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建筑工程中预应力的施工技术

时间:2022-09-12 06:07:21

刍议建筑工程中预应力的施工技术

【摘 要】文章以实际的工程案例为介绍了预应力在屋面高空中的施工技术。

【关键词】先张法;预应力

1 工程概况

某工程是大型工业厂房仓储房,由十几幢21mx60m拱板平房仓组成。采用跨先张法预应力的施工技术。

2 总体流水施工

3 高空预制的施工技术方法

3.1 工艺原理及特点

在室内搭设钢管排架,顶撑兼作拱板底模支架,利用标高8m处的圈梁采取加固措施,作为先张法施工的张拉台座,直接在高空现浇拱板;空中现浇工艺无需预制场地,对施工场地无特殊要求;空中现浇工艺施工环节少,减少了吊装环节,无需大型吊机,解决了吊装难题;高空现浇工艺施工工期短。

3.2 预制平台的搭设

预制平台的搭设在仓库地面混凝土垫层施工后进行。平台由扣件式钢管脚手排架,可调顶撑、木方及胶合模板组成。

3.2.1 预制平台搭设技术关键

由于利用位于标高+7.7m处的钢筋混凝土圈梁作为先张法的台座,因此所搭设的平台架,既作为拱板的模板支撑,又作为圈梁的顶撑架,对排架的要求高,必须考虑周密。拱板的下底板厚度仅为40mm,对所有搭设的排架平整度要求高,台面的水平误差控制在士5mm以内。

3.2.2 脚手架排架搭设

3.3 隔板制作

竖向隔板提前在场外预制,场地小时可叠层浇捣,要求模板尺寸准确,混凝土内实外光,隔离均匀,起模时宜在左右侧先起,轻起轻放,为使隔板与拱板上下弦接触良好,隔板上下端应划毛。根据隔板的受力特点,在隔板上可预留Φ16mm孔,以便插上Φ14mm螺栓固定30mmx30mm木条作为底模的支档。

放样:根据图纸组织有关人员按1:1放出大样报验,请监理验收。

配料:根据放样图,组织人员配料,要求木料干燥。

模板支设要求:平直、光滑。

脱模措施:模板使用前均采用油性隔离剂涂刷一遍;内模角部采用带尖插角;外模做榫插竹梢。

拆模:待其终凝后1~2h,派人拆模。拆模时,应先拆左右侧,后拆上下侧,注意不要损坏角部。

3.4 拱板模板制作

3.4.1 配料:曲面支模采用九夹板,每棍上弦分24块,下弦分12块,拼装组成,整块拆模,每块分别编号,集中堆放。为加强其刚度和强度,配置40mm×80mm木仿作为围楞,四周斜边模板采用25mm厚木板钉在围楞上。其余底板及顶板的侧模用40mm厚的木板制作。支撑均用钢筋扣件,按上弦曲率大样固定出支撑和横楞上钢管扣件位置、固定横楞,并将其编号定位。纵向肋用厚40mm高80mm木板按大样制作,搁置于钢管上。端模用胶合板锯出齿槽,插于端部。

3.4.2 放样:拱板上弦为二次抛物线,施工前应按曲率1:1实地放出大样,拱板上下弦厚仅为40mm因此,制作尺寸必须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确保上弦抛物线几何尺寸,支撑体系有足够的刚度、强度。如表1所示。

3.4.3 模板加固:因立杆间距为1750mm,正好设置在KB板位置,故采用两KB板中间的上部水平杆上生根,立竖向杆。要求与下部三根水平杆连接,共同传递竖向荷载。

立杆在纵向采用钢管和木楔夹紧KB板,防止侧向位移。

立杆在横向采用钢管和木楔夹紧KB板,防止竖向位移。

每个立杆的顶标高应超过底板标高,用来固定肋梁。

3.4.4 接缝处理:由于采用拼接,模板间缝隙采用海绵填实,并贴好胶带纸。下底板同时垫横木,以防漏浆。

3.4.5 隔离剂:选用油性隔离剂,每次制作前均应涂刷一遍。

3.4.6 模板校正:模板支设好后应该校正垂直度,特别对KB板要格外重视。

3.4.7 拆模:混凝土强度达到拆模强度后,项目部下达拆模通知单。拆模顺序为先拆帮模,后拆底模。

3.5 钢筋准备安装和预应力张拉

屋面圈梁混凝土浇筑时需制作两组式映,一组标准养护,另一组与圈梁同条件养护。屋面圈梁混凝土达到100%强度后方可张拉预应力筋。

拱板使用的预应力筋进场前必须经原材料逐盘抽样检验,合格后方可投人使用。冷车滞肋钢筋要实行使用认证制度,未领取“使用认可书”的冷轧带肋钢筋不得使用。

预应力钢丝的张拉采用前卡式液压千斤顶张拉。考虑到所采用的锚具为锥销锚,张拉后应力损失略大,每块板张拉完成后,其实际张拉力用“钢丝应力仪”及时测试。

预应力钢筋锚具做好锚固性能试验。安排有经验的张拉工进行张拉工作,操作前由施工员作全面的技术、质量、安全操作规程交底,要达到“懂原理,会操作”,定期对张拉机具做好检测、保养工作。预应力钢丝不得有接头,施工中若发现有断筋应调换,重新张拉。

张拉完应尽早浇混凝土。穿筋时台面应垫木横楞,防止脱模油玷污钢丝,混凝土保护层用15mm厚混凝土垫块加垫(定制塑料垫块)。

3.6 混凝土浇筑

拱板屋架属薄型构件,浇筑时应采用干硬性混凝土,其坍落度控制在1cm~2cm。水泥采用P.O32.5级,中粗河砂,碎石粒径控制在5cm~15cm。

用于拌制混凝土的材料应事先做好检测和设计配合比,砂石采用应力计量,每台班浇筑混凝土时做两组试块,其中1组提供剪筋放张参考,且该组试块必须为同条件养护。

浇筑顺序为先下弦板,后上弦板。浇底板和顶板应由两端向跨中对称进行。每福屋架应一次浇筑完成,不得留设施工缝。用手提式振动机提浆振动,混凝土表面随捣随抹,多次抹面抹光,直到表面收水硬化。控制混凝土的振捣时间,操作时应提起振动棒,不得强振预应力筋及模板。上下弦模板交接处用振动器振实后用长柄铁铲抹平。

3.7 养护及放张

混凝土浇筑后立即覆盖薄膜加草袋养护,谨防收缩裂缝。冬期施工时,改善施工配合比,对混凝土进行加热养护,使养护温度保持在15°左右,经5~7天同条件养护试块,满足设计强度85%以上方可放张。

4 计算分析

4.2 计算参数

内力计算结果:屋面圈梁最大位移3.7mm,截面受到的最大剪力Vmax=1.91x105N,最大扭矩Tmax=3.58x107N.mm,截面弯曲应力很小,可以忽略。水平支撑钢管的最大压应力为96N/mm2。

由此可见,施工方案中的钢管支撑、屋面圈梁以及砖墙均能承受预应力张拉荷载,且位移仅有3.7mm,挠度和承载力均能满足要求。

上一篇:浅谈建筑工程技术管理的意义及措施 下一篇:高层病房楼建筑设计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