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网打尽孕期尴尬事

时间:2022-09-12 04:14:03

孕期路漫漫,处处是考验。当众孕吐,莫名瘙痒,突然漏尿,便秘纠缠……当你遭遇这些孕期尴尬事,别不好意思求救。

这里有一些急救妙招,可以让你更加从容地度过孕期。

孕期是如此的甜蜜,但也别忘了,从怀孕开始到分娩结束,在怀孕的喜悦中总会有一些不和谐的插曲。 温馨提示

如果一侧或者双侧有皮疹现象,或者有血性溢液现象的话,要及时就诊,这可能是一种细菌感染,或者是内状瘤。在极少数情况下,血性溢液可能是乳腺癌的标志,所以要立刻就医。 便秘

烦人的便秘也很喜欢找孕妈妈。每天早晨宝贵的时间被徒劳地消耗在卫生间,可真让人心急如焚。

孕期激素对胃肠蠕动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加上怀孕之后孕妈妈身体活动减少,孕晚期子宫增大压迫大肠,这些因素都会导致排便不顺畅,严重的甚至会诱发痔疮。

每天饮用充足的液体,包括水、不含咖啡因的茶、果汁、牛奶和汤等。此外,含有大量水分的蔬菜和水果(如黄瓜、西瓜等)也有类似的效果。

多吃富含纤维的食物有助于排便,如绿叶蔬菜类、根茎蔬菜类、水果、海藻类、豆腐渣、魔芋等。尽量少吃辣椒、咖喱、花椒、生姜、葱、蒜等辛辣及油炸类的食物。

适量运动可增强腹肌收缩力,促进肠道蠕动。孕晚期孕妈妈也要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运动,如散步等。

乳酸菌饮品对改善胃肠道内环境,调理菌群失调,预防便秘是有帮助的。孕妈妈可每天喝酸奶或养乐多等。

孕妈妈如厕的时间不宜过长,否则容易导致腹压升高,给下肢回流带来困难。孕期便秘如需药物治疗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大多数泻药都有引起子宫收缩的可能,容易导致流产或早产,要谨慎使用。 当众孕吐

单位正聚餐,可胃里突然一阵恶心,你忍不住捂着嘴跑向往洗手间,来回好几次,搞得大家食欲全无?不用尴尬,大约有60%的孕妈妈都会在孕早期遇到孕吐的困扰。

在怀孕一个半月左右,孕妈妈体内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分泌量会明显增加,使胃酸显著减少,随之消化酶的活性也会降低。这不仅影响孕妈妈的肠胃道正常消化功能,而且还会使其产生头晕、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妊娠反应。

少食多餐吧,比如一日六餐。水果、谷类饼干、酸奶等都可以随时拿来为身体补充能量。

油腻、辛辣及高纤维食物不易消化,尽量少吃,避免喝碳酸饮料,它会刺激胃酸产生,对缓解孕吐不利。

不要因为恶心、呕吐就不吃东西,这会让你更难受。汤、粥等流质食物,酸奶以及低脂但碳水化合物含量高的食物都是孕早期比较好的选择。

情绪紧张、压力大或是休息不好都会加重孕吐,尽量保持愉悦、平和的心态,多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

轻度到中度的恶心、呕吐,并不会影响胎儿的健康发育。但如果孕吐太过频繁,持续时间过长,且进食特别少,就需要到医院就诊,化验一下尿酮体,防止酮症酸中毒出现,危及健康。 瘙痒

正开着会或是不巧正处于大庭广众之下,可突然一阵发痒,还带有刺疼,这让你总是忍不住去挠一挠?

瘙痒是由于激素的变化导致细胞快速分裂造成的。怀孕后,孕妈妈的和会变得越来越大,为母乳喂养做准备。而当成长时,这部分本来就很敏感的皮肤被拉伸,就会引发持续发痒,甚至有胀痛感。

孕妈妈不需要担心。如果痒得实在难受,可用清水清洗,然后擦上保湿品,瘙痒可得到缓解。记住,在涂抹保湿品的时候应避开。

太紧的内衣易压迫,且不透气也可能引发的过敏,而太松则可能造成摩擦而发痒。建议选择孕妈妈专用胸罩,最好纯棉材质,并随着不同孕期阶段的变化随时调整大小。

建议孕妈妈保持饮食清淡,避免吃一些刺激性强的食物,如辣椒、花椒、芥末等。

瘙痒时,孕妈妈千万不要随意搔挠,以免防止造成伤害,分娩后随着体内雌性激素水平的降低,这种症状就会慢慢消失的。 皮肤瘙痒

皮肤瘙痒也喜欢凑孕妈妈的热闹。孕妈妈每次不是使劲忍着,就是一阵乱抓?尴尬而抓狂的感觉有没有?孕妈妈皮肤瘙痒大多是由于皮肤干燥、长妊娠纹、出现妊娠痒疹引起的,在腹部、四肢及躯干会出现凸起于表皮的小红丘疹或斑丘疹,这就是所谓的妊娠痒疹。多数皮肤瘙痒都是非病理性的,但少数是由胆汁淤积症引起的瘙痒,要引起警惕。

