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石洲徒步汨罗江

时间:2022-09-12 12:35:42

盘石洲徒步汨罗江

秋韵,总撩起不可名状的激情。

不是完全因为工作,不完全是因为释放心情,也不完全是因为寻找灵感,或者是三者兼而有之,在忙碌的空隙里,我决计和汨罗江又一次亲密接触。

距平江县城关镇10公里,毗邻“平伍公路”和汨罗江畔,有这么一个神奇的地方,如同设计大师在天空用圆规画出来的一样,留下一个完整的圆盘。面积达4平方公里的盘石洲三面环江,水面碧绿,倒影相映,形似天外飘来的“绿色飞碟”。洲中心丘陵连绵起伏,四周广阔平坦,高山林木苍翠,古树参天,仿似一片绿色的“海洋”,汨罗江环绕而过。远远看去,说是人间仙境一点也不为过。

不知道此前有多少文人或者官员在这里留下沉醉,留下他们难得的失态表现。洲上的人们热情地向我们讲述两年前的亲眼所见,一位头发斑白、精神矍铄的台湾老人来到这里寻根,看到盘石洲休闲度假山庄前有搭出到水边的竹桥,连忙三步并做两步跑到前面,弯腰掬起一捧水来,喝了下去。

他说:“这水真甜!”随即,老人要来了笔墨纸砚,挥笔写下《蓝墨水的上游是汨罗江》。当天,老人带着圆梦的激动去了长沙,从黄花国际机场起飞回到祖国宝岛台湾。这位老人汨罗江上神会了屈原、杜甫; 汨罗江畔盘石洲也留下了老人的佳话。他就是台湾著名学者、诗人余光中。

车进了盘石洲,一路上青山满目,金桔飘香,如此佳景不徒步,那是亵渎了汨罗江的秋色。

听着钟湘陵先生讲述盘石洲的来世今生,我们从丛生的芦苇中觅一条小径沿江而下,时而有通往江水边的码头,两叶扁舟停在江边,舟横无人的古诗意境就在身边。过了芦苇丛,再上沙滩。秋水已凉,水清见底,两岸茂密的杂木林中泛出了星星点点的红枫,柔软的沙滩,留下了我们几行足印。径直前行,已步入芦苇深处,前行不得,返程又难。正在发愁时,远见一老农驾着一叶小舟,吆喝一声,小舟很快驶近了我们。老农姓王,很淳厚,爽快地答应摇橹带我们走一段。江水清澈,能见水中鱼虾嬉戏,水草顺水势而飘逸。虽是一叶摇摇晃晃的扁舟,在这个关键时候帮我们的忙已是惊喜了。夕阳西下,岸边几户黄土房子的青瓦顶上已升起袅袅炊烟,行驶江中,又有几条扁舟被当地农民娴熟地摇橹从身边穿梭而过,此情此景,清爽恬静,美轮美奂。

在这种意境里,再浮躁的思绪也会平静,再笨拙的笔墨也总想舞弄些文字。一个激情的创意在我的脑海里若隐若现,就在这江上,在这条屈左徒行吟、杜少陵泛舟的江上,演绎一场山水实景歌舞剧,重现屈子念天地之悠悠,梦回诗圣独怆然而泪下,那该是何等的大气磅礴而意味久远。转念,又被自己倔强的傲气否定,这是老谋子《印象・刘三姐》的创意,我等拿来,不妥当呢。

任凭老农的橹摇着我们前行,我被这汨罗江的秋色迷住了,不觉中,已走了好几里水路,过了一弯又一弯平静的水面,感受着这汨罗江的秋,似乎是惊醒了午后的一个浅梦。

我们选了一个上岸的地方,继续前行。一路秋色,皆已陶醉。我们不约而同地选择给外地的朋友打电话,相约到汨罗江再来一次亲密接触。或许,我们的徒步还没有发现汨罗江深沉的美;或许,请作家诗人来汨罗江上与大文豪屈原、杜甫悄悄对话会碰撞出更闪亮的火花;或许,多年后我们再次重逢会为曾一起在蓝墨水上游行走举杯。

这是一次不是为了旅游而开始的旅游。

上一篇:20美金表演一次“柱顶海钓” 下一篇:魔幻海螺沟:冰川的怀抱其实很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