是转瞬即逝的,所以必须不断的消费才能摆脱痛苦,寻得片刻灵魂上的安宁。这些不断被刺激的消费加速了消费品的更新换代,使用时限短,用完即扔,这些一次性产品加剧了对自然资源的消耗,造成了自然资源的极大浪费,并产生了数量惊人的生活垃圾和生产垃圾。微博上报道河北沧县小朱庄地下水变成了红色,近8000只鸡饮用后死亡,400米深的井水村民也不敢喝了,原因是该地5公里内有一家化工厂,这些层出不穷的事件严重危害了我们所居住的自然环境,污染了环境,影响了我们生存与生命的质量,以及碳的过度排放导致的全球气候变暖,这些都威胁着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作为一个经济正在迅速发展的发展中国家,社会尚处于转型时期,经济有了很大起色,国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中国人民的整体文化素质不乐观,非常容易受到消费主义这样的西方的强势价值观的引导,有调查报告显示,中国消费奢侈品占到了全世界奢侈品消费的20%。这是非常惊人的数字,并且不断有报道说中国游客在出境游时一掷千金,致使奢侈品店都配备了中文导购。为什么中国人并不富裕却拥有如此强大的购买力呢?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每个国家在经济有了很大发展后都会经历的一个时期:就是对奢侈品的盲目崇拜。消费主义最明显的特征就是消费商品背后的符号价值,而奢侈品就是符号价值最为强烈明显的载体。中国刚刚从物质极大匮乏的时代跨入消费社会,在经历了经济文化的巨大转型后进入“陌生人”社会,人们急于借助这些外在的符号来寻找自我的定位。物质需求上的不断膨胀,必然会导致精神上的极度匮乏,长此以往也必将会带来非常严峻的社会问题。人们如何才能够摆脱消费主义的控制来进行理性的消费呢?我们应该立足科学发展观的视角,以人的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弘扬绿色理性的科学消费理念,树立健康文明的消费观。对于消费活动中经常出现的好面子、爱攀比、爱炫耀、随大流等问题,消费者应当从自觉进行反省抵制。国家也应当从宏观上加强调控,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大力倡导绿色消费方式,优化消费环境,整顿规范市场秩序。加强文化建设,只有国民的整体文化素质提高了才能抵制住消费主义的诱惑,形成良好的消费观,做出正确理性的消费选择。

参考文献:

[1] 弗洛姆.健全的社会[M].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7.

[2] 弗洛姆.占有还是生存[M].关山,译.三联书店出版社,1985.

[3] 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M].重庆出版社,1988.

[4] 鲍德里亚.消费社会[M].刘成富,等,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5]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人民出版社,2000.

上一篇:解析对幼师美术教育教学能力的培养 下一篇:《广告媒体与综合设计》的教学实践与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