迤沙拉乡村旅游产品开发思路探究

时间:2022-09-12 03:05:53

迤沙拉乡村旅游产品开发思路探究

根据田野调查、文献整理及旅游学理论,笔者认为迤沙拉丰富的旅游资源并没有发挥其充分的价值,尤其是旅游产品的开发仍然处于相对落后的阶段,故本文从乡村旅游的角度探究迤沙拉村的乡村旅游产品开发思路。

提及迤沙拉,这是位于四川省攀枝花市仁和区平地镇的一个美丽而特别的村落,它的村名就叫做“迤沙拉”。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的进程,一种席卷全球的趋势――“旅游”,自2005年就在这里落地生根。但通过笔者数次对村子的实地调查中发现,村里凭借丰富的旅游资源,借助发展旅游的契机,基础设施在不断完善,客源市场在不断扩大,旅游接待能力也在逐渐提高。遗憾的是迤沙拉村的旅游开发定位并不明确,笔者在调查中看到开发项目多以民族文化旅游区为称呼,这里不同于风景名胜、城市古迹的景观型旅游,也不同于椰田古寨等特色鲜明的民族文化型旅游,而是应该围绕农村这一主题,因此笔者建议将迤沙拉定位为乡村旅游,以凸显其清新的田园风光和纯真的乡土文化气息。

一、迤沙拉的乡村旅游产品的现状

作为乡村旅游产品的最初形式――“农家乐”是20世纪90年代初形成的,最早雏形初现在成都郫县友爱镇的农科村,随着学界众多学者对乡村旅游产品进行了详细、全面的研究,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学者王宏星等人提出的乡村旅游产品模型的概念,进而把乡村旅游产品细化为核心产品域、辅助产品域和扩张产品域。这里的核心产品域包括“乡村接待和度假服务、乡村景观和乡村文化,基本属于农业旅游或农庄旅游的范畴;辅助产品域品是由本土的各种直接或间接从事旅游业的人员提供的产品,这些产品可以超越农业旅游或农庄旅游的范畴,如餐饮、工艺品、土特产品、特色活动等;扩张产品是乡村旅游发展到一定阶段、形成一定规模后的产物,游客通过乡村旅游网络获得旅游信息、预订及其他增值服务,乡村旅游的从业者也通过该网络共享资源并开展营销活动”。

充分了解了乡村旅游产品的结构体系,再来梳理迤沙拉的乡村旅游产品,首先笔者先简述迤沙拉村的特别之处,这样也有利于分析其旅游产品的类型。其一,地理位置特别,这里距攀枝花市区约60公里,距西昌市约230公里,距昆明市约280公里,距成都市约840公里,最主要的是从攀枝花市区到这里,必须经过总发乡、上等坝、啊喇彝族乡、跃进水库、白拉古这几个村镇,同时弯弯曲曲的108国道是这里的主干道,绝对能让第一次来山区的游客感受真实的崇山峻岭。其二,气候环境特别,这里因属于南亚热带为基带的立体气候,同时受金沙江干热河谷热流影响,呈现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冬春干爽、夏秋多雨、干湿分明的特点,是“夏能避暑、冬能避寒”的休闲度假之地。其三,历史文化特别,说到这里,不得不说说迤沙拉拥有的美称,如“天下彝家第一寨”、“四川最大的彝族聚居村”、“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和“中国俚濮彝族第一村”,可见村子的名气还是很大的。那么拥有如此多美誉的迤沙拉也因历史悠久、文化样态丰富而称奇,从而成为潜力巨大的旅游资源。

按照乡村旅游产品模型的划分和笔者的实地调查,定位为乡村旅游的迤沙拉,其目前乡村旅游产品仅有观光型、休闲度假型和旅游购物型,且均处于相对初级阶段,而能充分体现乡村旅游特色的农事体验型、康体健身型在这里是非常缺乏的。