精神紧张、压力等会加重皮肤瘙痒,所以,孕妈妈首先要避免烦躁和焦虑不安。

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生姜、生蒜等,若对鱼虾类过敏,则要避免食用。

尽量穿宽松舒适的棉质衣服,并要勤换;不要勤洗澡,洗澡时的水温不宜太热,沐浴后涂抹滋润的护肤品或橄榄油。

瘙痒时不要用力搔抓,以免造成皮肤感染。瘙痒严重的可用一些外用止痒液,也可以在医生指导下应用对胎儿无影响的止痒药物。

极少数孕妈妈皮肤瘙痒是由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引起的,多发生于孕晚期,皮肤瘙痒先从手掌、脚掌开始,逐渐加剧延及四肢、躯干,夜间症状较重,危害极大,需及时就诊。医生会通过询问病史、查体及化验检查明确诊断,对症处理。 抽筋

毫无征兆,腿部肌肉突然一阵剧烈痉挛,吓得差点儿从梦中惊醒?半数以上的孕妈妈会在孕中期遭遇小腿抽筋。

抽筋与缺钙有关,由于夜间血钙水平常比日间低,故抽筋多在夜间发作。孕期体重增加过快,走得太多或是站得过久,寒冷造成血液循环不良等,也都可诱发抽筋。

孕期可多吃海产品、豆制品、奶制品;第4个月起孕妈妈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每天服用钙剂,同时还要注意保证饮食中维生素D的摄入,并多晒太阳。

孕妈妈应穿舒服的鞋子,白天不宜过度疲劳,睡前可用温水泡脚,睡觉时不能让腿部受凉,并可用枕头垫高下肢。

孕妈妈避免久坐或久站,以免神经血管受压;休息时将脚部稍微抬高,脚趾向上伸展;可做局部肌肉的热敷、按摩等来加强腿部肌体的血液循环。

当孕妈妈小腿或脚发生抽筋时,可以伸直膝盖和小腿,使足背屈,即将脚面尽量压向小腿,以拉伸小腿后面的肌肉,然后屈膝放松,并轻揉按摩发生痉挛的肌肉,这样做几次,可以使抽筋很快得到缓解。 突然漏尿

孕晚期尿急、尿频已经让不少孕妈妈烦恼了,但最尴尬的莫过于打个喷嚏或是咳嗽下就会尿出来。

逐渐变大的胎儿压迫膀胱,尤其当孕妈妈进行大笑、咳嗽或打喷嚏等增大腹压的活动时,压力性尿失禁更是会不可避免地会发生。骨盆底肌肉发育不良、平时锻炼不足或受过外伤的孕妈妈更容易发生尿失禁。

孕妈妈外出时可随身携带一些卫生护垫,尤其是夏天衣服单薄的时候。如果经常出现漏尿的情况,可事先垫好卫生护垫。当然,卫生护垫要尽量少用,选择透气好的棉柔表层,并勤更换。

有规律地锻炼骨盆底肌肉可以有效预防孕期出现漏尿情况,锻炼可随时进行:取站姿或坐姿,收紧骨盆底肌肉,数8~10秒,放松几秒,然后再收紧,重复多次。

千万不要因为怕麻烦故意减少饮水,孕妈妈所需水分本来就比平时多,少喝水会诱发便秘等健康问题,得不偿失。 水肿

水肿这捣蛋鬼爱找孕晚期的孕妈妈,一到下午,腿就胖了一圈,鞋子也要大一码。

这是因为怀孕后,孕妈妈的内分泌发生变化,使肾小管对钠、水的吸收增加,可引起水肿;到了怀孕中、后期,随着子宫的变大,对下腔静脉造成压迫,使下肢血液循坏变差,就容易导致下肢水肿。

怀孕后身体调节盐分、水分的机能下降,要尽量控制盐分的摄取。水肿与营养不良也有关系,每天保证有肉、蛋、奶、豆制品等,经常食用富含铁的食物,如动物血、木耳、鸡肝、猪肝等。

孕妈妈注意多休息,休息时可抬高双腿,能使腿部积存的静脉血更好地回到心脏。每天睡足9~10个小时,多采取左侧卧位,利于水肿消退。必要时可通过按摩来消除水肿,按摩时要从小腿方向逐渐向上。

孕妈妈散步时,小腿肌肉的收缩可以使静脉血顺利地返回心脏,因此,即便是孕晚期也要坚持散步,平时多穿舒适的鞋子。

如果休息后水肿不能消退,且有加重趋势,由脚或踝部向全身发展,这就是异常现象了。异常的水肿有可能是疾病的信号,如心脏病、肾病、肝病、高血压、营养不良等,这些疾病有可能对孕妈妈及胎儿产生严重后果,需要及时就诊。

上一篇:浅议专利企业的人力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下一篇:英国社交媒体丰富生活,不起主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