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姓名称谓语看性别歧视

时间:2022-09-12 02:02:25

摘 要:语言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同社会结构、社会价值体系和社会行为规范有着密切的关联。语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及人类最主要的交际工具,直接反映社会的风俗习惯和人们的价值观念。语言具有全民性,应当一视同仁地为全民服务,但是在不同的性别面前,语言却是不公平的,它存在着性别歧视,即对女性的歧视。称谓语是语言词汇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基本词汇,与人们的交际、生活密切相关,同样也体现了性别歧视。姓名称谓系统中存在着严重歧视女性的现象。

关键词:姓名称谓语;性别歧视 ;男尊女卑

每一个人在家庭中与父母、兄弟、姐妹、儿女有血缘关系,与丈夫或妻子有婚姻关系,在生活中又与宗族、社会形成长幼、尊卑等多重复杂关系。这种种关系都必须有明确的称谓,交际才能正常地、良好地进行。“称谓是人类社会中体现特定的人在特定的人际关系中的特定身份角色的称呼。这种称呼总是反映着一定社会文化或特定语言环境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确,它是特定文化的产物,是人际关系的文化符号。人们的社会地位、角色身份都能在称谓中得到体现。一个普通称谓语一旦用到具体的交际活动中,就会有丰富的社会内涵。“男”、“女”两个词语所指本是既对立又平等的一对矛盾体,在性别的区分上也是平等的,但在使用过程中却出现了许多性别歧视现象。下面就从姓名称谓语方面分析其中隐含的性别歧视现象。

姓名称谓语是指人类社会中每一个成员正式的代指符号。它包括“姓”和“名”两部分,“姓”是家族的徽号,象征着血统承传,“名”则是用来区分彼此的识别标志。姓名需要借助语言来标记,而语言又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姓名必然折射着民族文化的内涵,又反映着人们的价值观念。人们在取名时自觉不自觉地把自己的主观愿望、社会态度输入其中了。姓名在中、英文中虽然排列顺序不同(中文姓在前,名在后;英文名在前,姓在后),但东西方文化都可以从姓名称谓语中发现许多性别歧视现象。

1、 姓氏沿袭的变化

中国人的姓源于母系氏族社会时期。姓,《说文解字》曰:“人所生也,古之神圣母,感天而生子,故称天子。从女,从生,生亦声。春秋传曰:‘天子因生以赐姓’”原本表明血缘关系的姓氏,起着“明血缘”、“辨婚姻”的作用。《说文·女部》所收姓氏用字(除了“姓”)有姜、姬、妘、姞、嬴、姚、妫、姺、娸等11个。因女人所生以女旁为姓,反映了远古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母系社会的遗迹。

进入父系氏族社会后,氏族以父系为中心,只有男性才有权代表氏族或部落,女性则处于从属、支配地位。因此,作为家族徽号的姓氏,也从依随母系变为沿袭父系,即父亲姓王,子女也必须姓王,不得随母亲姓。姓通常标明了一个人与他的父亲的关系。子女从父亲那里得来的姓,而且大多数人的名也是由父亲取的,母亲的姓氏与子女没多大的关系。在父权制的阴影下,家庭里的男性家长才拥有命名权,女性不仅没有命名权,而且大多数女性还被剥夺了有名字的权利。

2、 男女命名的差异

古代的许多女性都没有自己的姓名,即使少数有名有姓,如《红楼梦》中的“林黛玉、薛宝钗、贾元春、贾探春、王熙凤”等,但是她们所拥有的姓名和当时的男性相比,仍然不是完全的。古代汉族男性除有名以外,上层社会的男子还有“字”、“号”。名又有学名和小名之分,比较讲究的家庭还分小名为乳名和幼名。

