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医院下一站

时间:2022-09-12 04:57:20

数字医院下一站

医疗机构的CIO角色更加让人觉得有压力,系统安全一旦出了问题。影响的将不仅仅是资产损失,更多的是对病人的服务和承诺。

临近深冬,北京海淀区王先生的风湿开始频繁发作,往返医院挂号看病成了他近几天最辛苦的事情。“广安门医院离我家并不近,以律风湿发作我一般会就近去小区附近的门诊医院,这次最折腾,经常要北城南城地跑。”问起工先生原因,“其实就是网上看到其他患风湿的人推荐,中医对风湿是比较好的治疗方式,心里也抱着试试的心态。而且在北京,看病本来就并非易事。折腾一下也好,只要能治好病。”

正是有这么多通过口碑闻风而来的患者,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以下简称广安门医院)才由2006年日门诊量35D0次,增长对现在每天门诊处要接待4600名左右的病人,而这样的门诊病人数量,对现代医院的信息化部署需求既是隐形,也在随时变化。虽然对于如王先生的患者来说,他们是数字医院最直接的受众,但往往并非能够很快、明显地感觉到信息化的不断改善给予他们的益处和变化。

多米诺骨牌效应

广安门医院院长王映辉告诉记者,前不久,在北京另外一家医院担任计算机室主任的朋友,一直向他诉苦,因为当时他们医院正值医院新旧系统的交接,“他说那一段时间每大回到家都心事重重,压力太大。在医院,做信息化的管理人员就怕忽然有一天系统出问题,在一台计算机上出问题就会引起整个系统的问题,如果这时大大量的病人在排队,系统忽然瘫痪,后果将是很难想象的。所以在医院信息化部署中的信息安全方面,我们又有了很多新的要求。”这些新挑战被王映辉列举成了一串亟待解决的处理清单,“其一是件需要维护机器众多的情况下,医院计算机需要维护的有效性和及时方面很难满足;其二在于病毒给医院的网络安全造成的威胁,再者,当电脑操作系统崩溃,就必须有IT人员现场维护,在耗费时间精力的同时,更严重的是可能延误医生对病人的诊断治疗;最后的问题在于,当电脑关机,就无法对其统计软硬件资产,而必须到现场开机。”

2006年年底,广安门医院计算机室主任张红去上海参加一个医院信息主管峰会,期间参观了上海新华医院,偶然接触到新华医院在使用的英特尔(.cn)的博锐技术,而且确实在远程的诊断和修复,以及主动防御安全方面有明显的优势,“医院的示范作用很重要,如果别的医院实施成功,我们就考虑选择和使用。”张红告诉《互联网周刊》。不过,英特尔医疗行业解决方案部的中国大区经理梁雅莉更喜欢把这种现象称作多米诺骨牌效应,依次推动的能量会一个比一个人。

张红说,最新采用的博锐技术目前主要部署在门诊医生工作站。“这也正好是我们医院2007年工作的重点――施门诊医生工作站。”其实,在全面普及这项技术之前,张红选择了先使用两三台做试点,“测试之后觉得这个技术还是可以使用,而且,的确能够提高效率。”所以,从2007年7、8月份歼始,张红决定对整个门诊医生工作站都采用这种博锐技术,目前,广安门医院的门诊处已经安装了150台博锐处理器技术的新电脑。

对于使用博锐技术后的变化,张红认为这是无法用一个量化的数字来体现的。“比如说,两年前我们用了一个基于内网的终端管理软件,针对终端初现的问题提供了比较有效的管理手段。但是当初没有博锐技术的时候,这种管理软件只能在开机的时候进行管理,可能就会遇到一个问题,比如系统需要升级的时候,可能就有不一致的现象。我要做指令需要到某一个终端打升,有可能当时业务科室有工作就不能做,这足当时存在的问题。但现在有了博锐的这种土动管理技术,就可以对系统进行统一的升级和管理,这种节省确实不屉简单的数字可以体现的。”

在医疗服务领域,面对患者挂号或者就诊期间,有时机器忽然报一个错,不管是医生还是窗口人员,确实根本不知道系统出了什么问题,“他们只知道机器不能操作了,如果没有远程协助的话,只能够让IT部门的人下来,这时候,病人肯定等候很长时间。而采用新技术之后,只要有电话上来,完全可以通过远程协助,时阳上上病人几乎是不会觉察到的。IT部门人员完全可以通过按了儿个按钮,就解决问题。”

最佳循环

“现在我们医院的信息系统,不是计算机室推动信息化发展,而是在每一个医疗的科室或者是临床的科室推动计算机室,阴为各个科室在用这些系统的时候已经产生了新的需求,这是我们医院目前的信息化发展阶段最好的体现,也体现初最佳的循环过程。”王映辉自豪地说。

8月是每年最热的三伏人,2007年8月,广安门医院有几天排队购买消喘膏穴位敷贴的人数是三到阳万人,“而且当时,医院的门诊系统刚刚做完医保接口改造的工作(2007年7月1日,北京医保开始要求北京各大医院把所有病人信息上传至医保中心),然后很快就要面临这样大的门诊量,最后医院系统仍能够非常顺利的把这个事情承载下来。我想,我们进行信息化建设,很多是在超出患者的预期或者说超出管理需求去做,是带着一定研究的目的实施信息化。”

从1996年、1997年就开始的信息化部署,“从最开始的收费项目,到中期进行了三期工程的改造,包括经济管理和主机系统升级改造和PACS,再到在2004年到2005年期间,医院又进行的临床信息系统建设、ICU重症监护系统、合理用药、体检中心、PACS二期,信息化在医疗领域中的发展的确很快。而且现在几乎所有医生护士都已经习惯,甚至工作已经离不开这种数字化流程,”值得一提的是,在2005年底,广安门医院实施的临床无线移动信息系统试点工程。在护士工作站, 医护人员通过使用PDA进行医嘱执行,对患者身份确认,包括输液的身份确认等,“这套护理系统部署得很成功,而且在全国医疗信息化领域都小有名气。”

2007年到2009年,广安门医院还有下一步的规划目标,重点足基于网络及医疗安全的临床信息系统的建设。主要包括网络安全、条码系统和心电管理系统。其中的条码系统主要用于未来的病人身份确认。

据张红介绍,目前广安门医院计算机室的人员规模为11人,对于一家每天4600人次门诊量的医院,系统维护全部由这11人来完成,确实并非易事,“这两年计算机室没有增加人,反而减少了,这也能间接体现现在我们的信息化部署成效。”

基于网络信息安全的临床信息系统建是广安门医院申请到的第二个三年专项,“这次安全项目投资接近1000万元。英特尔的博锐技术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医院要不断应对以后的新需求,要做的信息化改造注定也要一直持续下去。”

上一篇:Web2.0时代的网络加速 下一篇:海星的互联网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