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环境下网络教研的交互机制与活动路径探究

时间:2022-09-12 05:23:46

WIKI环境下网络教研的交互机制与活动路径探究

【摘 要】 网络教研是伴随着教育信息化而产生的一种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新型教研模式,如何提升教师的参与热情,形成教师间的深度交互,促进有效资源的协作生成,使网络教研真正发挥实效是当前研究的焦点。本文以社会软件WIKI为依托,分析了其以非线性和自组织为主要特点的知识链接机制,探讨了将教师的网络协作引向深入的环境支持,在此基础上对网络教研活动的路径进行分析,以期为网络教研的发展探索一条有效途径,促进教师教学研究的开展。

【关键词】 网络教研;WIKI;交互机制

【中图分类号】 G451.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9―458x(2012)02―0052―04

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及其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为教育教学研究提供了全新视角,网络教研便是依托网络技术而诞生的一种新型教研模式。网络教研的特点是能够实现数字化教学资源共享,促进教师缄默知识的线性化以及专家引领下的教师自主专业发展。[1]目前,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网络教研可以作为传统教研活动的辅助和补充,并期盼带来教研质量的有效提升。为此,近年来一大批网络教研平台应运而生,从国家层面到各省市甚至部分区县、学校,都先后建立了大量的教研网站,如中国教师研修网、新思考、海盐教研网等,形成了如苏州教育博客、海盐教育博客、教育大发现等一批独具特色的学习教研团体。网络教研的开展形式也更加多样化,出现了主题网站、教育博客群和教育论坛等多种形式。但是,目前在网络教研的推广实践中,也凸显出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诸如多数教师缺乏持续参与热情、深度交流互动不足、协作共创资源缺失等。正视这些问题的存在并深入探究其解决的路径,对于提升网络教研的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网络教研存在的问题

1. 缺乏持续参与热情

网络教研以其跨时空性、参与主体的民主性等特点理应成为广大教师畅所欲言的场所,然而现实情况却是仅有少数教师是所谓的教研“常客”,多数教师则以“潜客”身份出现,将网络仅仅作为获取政策法规等信息的“知会渠道”,而非教师的“交流渠道”,或将自身置于旁观者位置。这一方面难以维系教师本身持续参与的热情,不利于调动广大教师网络教研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则会极大地影响网络教研的推广进程。可以说,提高教师参与的坚持度成为网络教研顺利推进的关键因素。[2]

2. 深度交流互动不足

提高网络教研的有效性,不仅要吸引更多的教师参与其中,更要使所探讨的问题深入下去。然而,目前网络教研中教师间的互动尚处在浅度和中度层面,多以赞同、同意等词语简单回应,有些通过摘录作者语句来表达一下个人态度,或对内容进行简单分析,简要表达对主题的看法。在博客平台上一些教师只专注于自己撰写博文,很少在意与他人进行深度的思想碰撞。如何才能激发网络教研中教师的深度交流?有学者指出:一方面应当采用现实教研当中的主题研讨方式,围绕某一主题的活动最能引发教师的思考;另一方面应当针对现实教育教学当中的问题,问题是激发思维的发动机。[3]我们认为,在网络教研中不仅要倡导主题的研讨及问题导向式的互动模式,更应在教研环境的支持上形成一定的动力机制,才可能促进教师间深度交互的发生。

3. 协作共创资源缺失

目前许多教研网站对教育资源建设都给予了足够重视,平台资源丰富,并在设计上提供导航、信息检索、资源上传下载等功能,鼓励广大教师发表文章,体现了共建共享的理念,不断丰富了教育资源库。然而,这种资源的建设缺乏协作共创性,发表的文章大多是教师个人对教学的认知,尚未体现出教师的集体智慧,或者说教研的研讨作用还没有真正发挥出来,因此,也就无法形成可供教师在实践中利用的有效教学资源,这实际上也成为阻碍网络教研前行的重要影响因素。我们认为,网络教研中的资源建设不仅要体现共建共享的精神,更应是一种优化,通过教师集体智慧创生优质资源,再服务于教师整个群体智慧的提升。

此外,网络教研中还存在教研内容有待深化、组织管理需要加强等问题。存在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缺少一种网络教研引领机制,网络平台应在教研环境的支持上形成一定的动力机制,以不断提升教师的参与热情、促进深度交互的发生及增进优质资源的生成。对此,社会软件WIKI的先进理念与强大功能给了我们很多的启示。

二、WIKI的特点及其在网络

教研中的交互机制

1. WIKI的特点

自从WIKI概念的发明人Ward Cunningham于1995年开发了一种管理网站内容的工具后,这种“可以运行的最简单的在线数据库”就备受关注,最近几年更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社会软件WIKI作为一种全新的知识共享与协作交流平台,满足了网络时代资源共享与协作共创的要求,并以其编辑权限简单、创建链接容易、更新列表及时、汇聚功能便捷和全文检索开放等设计理念,彰显了技术上的独有特点。

