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叫“拿”,不叫“偷”

时间:2022-09-12 03:49:42

解决孩子的问题前,先明白孩子的真正需求。

女儿二年级的时候,有天放学回来,一见到我,就只有一句话:“妈妈不生气!妈妈不生气!”女儿搓着裤子的手有些抖,不敢看我。

那个时候女儿每天跟我都是倔倔的,一下子一点儿威风都没有了,让我非常纳闷儿:“什么事把这个活阎王吓成这样了?”

事情肯定不一般。100%出于爱,我先让自己平静,然后蹲下来,抓住她的手:“妈妈不生气,妈妈不生气。说吧,什么事儿?”

女儿从书包里拿出老师写的条子递给我,条子是这样写的:“你女儿今天偷了别的小孩的花样奶酪,偷是学校不允许的行为,请跟她谈一谈。”

“偷”?这个字从来都没有那个时刻那么刺耳!

我女儿,偷?我实在无法接受。

女儿怯怯地望着我,也许我当时太害怕女儿以后会偷,我强迫自己静下来,问女儿“拿”那条花样奶酪时是怎么想的。

在我的记忆里,这是我学习有效沟通前,女儿出错时最冷静的一次交流。

女儿说:“我stole(偷)的……”她还没有说完,我马上制止她用“偷”这个词,我让她用took(拿)来代替。

女儿说她只是好奇,那么好看的东西是什么?吃起来是什么味道?没忍住就拿了别人的花样奶酪。

奶酪是非常受美国人欢迎的食品之一,我们很少吃,很少买,女儿在家吃不到,看到别人吃当然会好奇。

“你把人家的东西吃了,人家吃什么啊?你觉得这样做对吗?”我试探着想知道女儿的想法。

“不对。”女儿低着头,“可是我拿那花样奶酪时,只想尝尝,没想其他的事情。”我相信她压根儿没想那花样奶酪的主人是否有东西吃,或者什么感受。

“妈妈相信你!谢谢你告诉妈妈。”我非常诚恳。

“妈妈你真的不生气吗?我的老师非常恼火。一个劲儿说我偷东西,是坏行为!”

“女儿,你听好,不管你做了什么,只要告诉妈妈真话,妈妈就会高兴。”女儿松了一口气。

“告诉妈妈,你还想吃花样奶酪吗?”女儿不知道我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迷惑地望着我。

“如果你想吃,妈妈现在就带你去买,奖励你说实话,也让你知道你需要的东西,只要告诉妈妈,只要合理,妈妈就会尽量满足。我们需要的东西,自己买,不能拿别人的。好吗?”

“现在就去?你不是要做饭吗?你不是很忙吗?”

“我现在可以放下任何事,带你去买花样奶酪!”

带女儿到了食品店,我发现那儿的奶酪花样繁多,有不同颜色和造型,竟有一种麻花样儿的,很好看。我告诉女儿:“你喜欢的所有奶酪我们各买一份!”

女儿实在不敢相信,自己闯了祸,还得到了奖励!我告诉她我奖励的是她的诚实。

第二天,女儿带了两样奶酪送给那个被她拿了奶酪的同学,并真诚地道歉!

自此,女儿再也没有拿过别人的东西。

上一篇:一群来自英伦的“小鲜肉” 下一篇:爱旅游?那就把它做成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