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定性的看:前景色彩是画面的关键

时间:2022-09-12 01:05:08

决定性的看:前景色彩是画面的关键

何星(以下简称何):在摄影构图时,画面上的色彩搭配,哪一部分最为重要?

李少白(以下简称李):前景的色彩往往是整个画面色彩的关键。

何:为什么?

李:当画面中的色彩平衡时,处于前景的色彩比画面中其它位置的色彩更容易吸引观者的视线。另外,前景色彩处理恰当,还可以把观者的视线引向画面的其它部分。

何:如何能创造性地运用前景色彩?

李:纯净、明亮的色彩最引人注目,因此在选择前景的色彩时,往往首先考虑这种类型的色彩。为了创造性地运用色彩,有时要敢于在前景中运用非和谐色,因为我们对这类色彩的视觉反应最快、最强烈。但是应用非和谐色作为前景色彩时,又要十分小心,要掌握好分寸,要与拍摄主题相吻合。如果表现主题的主体是前景,前景色彩夺目些,是有利于构图的,但是如果主于画面其它位置,前景的色彩就不宜太浓艳,否则就会喧宾夺主,干扰主体和其它色彩的表现。因此,选择前景色彩时,既要有足够的吸引力、足够的表现力,又不能破坏人们对画面中主要景物的注意力。

何:您能通过拍摄实例加以说明吗?

李:今年夏天,我和一些摄影家应陕西府谷县的邀请前去参观并拍摄。府谷县地处西北,过去比较落后,但近些年发展非常快,尤其表现在工业生产上。如果要反映出府谷的新变化、新景象,还要着眼于工业生产,尤其是煤的生产和利用。当我来到一个洗煤厂时,面对现代化的生产设备,我仔细观察并反复思考如何用摄影的手段来表现。很快我就做出了选择,要突出表现该工厂给我的最强烈的视觉印象:不同色块组合成的几何构成。于是我选择了一块呈鲜艳的天蓝色的金属板作为前景,拍摄时,我用广角镜,尽可能地接近这块蓝色的金属板,并且采取了低视点。这样一来,不仅夸张了前景的面积(几乎占据了一半画面),而且产生了很强的透视感,前景产生了向上汇聚的线条结构,将观者的目光引向由其它设备形成的色块。如此构图就很好地表现出我对洗煤厂的视觉印象:几何状的色块组合!

何:如果您不用广角镜拍摄,这幅照片的色彩结构会发生变化吗?前景色彩的作用又将会如何?

李:如果用标准镜头或者长焦镜头拍摄,画面中的色彩组合不会变化,但不同色块在画面中所占的面积的比例就会发生变化。色块的形状和位置也会发生变化,尤其是前景色块边缘的线条就不会有广角镜才能造成的那种向上汇聚的视觉效果。这样一来,前景色彩引导观赏者的作用就会明显减弱。

何:看来我们在观察被摄对象的色彩关系时,还应了解不同镜头的不同视觉效果以及由此带来的不同的观察方式的变化。

李:创造性地使用镜头,就可以创造性地运用前景色彩。

何:为了很好地运用前景色彩,除了镜头的正确应用,还有其他技术手段吗?

李:在谈《洗煤厂》这张照片的拍摄过程时,我已经说明过拍摄位置和视角的重要性,除此之外,还可以借助光线。

何:我知道光和色是密不可分的,没有光就没有色,光线变了,色也会随之变化。但是在创造性地运用前景色时,到底如何借助光线,我还是缺乏实践经验。还希望您能再举一个拍摄的实例来加以说明。

李:去年春天,我有幸到法国的凡尔赛宫参观。凡尔赛宫和中国的故宫一样,是举世闻名的宫殿。我一直以北京故宫为自己的主要拍摄题材,积累了不少拍摄中国宫殿的经验,但是面对从未见过的西方宫殿,一时还真不知从何入手。我在凡尔赛宫里走来走去,发现凡尔赛宫和故宫一样,有着非常美丽的色彩组合。故宫的色彩尽显华丽,而凡尔赛宫的色彩则有着逼人的光亮。为了表现我对凡尔赛宫的视觉印象,我选择了凡尔赛宫入口处的一个局部场景。我为什么选择这个场景呢?因为这个场景在我当时的镜头中,是由金(栅门)、蓝(天空)、白(雕像)、灰(楼体)四种颜色构成的,而这些颜色正是晴天丽日下的凡尔赛宫里最让我喜欢的色彩组合,显得如此光亮、如此美丽。我选好了这个景,但没有立刻拍摄,因为当时是上午,照射在栅栏上的光线是顺光,这种光线尽管可以正确地表现色彩,但是我却希望自己拍出来的凡尔赛宫给人特别光亮的色彩效果。也就是说,我希望照片上所呈现的色彩要比我肉眼看要夸张、更强烈些。因此,最好的光线是侧光,因为涂着金粉的栅栏在侧光照射时,会产生耀眼的光亮。我耐心地等待,终于得到了理想的光线—侧光。被我在构图时置于前景的金色栅栏,在蓝天的映衬下格外引人注目。这张照片最引人之处恐怕就是前景的色彩吧!

何:您选择的前景是金黄色,背景色彩是天蓝色,它们之间是补色的关系。侧光不仅增强了这种补色的对比关系,同时也突出了画面中前景的线型结构。因此,侧光的应用不仅使前景的形状更醒目,亦使前景的色彩更突出。

李:如果我不耐心地等待侧光的到来,或者天阴了,都会减弱前景色彩的作用!

何:看来前景色彩的运用,除了与掌握的色彩知识有关以外,还与其它许多知识有关。

李:对于前景色彩的观察和运用,的确需要更多的知识和经验,而这些的取得,不单单是读书和几次交谈所能全部解决的,还要在拍摄实践中加深理解,不断地提高才行!

上一篇:数码相机全幅梦(上) 下一篇:小楷学习漫谈(连载·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