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汽的新机遇

时间:2022-09-12 04:02:11

5年前,面对“汶川地震”带来的灾难,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下称“东汽”)依然完成了工业总产值108亿元,产量2320万千瓦。

重建于德阳市八角新基地的东汽,整体生产状况都有了明显提升,在全球发电设备制造业中又重新展示拳脚。东汽建厂迄今发电设备总产量累计超过了3亿千瓦,占全国发电装备总量的四分之一。其中,今年一季度,东汽完成工业产值23.5亿元,完成产量564.8万千瓦,表现出了良好的势头。

东汽是如何在灾后的重建中进行转型的?同时,在产品和产业布局中,它又有哪些新的变化?为此,《能源》杂志对东汽总经理张文峰进行了专访。

结构性调整

《能源》:与过去相比,东汽异地重建之后,不仅厂区进行了重新规划和设计,在内部的产业结构中是不是也进行了相应的调整?

张文峰:中国的国有企业,包括我们东汽,通过这些年的高速发展,引进、消化、吸收的阶段已经过去了。现在面临的是创新的问题,目前我们建立了很多产品创新的实验室,包括燃机压气机实验台、6兆瓦大功率风机试验台等。此前,东汽按照公司“十二五”目标进行了产业结构调整转型,规划了产业,重点是在做好、做精“火电、燃机、核电、风电”四大基础板块的基础上,培育新的支撑点,其中包括工业透平及电站服务两大辅助成长性板块。

随着近几年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东汽在产业构成上也有明显变化。以2013年为例,火电项目约占东汽销售收入的46%,风电约占31%,燃机约占8%,核电约占8%。工业透平小汽轮机主要针对化工、电站的余热利用,也占到了销售份额的4%。

《能源》:我们听说东汽有“四大发明”,主要是什么,是基于哪方面的考虑?

张文峰:面对当前整体的经济形势,针对火电,我们正在研究大型清洁、高效的产品。说发明,谈不上,更多的还是一种创新。主要是针对66万千瓦和百万千瓦的超超临界机组在原有的基础上,推出我们的新机型。从而更多的提高经济性能、降低热耗,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一是万州的超高压机组,技术上采取了节流配汽的方式,每度电的热耗预计可以降低100到200千焦。我们在浙江能源的百万千瓦机组也采用了此技术,其中高压缸的效率预计可以提高2-3%以上。另外,我们与华润电力合作的66万千瓦的项目,对结构进行改造创新,其中筒型缸8年才需要一次大修。与华能合作的66万千瓦二次再热项目,对温度和压力都有要求,预计发一度电的热耗降低200千焦。目前,机组的设计评审已经完成。

这四个项目,都是通过技术创新和应用,进一步提高我们机组的经济性。为了这些项目,我们在设计部门采取了项目设计总师制,由设计处的资深专家担任整个设计的总负责人,从设计的整个过程进行严格的把关。按照国际一流技术水平,着力提升机组的经济型和可靠性。

依托技术打破垄断

《能源》:我们知道,燃气轮机在东汽的业务板块中占据相当重要的份量,目前在燃气轮机领域东汽有怎样的突破?当前汽轮机市场是一个怎样的现状。

张文峰:在东汽的技术进步创新项目中,燃机研发是重中之重。燃机,我们前期是和三菱合作,现在在手和执行完的订单有50多台,其中的国产化率达到了77%,在东汽我们建立了压气机试验台,燃烧器试验台、高温长寿命叶片实验室。5万千瓦的燃机设计已经完成,目标是2015年底出产首台样机。目前,东汽正积极争取国家燃机重大专项,我们已经和中电国际签订了5万千瓦燃机的试验应用协议,从我们进行设计、试验到生产,最终在中电国际进行应用。这对于走出国外技术垄断是有很大作用的。

目前,我们这几家企业燃机生产的高温部件都是依赖进口,人家赚取的不仅是是首台机组的钱,以后机组的维修他们还要赚钱,所以跟中电国际的项目,将使我们真正掌握燃机的核心技术,从而对打破国外垄断也有好处。

《能源》:东汽作为国内核电设备的重要供应商,随着国家政策的逐步放开,对于东汽而言是否意味着更多的机会?

张文峰:核电方面,随着市场的逐步回升,给东汽带来了新的机遇。2011年“3.11”福岛核事故之后,中国核电审批的三个项目(石岛湾项目、福清项目、徐大堡项目)均被东汽收入囊中。作为国内最先具有百万核电机组制造能力和业绩的汽轮机制造企业,东汽率先实现了核电机组的批量化生产,目前已制造出世界单机容量最大的第三代170万千瓦等级核电汽轮机。

2012年11月,公司在国家第三代核电压水堆示范工程——山东石岛湾CAP1400项目中中标,这是国内首台自主设计、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核电项目,标志着东汽在核电自主研发上取得重大突破并在国内取得领先地位。目前,正在加快对CAP1400核电汽轮机的研发,已成功突破了核电低压焊接转子、高中压焊接转子、1828mm超长末级叶片等关键技术。

《能源》:尽管目前的风电市场陷入低谷,但风电作为新兴能源的一种发展方向,东汽在这方面有哪些优势?

张文峰:东汽始终把发展风电产业作为企业经济增长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从2004年与德国Repower公司合作,经过几年的不断发展,东汽已具备兆瓦级风电机组的设计、制造、整机装配、调试和后续服务能力。东汽凭借多年风电机组生产经验,瞄准海上风机市场,从2009年开始进行5.5兆瓦海上风机的设计和研发,2010年,东汽又开始规划6兆瓦大型风机试验平台的设计,历时一年完成试验台建设,为进行大功率海上风机厂内试验创造了条件。

针对风机市场,东汽近期还开发了1.5兆瓦、2兆瓦及3兆瓦的弱风型、高原型机组。这几种机型专门针对云贵川等弱风地区,需求量高,未来市场前景很大。目前,1.5兆瓦、2兆瓦及3兆瓦弱风型机组已经完成设计,得到了批量的订单,并开始批量生产。

《能源》:随着风电陆地市场趋于饱和,海上风电正在被很多企业所看好,不知道东汽在海上风电有哪些设想和规划?

张文峰:今年3月21日,东汽自主研发5.5兆瓦大功率海上风机成功下线并发往江苏如东龙源潮间带海上试验风场,6月1日成功并网,7月13日实现满负荷运行,各项指标完全满足并超过设计要求。并首家在厂内完成大功率风机低电压穿越试验的厂内测试,自主研发的长叶片也已通过静力试验。5.5兆瓦风机的成功下线及满负荷运行,标志着东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风力发电机组研发与制造达到了新的高度,实现了风电装备自主品牌发展的新跨越。同时,这也是东汽占领技术制高点的一个重要产品,为东汽未来谋取高端风机市场添加了一个重要砝码。

在规划布局上,东汽5.5兆瓦机组将重点瞄准江苏、山东、浙江、福建、广东和海南等市场。这些省份拥有大量海上风能资源,省份城市也是中国制造业企业集中之地。5.5兆瓦风机研制成功,标志着东汽进军海上风电市场迈出了战略性一步。

上一篇:德国:迎接“智能电网2.0时代” 下一篇:中国一重的节能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