随着中国封建时代的结束,女性也开始和男性一样有了自己的名字,但是由于对男女两性社会角色期待不同,男女名字用字倾向也不同。男子的名字多体现男子的主宰与支配地位,体现他们的独立、威严、坚强、勇敢、自信、追求自由和理想,具有远大抱负等,所以男性的名字多为“龙”、“虎”、“勇”、“强”、“刚”、“钢”、“福”、“贵”、“鹏”等;而女性多以自然界中赏心悦目的花草(梅、兰、竹、菊等),自然景观(月、春等)以及体现贤德的字(贞、淑、惠、敏等)命名。这一方面说明了女性的娇小玲珑、温柔贤惠,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女性的柔弱、顺从、依赖性强,女性是男性的附庸,是供男性欣赏戏玩的对象。苏童对他的作品《妻妾成群》中女性的命名则体现了这一点,如“颂莲、梅珊、雁儿、毓如、卓云”,这些和花草、云彩、小动物还有生育相关联的姓名暗示了妇女是作为男性的赏玩之物和生育工具而存在的。如今在有些贫困家庭中,往往不给女孩起名字,而直呼“闺女”、“丫头”之类。有的更以“招弟”、“盼男”、“亚男”之类称谓女性,借此表示对生男孩的企盼。

3、已婚女性姓名的变化

在英语国家,女子出嫁前随父姓,出嫁后改姓丈夫的姓。如Mary James嫁给David Smith,当人们提及这对夫妇时,通常称之为Mr. And Mrs.Smith。这样一来,Mary不仅失去了自己的姓(即父姓),而且连自己的名字也没有了。汉语中也如此,中国封建社会的女性“未婚从父,婚后从夫,夫死从子”,也总是作为男性的附属物而存在。女性的姓名普遍不受重视,有的无姓无名,女性婚前常被称为“大丫头”、“二丫头”、“大妞”、“二妞”、“某某女”等,婚后被称为“某某家的”、“某某媳妇”、“某某妻”、“某氏”等。尤为可笑的是当时的江南有些地方以小孩出生时的重量当小名。鲁迅先生在小说《风波》里就有这样的描写。男女都以出生时的斤数为小名,但男人成年以后有了其他名字,女人却没有,如女子小时叫九斤,老了就变成了“九斤老太”。也有的有姓无名,以“氏”呼之,如“王氏”、“李氏”,(“王”、“李”是父亲的姓)出嫁后便以丈夫之姓冠在自姓之前,如“张王氏”、“孟李氏”,甚至在口头上,叫某人的妻子时,只称作“张家的”、“孟家的”等等,连她的姓都省去了。她们死后墓碑上通见的也只是“亡妻张王氏之墓”或“慈母孟李氏之墓”等,至于是谁家的亡妻、亡母,也只能靠悼念人即丈夫或儿子的姓名辨别而知。即便是在当今现代文明相当发达的一些地区,仍有传统的遗留。如香港政府部门的公职人员陈方安生、范徐丽泰,凤凰卫视的新闻记者吕氏露薇、陈鲁豫,伟大女性科学家、政治家,如居里夫人、甘地夫人、撒切尔夫人等,她们都是把丈夫的姓氏冠在了自己的姓名前,虽然比过去的无名无姓有了很大的进步,可实际上反映的仍是女性的地位低于男性。

上述这些现象充分体现了女性地位低下,依附于男性,并且受男性支配的命运。男子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在家庭中被看作是养家糊口、主宰诸事的一家之主,而女子则被看作是柔弱如水,相夫教子的依附者,这是一种极大的不平等。

[参考文献]

[1]戴昭铭.文化语言学导论[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6

[2]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63

[3]陈松岑.社会语言学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

[4]孙汝建.性别与语言[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7

[5]杨永林.社会语言学研究:功能·称谓·性别篇[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2004

[6]戴庆厦.社会语言学教程[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3

(作者单位:河西学院中文系,甘肃 张掖 734000)

上一篇:“啤酒肚”更易骨质疏松 下一篇:浅析综采放顶煤工作面风量与瓦斯涌出的关系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