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电地基工程施工技术之我见

时间:2022-09-12 03:10:23

水利水电地基工程施工技术之我见

摘要:本文我们将首先介绍对水利水电地基工程的重要性,使大家充分认识到此项工作的重大意思,从而深刻反思影响水利水电地基工程施工的不良因素,以便针对这些不良因素提出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水利水电;施工;质量监控;策略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在全国各地开始大力兴建水利水电工程,以满足经济发展与人民生活的需要,总体而言,水利水电是关乎国计民生的百年大计,其质量的好坏严重影响到一方经济的发展进程,因此我们要充分认识到保障地基工程质量的重要意义,加强全方位的监管,确保地基工程施工正确有序进行,全力保障工程的总体质量,以便为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社会经济发展发挥最大的效益。

一、 良好的地基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的重要作用

良好的地基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的重要作用具体可归纳为以下两点:

(一)良好的地基是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基础。万丈高楼平地起,对于水利水电工程来说,地基是以后施工的基础,只有打下了良好的地基才能进行后续的建设工程,若是没有地基那么以后的工程施工都是妄谈,因此良好的地基是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基础。

(二)良好的地基是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的重要保障。地基是基础,其他的一切施工都是在地基的基础上来完成,若是地基不够牢固,那么就像一个人没有双脚,他是保持无法站立的,而如果水利水电工程的地基不够坚实,那么整个工程的稳固性就有待商榷,水利水电工程的总体质量也就肯定不能达到标准。

二、 水利水电地基工程施工的基本要求

随着地方经济的飞速发展,对水利水电工程的需求越来越大,建设地域越来越多样化,伴随而来的建设难度也就越来越重,尤其是对于地质条件越来越复杂多样的地基工程。为了更好的保障地基工程的施工质量,加强水利水电工程的总体质量,我们队对水利水电地基工程的施工提出了以下几点要求:

(一)施工前对地质条件的充分掌握。水利水电是一项利国利民的重大工程,万不可有一丝的马虎,因此我们在施工之前一定要对施工地的地质条件进行认真的勘测,设计符合实际的施工图纸,并请专家给出准确的地质勘探报告与施工可行性报告,从而对施工区域的地质条件做到充分的掌握,已做好提前预防方案。

(二)开挖前对施工地的各种障碍物进行妥善的处理。正式施工前根据施工图纸的要求,准确的核定基点、定位桩及基槽尺寸,对周边的树木、山丘等一切障碍物,要按照施工的标准要求进行合理的处置,并且要经过再三的复测,使之精确达到施工的标准要求,然后才能进行施工。

(三)工程承包商必须保障地基原材料的优质量。只有良好的材料才能建成高质量的工程,在施工前及施工中,承包商要严格检查原材料的质量,把好源头质量关,准备好施工设备及易损易换的零部件,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运用良好的材料为水利水电工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水利水电地基工程中常见的不良地基类型及处理技术

做好水利水电地基工程的施工要求是我们保障总体工程质量的必要前提,但是在实际进程中我们仅仅做好上述的基本要求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应该具备处理突发、棘手问题的技术,因为建设水利水电地基工程的区域决定了我们一定会遇到很多的不良因素,我们必须要运用先进的技术与熟练的技巧去积极的应对。

(一) 水利水电地基工程中的常见不良地基类型

对于不良地基类型我们的概念一般是指含水量大、质地松软、单位承载力低这样的土层,一般这样的土层极易造成地基滑动及出现固结沉降的问题,从而使得水利水电工程总体建筑体出现沉降不均和较大沉降量的问题,具体可分为四种:

一是液化浅土层。浅土层就是指主要由松散的粉土或砂土形成的土层,这些土层由于受到地下水的影响而趋于饱和状态,不利于地基的稳固。

二是强透水性土层。这类土层主要是指砂砾石层或卵石层的土层,其具有较好的透水性,局部有的地方甚至会出现泉涌,这种土层对水利水电建筑物的地基的稳定性产生影响。

三是淤泥软土层。淤泥软土层被界定是不良土层的原因是它的含水量大,抗挤压和抗剪性能力差,且孔隙比较大、固结性能低,这导致若是在此种没经过处理的土层上建设的水利水电工程的稳定性无法保障。

(二) 不良水利水电地基类型的正确处理技术

当了解不良地基的具体类型后,我们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就要认真分析,采取合理的技术进行处理,以确保整体水利水电工程的质量,针对上述几种典型的不良地基类型,通过实践经验我们总结出了几点解决方法。

1、处理液化浅土层的技术。针对这种土层,我们的解决方法一般是先将这种土层挖出,然后在挖出的图层中填充具有较强的防渗漏的材料,再利用砼强包围的方式在其中建设灰土桩或是砂土桩,从而达到分层振动、压实的效果。

2、处理强透水土层的技术。对于强透水土层的常见处理技术是:第一,先将强透水土层(砂砾石层或卵石层)挖除,然后在其中填充上混凝土层,形成坚固的截水保护墙;第二,将水泥砂浆利用高压喷射的方式进行灌注,再形成一层水泥防渗墙;最后,将混凝土或粘土覆盖在坝前,将渗透路径掩藏,并再将积水排出,从而做好防渗透处理。

3、处理淤泥软土层的技术。对淤泥软土层的处理,我们一般是先将淤泥清除,并利用基桩的方式在软弱地基中夯实,然后再用抛石的方法将淤泥挤出来置换成砂石层,或是建砂石井将水排出,最后我们将利用板桩基墙将底部封闭,在周围填筑上砂石已达到抗滑。

四、水利水电地基工程施工技术的发展方向

水利水电工程是根本的基础保障工程,其质量一定要严格达标,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需求,更多的水利水电工程开始兴建起来,但是就我国目前的水利水电施工技术来说,其地基的施工技术还存在着很多的不完善之处,工作方法还有待进一步的发展规范,为了更好的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求,我认为新地基技术应朝以下方向发展:

(一)加强对坡的设计和建设。出于排水的需求,一般在水利水电地基施工中需要建设一定的坡,因此,在今后的实践中我们要加大对地基坡度的设计,依据实际的需要总结出各种最适宜的坡度值,提高水利水电工程的利用效率。

(二)创新土方开挖技术。要及时掌握施工区域的地形地貌及交通设施,作出全面的地基挖方施工方案,从而根据掌握的地质条件和作出的挖方施工方案,建设地表面的排水系统,以加固地基土结构,降低地下水水位,以保证工程的稳固性。

(三)发展土壤加固技术。除了现有的硅化土壤加固、电化学土壤加固及高分子土壤加固的方法之外,我们还应该加大创新,利用更多的化学方式加固土壤。

(四)创新地基建设新材料。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的研究水平越来越高,对新物质的研究成就也越来越突出,比如化学锚栓,它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的作用比传统的膨胀锚栓更有优势,利用空间也更广泛,今后我们一定要加强对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新材料的研究和使用。

结语:

为适应新时期水利水电工程的需要,我们就必须紧密结合时展的进程,努力提高专业技术水平,严格按照水利水电地基工程施工的要求,采取合理的施工技术,完成对不同地基类型的正确处理,以提高水利水电地基工程的质量,同时还要不断进行创新,从而提高工程的整体质量,以更好的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及人民生活的改善发挥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吴天意.水利水电工程地基施工技术[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2(11)

[2]童健.水利水电中地基工程施工技术研究[J].水利科技,2013(5)

[3]吴敬添.水利水电地基工程施工技术探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4(15)

上一篇:探究架空送电设计中的新问题 下一篇:水利工程项目施工成本控制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