迤沙拉乡村旅游产品的核心产品域在学者王宏星的总结中主要是“在乡村景观中与当地村民共享乡村文化和乡村生活”,这类产品在迤沙拉是存在的,村里有居民自住的院落就地挂牌为“游客接待点”,可以说着便是典型的与村民共享乡村文化和生活的乡村景观。与此同时,在民居的基础上改建的农家乐也属于核心产品域的范畴。如果说农家乐和游客接待点是旅游六要素中的“住”,那么迤沙拉也有其他要素的存在。例如,“游”的体现主要在乡村景观方面,这里带有飞檐的红墙青瓦的四合院,院落之间错落有致的小巷则勾勒出一幅美丽又特别的乡村建筑景观;然而这里吸引力最大、卖点最大的“游”却不是村子里的建筑景观,而是具有江南丝竹的韵味,被称为“长在深山的一朵艺苑奇葩”的谈经古乐,这是迤沙拉村最典型、最特殊的乡村文化,并于2009年评为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可惜的是,谈经古乐并未成为迤沙拉村旅游的核心产品,其自身传承就面临着诸多困难。

迤沙拉乡村旅游的辅助产品多为多样化乡村活动、特色化的乡村土特产品等,它们均属于观光型和旅游购物型的旅游资源,遗憾的这些辅助产品在迤沙拉虽然有,但数量少、品质低、处于待开发阶段。举例来说,迤沙拉的乡村活动目前以火把节为最隆重、最盛大的乡村活动,每逢农历六月二十四,村子里唯一的广场便集聚了来自四面八方的村民,大家在这里不仅热闹得看表演,聆听谈经古乐这场音乐盛宴,也期待围绕着熊熊燃烧的火把跳上一段彝家舞蹈。其实每逢火把节的前后三天,家家户户也会去集市上赶集,这些不仅形成了迤沙拉特色的乡村活动,也造就了迤沙拉村村民的共同记忆。作为乡村旅游的辅助产品最大的功能便是增强核心产品的吸引力,在迤沙拉为人熟知的辅助产品除了火把节这一乡村活动,便是村子里的土特产品,山谷里的村子以农业为主要产业,除了种植常见的玉米、红薯等作物,更多的是依赖原先种植的烤烟,而今政策的扶持使得村子种植的农作物改为种葡萄,因此这里也是攀枝花市的葡萄基地和攀西阳光(一种葡萄酒的品牌)的产地。此外,这里毗邻的方山景区(地处四川攀枝花与云南楚雄永仁的交界)也因良好的气候条件和诸葛亮的传说故事吸引着众多游客,两地交相呼应,可以说是互为彼此的辅助产品。但是不管迤沙拉作为民族文化旅游进行开发,还是作为乡村旅游,缺乏的是扩张产品域的构建,即乡村旅游的服务营销网络,在笔者数次走访中,没有发现迤沙拉线上、线下的服务营销网络,甚至村子里的交通可以说不太便利,往返于迤沙拉村和平地镇的交通主要有私营面包车、私家轿车、私营三轮车,而没有公交或固定的班车,可以说自2005年至今十多年的时间,旅游交通这一基本问题在旅游开发的进程中并没有得到解决,可见其旅游发展进程的阶段和速度是何等滞后,但是反之也说明这里乡村的原生态保护得相对较好,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

二、迤沙拉的乡村旅游产品存在的问题

如果根据学者王宏星的说法和对迤沙拉乡村旅游产品的现状分析,可以总结出迤沙拉的乡村旅游产品处于比较粗放的阶段。

(一)接待设施依然有待完善

据统计,迤沙拉村村容村貌的改建是经过验收合格的,在这里基础设施的水电能充分供给,因地形地势和生活习惯,太阳能的使用有效得代替了煤气的使用,村内道路、厕所也有所修整和改建。但是村内最主要的游客接待设施――农家乐数量少,且居住条件有限,设施依然有待完善,因农家乐多在农户自住的院落里划分出二楼的房间改建为标间,其软硬件的条件致使旅游的接待能力有限。

(二)产品供给丰富性有待补充

无论是何种形式的旅游,其观光、休闲、度假、求知、猎奇、尝鲜和购物都是多样的旅游需求,而迤沙拉自发展旅游以来,在产品的供给上类型较单一。来村里的游客多为攀枝花市市民,旅游目的多是采摘葡萄和搭配方山景区途径这里,极少数游客是因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而来,然而无论出于哪一种目的,一日游在迤沙拉是最为常见的。在旅游学上,我们知道一日游产生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却远远比不上“过夜游”,这也说明迤沙拉旅游产品的丰富性需要补充。

