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白纸让讨论更高效

时间:2022-09-12 03:56:56

一张白纸让讨论更高效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各地都在进行新教学模式的探索,在众多教学模式中,最为流行的是“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这种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有利于教学面向全体学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这种教学模式中“讨论”是一种重要的课堂活动方式。笔者在平时的教学和听课,以及各种外出学习,经常可以看到英语课堂在改变,英语课堂在慢慢活跃起来,有时有的课堂还是非常热闹的。但是一节热闹的课堂不一定是一节高效的课堂,有的还存在一些低效的现象。因为课堂还是习以为常的分为若干个讨论小组,常出现一人为主其他人旁听的现象,讨论小组成员的相对固定,思考问题的角度也会过于狭窄而缺少创新。如何有效地组织课堂内的讨论,真正使每个学生围绕着问题的中心充分思考、畅所欲言,这是在新课程背景下在倡导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必然遇到的问题,也是真正践行新课程改革必须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课堂讨论 热闹 低效 小组合作学习

一、现状

按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规定“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研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的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这实质上就是要求教师改变原有的教学方式。因此,“自主、合作、探究”这种新的教学模式受到了广大英语教师的普遍重视,成为一种现在的流行课堂。在这种教学模式下,“讨论”是一种重要的课堂活动方式。目前,小组合作学习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确实取得了一些成效。但笔者通过观察和研究发现,从实际操作及教学效果来看,讨论仍存在不少问题:课堂内习以为常的4人讨论小组,常出现一人为主其他人旁听的现象,讨论小组成员的相对固定,思考问题的角度也会过于狭窄而缺少创新。如何有效地组织课堂内的讨论,真正使每个学生围绕着问题的中心充分思考、畅所欲言,这是在新课程背景下在倡导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必然遇到的问题。针对小组讨论的低效现象,我们应该采取哪些措施?

二、措施

(一)注重动静结合

课堂上喧哗的讨论表明学生的参与度就大吗?在教学中,不少教师抛出一个或几个讨论话题,一声令下,几个学生立刻围成一团,顿时“叽叽喳喳”的讨论声响成一片,煞是热闹;几分钟后,又是一声令下,讨论声戛然而止。我们可以发现,现在合作学习确实增加了学生参与的机会,但是语言表达能力强的学生自由发言的机会多,代表小组汇报的次数多,每次展示讨论结果时,发言的总是班上少数几位优等生,或是个别胆子较大、表现欲强的学生;大部分学生却习惯于当听众,很少或从不发表个人意见,并且对小组合作漠不关心,显得孤僻。主要是原因有:1.学生自身的原因,这类学生基础薄弱,想说,却不敢说,或是说不好。2.另一类是性格内向,不善于在人前发表意见,多数时候在合作中缄默不语。笔者认为,有价值的小组讨论应使学生“人人参与”,并“言之有物”,即所设置的讨论话题应尽可能让每位学生有话可说。3.也可能是一贯以来的学习习惯塑造这么一批永远做听众的学生。笔者认为这时如果改变另外一种讨论的方式,也许效果会更好。教师可以提供给学生一张白纸。这样可以迫使每个学生思考,虽然教室是安静的,但你可以感觉到教室里涌动着的一股强烈的思考的暗流。虽然是一张白纸,但它也会激发创新。

(二)注重手口结合

动笔与动口的最大区别是将口头语言提练成书面语言,提炼成文字的过程也是整理思绪,梳理知识的过程。要求学生能清楚地使用学科术语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本身就是学科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有时我们出于节约时间,想使课堂的容量大一点,就让学生口头回答了事。殊不知,问题就是出在口头表达上,有些学生可能是人云亦云,似是而非的。对问题的认识究竟停留在哪个层次上,学生本人和听者都不是很清楚。每个个体的问题不能充分、准确的暴露出来,也就得不到及时的修正。文字表达的形式使知识更切实地落到了实处。因此,给每个学生一张白纸,让他们写出本节课堂的收获和疑惑。然后小组之内互相交流,帮组解决。最后把小组之内不会,不能解决的问题,交给老师来解决。这样,虽然是一张白纸,但能够让每一个同学独立思考自己的学习情况,也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合作学习。

(三)注重时效的结合

常常有许多老师,因为课堂上进行了很多活动,导致课堂上留下讲解课本知识的时间不多,而粗粗的讲解课堂知识点,也没有能够给予详细的讲解,更加没有做到讲练结合。也有时候为了节约时间,缩短活动的时间,常常没有给学生太多的时间去思考。或者由于教室布置整齐划一,缺少个性。学生活动空间狭小,课堂纪律严明严肃有余。当一个学生阐述自己的观点时,全班所有的目光齐刷刷的逼向他。在众目睽睽之下,紧张的环境刺激下学生一时就没了思绪,过度的紧张导致了学生的感悟出现了短路。常常有这样的学生,坐在座位上时跃跃欲试,可是一旦被老师请起来提问,就语无伦次了,这个时候给学生一张白纸,让学生先有一个笔头准备,回答时更有信心,也就更精彩了。这张白纸为感悟的激发创造一个宽松的外部环境。在沙沙的书写中学生不仅放松了紧绷的神经,而且还锻炼了文笔,梳理了思绪,激发了感悟。

(四)注重合理的评价

新课改的主要认为是帮助学生从依赖性学习转向自主性学习。但是,常常有教师片面地追求学生在讨论过程中的完全自主,活动中偶尔参与或不参与,这样的讨论活动从表面上看似乎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实际上是对“自主性学习”的一种错误认识。讨论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合作性活动,学生的自主并不意味着在学习活动中教师可以对学生的活动放任自流。如果课堂小组讨论缺少教师的组织和指导,就很容易演变成学生的无序活动。从另一方面来说,缺少教师必要指导的讨论活动也容易使学生的即兴发言变成没有深度与内涵的语言表述。我们经常会发现,不少讨论看似很激烈,但却体现不出学生之间思想火花的碰撞或语言水平的长进。因此,教师应在课前用一张白纸设计好小组讨论活动。仔细考虑学生的需求,仔细考虑学生的能力,仔细考虑学生在讨论是会发生问题,及时的给予指导。另外,一张白纸也可以让教师随时关注记录讨论活动中的进展,适时有助于以后反思并改进教学。

综上所述,小组讨论既要有热烈的讨论,也要有安静的思考。既要有口头的讨论,也要有书面的反思。既要突出学生之间的互动,也要体现师生之间的互动。既要学生及时记录学习,也要有老师的记录反思。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是现今新课程改革下的较为有效的教学模式,要使它发挥出最大的功效,有赖于广大教师的进一步的思索、探讨、研究和实践,以减少低效现象,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张斌:“论合作学习及其对学生行为和态度的影响”,《教育理论与实践》1999年第9期

[2]郭砚冰:“英语课堂合作学习的实施与评价”,《中小学外语教学》,2002年第9期

[3]郑士强:“小组合作学习低效现象的反思及解决策略”,《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3年第4期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Z].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上一篇:略谈初中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下一篇:浅谈如何激发中班幼儿学习英语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