(1)使用平等性

任何用户都可随时在WIKI上进行注册,且登陆后即可对他人的内容进行修改与编辑,也可以快速创建、读取、更改个人的超文本内容,一切活动遵循自由、平等、民主的原则。

(2)开放共享性

WIKI社区成员之间的信息交流不受时空限制,具有自愿、开放和匿名性。每个用户都可以随时查看、完善已的信息内容,且所有修改记录都被保留下来,以便用户根据自己的需要对资源进行共享应用。

(3)自组织与可汇聚性

自组织性是指WIKI中整个超文本的组织结构是可以修改的。可汇聚性是指针对多个内容重复的页面,WIKI可以将其汇聚于其中的某个页面,这时相应的链接结构也会随之改变。

(4)协作共创性

WIKI作为一种供群体用户进行信息交流与共享的协作工具,通过创建的词条,使志趣相同的用户自发地组成协作交流小组,组员间共同协商、讨论与创作,充分发挥集体智慧,不断提升协作成员的共同创作能力。

2. WIKI环境下网络教研的交互机制分析

WIKI作为一种开放性的超文本网络协作式写作系统,以其固有的记录存留方式,以及以非线性和自组织为主要特点的知识链接机制,能够显著激发社区成员的参与热情,有效实现知识的传播与共享,并通过持续的互动交流,逐步将个人分散的知识凝聚成系统化、集成化的知识,进而在成果共享的基础上,促进参与教研活动的教师群体知识的升华。WIKI对网络教研的有效支持可从如下方面体现:

(1)提供可信任的内容

WIKI环境中形成的知识是参与网络教研活动的教师集体智慧的结晶,是通过教师对每一个词条的共同关注,随时进行修改完善而形成。由于WIKI具有较好的版本控制功能,能够保留教研活动进程中不同版本的更新及相应的更新描述,使之做到了既面向教师群体广泛参与又尽量降低众多参与者带来的风险。通过WIKI存留原始信息的机制,参与活动的教师能够较容易地判别内容的可信度,也保证了网站的规范性。同时,借助WIKI版本对比功能,教师可以随时查看历史记录,了解个人对活动方案的贡献以及来自他人的点评与不同主张。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他人的关注和反馈可以影响主体从事某项活动的积极性。因此,充分利用WIKI这一特征会吸引更多的教师参与其中,从而有助于解决网络教研教师参与热情不足的问题。

(2)网状的知识链接结构

通常,传统的BBS或网站是由一个组织或个人,该组织或个人拥有主题控制权,其他人则不具有任意发文、修改等权利,形成的是自上而下单一流向的主题引用。而基于WIKI网络教研的社群是一个由词条组织起来的有较强凝聚力的群体,教师间可以通过修改词条就共同关注的问题进行自由交流,这样知识的传播是以词条为中心的非线性形式而展开,形成的是网状的知识链接结构。同时,WIKI对信息持续编辑的功能,使其易于成为知识建立的基地,教师通过群策群力、协作共创来发挥集体智慧,形成更优化的活动方案,从而解决网络教研平台中资源丰富但有效资源不足的问题。这实际上是一个以知识为核心的自组织过程,中间没有任何的强制力量,而且由于知识链接是采用相互引用和描述的方式,也使WIKI社区中教师间的持续交流得到保障,为进一步深度交互创造了条件。

(3)知识共享与转化

WIKI具有开放性特点,是一个开放性极高的交流平台。每个人都可以对相关主题发表个人观点,并随时与他人进行相互探讨,从而有效实现知识共享。此外,从认知论的角度分析,知识可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前者是指容易表达的、有物质载体的、可确知的知识,便于学习、研究和存储使用;后者指隐含的经验类知识,通常隐藏在个体的经验、价值观和文化中,很难用语言准确描述,也不易被他人学习利用。因此,要获取、存储和共享隐性知识很困难,而WIKI的出现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技术支持。在WIKI环境下的网络教研中,知识传播者首先通过WIKI平台词条信息,将个人隐性知识外化,而当这些信息被社区其他教师浏览时,教师常常会将观察学习到的新知识纳入个人的认知结构中,不断积累、拓展和重构自己的知识系统,从而实现显性知识的内化。同时,知识接收者又可以通过WIKI平台对相关词条进行修改、补充,进而生成新的信息。如此便形成了一个循环往复、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从而引导教师间的交流向深度交互方向发展,有助于解决深度交互不足的问题。

三、基于WIKI平台的网络

教研活动路径

网络教研是以促进教师发展为目的,以互联网为依托而开展的跨时空教研活动,是教师进行协作交流、共同成长的过程。在网络教研活动中需要着重解决教师个性反思与小组协作共创之间的协调问题,确定活动的主题是教研活动的第一步,而教师共同创建、协作修改、评议反思的教研路径则是教师实现具体交流互动的过程。WIKI环境下开展网络教研活动的路径如图1所示,它由主题论证、协作共创和评价反思三个基本阶段组成。