(三)产品的粗加工,未形成口碑和品牌

虽然迤沙拉已享有诸多美誉,但其旅游产品忽视内涵的挖掘,其品牌并没有形成。举例来说虽然迤沙拉的葡萄种植园、民居建筑都有特色,但旅游项目的设计局限在观光层次上,缺乏多样化、综合性、深层次的设计,且产品的特性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其次,迤沙拉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文化特色的区域自然景观、农业、文化资源是存在的,可是这些乡村旅游产品均缺乏参与性、体验性、趣味性和知识性,笔者认为这也是导致迤沙拉旅游发展相对滞后,没有形成口碑和品牌的根本原因。

三、迤沙拉乡村旅游产品的优化与升级

纵观迤沙拉的乡村旅游资源和乡村旅游产品的问题,笔者认为迤沙拉乡村旅游产品需要遵循多样化、特色化、可持续化的开发原则,进行深度优化与升级。在学者杨载田所提出的“开发一般要经历‘普遍开发――重点开发――创新开发’ 三个阶段”,迤沙拉的乡村旅游产品开发应该在已有的基础上进行重点开发、创新开发,探究围绕着旅游“吃住行、游娱购”的六要素来进行设计。

首先在“吃住行”方面,村里人的生活习惯虽然是一日两餐,但在旅游接待过程中也能为游客提供三餐,因此可以开发农家特色菜品,使之兼具彝家特色和汉族风味,当然也可以搭建自助式厨房,让游客在这里用农家料,做农家菜,吃农家饭。在住宿方面,应该提高农家乐的设施建设水平(厨房、厕所、客房)和服务质量,使之提高旅游接待能力。与此同时,由于村内的房屋建筑具有红墙、飞檐的特色,而农家乐在这个基础上可以创新,如村里最具有规模的农家乐在院落围墙上就绘有彝家歌舞的墙画,除此之外,内部装潢上也可以搭配民族装饰,以形成主题式民宿。在交通方面,不妨搭建无缝式交通系统,建立镇到村的往返路线,以招募村民的面包车、三轮车为主;建立村到园、村到户的往返路线,以招募村民的马车为主,使私营制纳入集体管制的同时发挥乡村交通的特色化。

其次在“游娱购”方面,对于游玩和娱乐,迤沙拉的乡村旅游产品缺乏参与性、体验性、趣味性和知识性,如以乡土景观为中心的农事活动、节庆活动有待设计,以历史文化为中心的展示馆、教育基地有待修建,以人文情怀、非遗项目为中心的民族技有待展示、传承。在旅游纪念品的购买方面,目前迤沙拉主要以农产品为主,如果能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度开发、创新开发,如依托向日葵开发花卉贴画、向日葵系列化妆品、葵花籽系列食品;依托特色民居开发拼图、模型等手工艺术品;依托谈经古乐开发音乐制品、文创产品;依托民族文化开发服饰、家居等民族工艺品。

四、总结

迤沙拉乡村旅游资源是比较丰富的,而从已有的旅游产品层面上看,其发展的潜力也是巨大的。虽然作为三线城市的乡村,其旅游市场有限,但迤沙拉地理位置特殊,只要发展得好,旅游市场不仅涉及攀枝花和永仁,也可能延伸到川滇黔等地区,从这一点来说,它所面临的旅游市场是广阔的。因此迤沙拉乡村旅游产品优化、升级的问题需要在其发展旅游的同时提上议程,建立专项项目,深度挖掘旅游资源,科学开发旅游产品,以把握住机遇,增强吸引力,提高知名度,切实得推进迤沙拉村乃至平地镇、仁和区、攀枝花的旅游发展。

(作者单位:成都信息工程大学银杏酒店管理学院)

上一篇:我国招商银行与工商银行贷款集中度分析比较 下一篇:河北省国有商业银行碳金融运行效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