1. 主题论证阶段

目前网络教研的形式可谓多样化,但是教研内容还有待深化,其中主题的确定尤为重要。WIKI平台能为主题的确立创建一个供参与者共同协商论证的环境,旨在对活动主题的整体目标进行论证,即在个体对活动主题充分思考的基础上,教师之间进行主题的论证。通常先由主导教师在WIKI平台上与主题相关的问题信息,这些问题一般来源于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相关教育热点等,经由其他教师对这些问题的进一步筛选论证,最终确定网络教研问题的研究价值。活动主题确定后,每位教师便以自身教学实践为背景,通过查阅、收集相关资料形成个人的方案初稿,在此过程中教师可利用WIKI强大的数据库功能,实现资源的不同维度检索、查询和有序调用。这种方案初稿既是教师个性的展示,又是后续深层加工的基础。

2. 协作共创阶段

协作共创主要体现网络教研中的人人协作,共享创作成果。为了强调小组活动的协调统一性,以及充分体现WIKI对小组协作共创的支持,本阶段由活动方案制订与实施两部分构成,如图1中粗虚线框所示。在方案设计部分,活动小组应从总体上设计出一个问题解决的方案,而此前需要教师对研究的主题进行细化处理,即将总体目标分解成多个子目标。然后每个教师可以通过WIKI平台与参与教研的同行展开讨论,进而采用协作分工的方式进行可行性分析,以优化解决方案。

网络教研中的小组协作通常是在专家支持下分组,针对制定的方案进行任务分配,采用组内异质和组间同质的方法进行。在活动实施过程中,每位教师可根据任务进行角色定位,既可以是一项任务的组织者,也可以是另一项任务的参与者。教师除了可以参加组内的教研活动,还可以参加组间的活动,其宗旨在于发挥协作的整体功能,并在活动过程中善用差异,促进共同发展。以协作备课环节为例,小组内的任何教师都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教学经验,针对不同版本教案进行修改完善,直至生成最终教案即成品教案。成果的生成有赖于对条目信息的不断优化,它并非简单的文字交流,而是以修改教案内容为基础,教师各抒己见,在交流碰撞中发现更深刻、更精彩的见解,在反复修改和争论中达到对问题的深度认识。

3. 评价反思阶段

评价反思主要是利用WIKI平台实时记录的功能,对教师在网络教研中的表现进行过程性评价。利用WIKI版本对比功能,教师可以随时查看历史记录,对活动过程进行客观思考,并借助他人的点拨、分析和质疑来进行反思。对于教案的每次修改,WIKI系统都会提示注明修改原因,从而有效避免了条目修改的随意性,同时也有利于促进教师的反思和专业成长。教师成长的过程伴随着经验的积累和分享,通过协作互动过程,教师可将研究案例、资源以及解决问题的经验与其他教师进行交流与分享。实践表明,经验分享是同行有益的参考和学习方式。而WIKI平台既为教师提供了反思的氛围,也给教师提供了反思的工具和平台,教师可在WIKI上发表教学反思日志,记录问题设计、实践过程和反思结果,对有关现象和原因做出分析和解释等。

四、结语

网络教研是一种基于网络的、能够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教研活动方式。基于WIKI的网络教研从研讨内容呈现、知识链接网络机制、知识共享与转化等方面提供了良好的教研环境与动力支持,有助于教师保持持续参与热情、开展深度交流互动、共创优质资源。WIKI环境下的网络教研,通过主题论证、协作共创和评价反思等活动路径,可形成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可操作的教学案例,它既体现了教师的集体智慧,也有利于促进教师个人成长,促进教师教学实践与研修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李艺. 面向基础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网络教研观察[J]. 中小学信 息技术教育,2007,(5):9-12.

[2] 李娟,张景生等. 山东省网络教研现状与分析[J]. 中国电化教育, 2008,(6):67-69.

[3] 黎加厚. “李克东难题”与网络环境下教研团队的成长[J].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09,(7):5-6.

[4] 任丽燕等. WIKI-SNS在信息技术教师协作备课中的应用探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0,(10):56-59.

[5] 黄菁,杨帆. WIKI知识共享与企业WIKI理论初探[J]. 图书与情 报,2009,(1):55-60.

[6] 戴心来,王秀山. 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中知识转化与共享[J].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8,(9):14-16.

[7] 雷雪等. 基于社会认知论的WIKI社区知识共享行为研究[J]. 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08,(2):30-34.

[8] 霍丽荣,张文晓. 基于博客和GoogleGroup的网络教研平台对比 研究[J]. 现代教育技术,2009,(7):102-105.

[9] 谌亮,戴心来. 基于wiki的中学信息技术教师协作备课平台设计[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0,(8):78-80.

[10] 魏晓彤. “同课异构”网络教研模式的探究[J]. 中国电化教育,2011,(2):110-113.

收稿日期: 2011-10-30

作者简介:戴心来,教授;任丽燕,硕士研究生;谌亮,硕士研究生。辽宁师范大学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116081)。

上一篇:基于模糊理论的大学英语网络学习评价模型设计 下一篇:以DRUPAL构建基于网络的毕业设计辅导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