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消失”卷起的情感浪潮

时间:2022-09-11 11:18:50

“正在消失”卷起的情感浪潮

淘旧书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有一次去给女儿买教辅书,顺便看了看特价书柜,有一套上海远东出版社编辑的“历史的细节”丛书吸引了我的眼球。这套书共4本,分别为《正在消失的物品》、《正在消失的职业》、《正在消失的艺术》、《正在消失的词语》。正在消失!多么惹人情思的词语!多么使人怅惘的时态!于是,它便跟着我回了家。

火钳、蜂窝煤,水缸,蒲扇,假领,铝饭盒,它们勾起的,是对童年清贫生活的温馨回忆。那个年代,家家都用蜂窝煤,凭证供应。先去煤店排队购买,然后由工人拉着板车送来。火钳是煤炉必不可少的工具,新的煤球,燃尽了的已发白的煤球,都用火钳夹住两眼轻轻放入或提出。我也跟着大人学会了换煤,刚换煤时火苗上不来,要用一把旧扇子拼命地扇炉门。

那时候没有自来水,靠水缸贮水。有时候放学后,我会和弟弟提一只桶,拿一根扁担,凭水票到村里的自来水站去挑水。由于挑得不得法,一路上要洒掉不少,这在当年是多大的浪费啊!但父母却表扬我们热爱劳动。

那时候,没有电扇,更没有空调,夏天的解热和驱蚊,全靠一把蒲扇,所以它是异常珍贵的。新扇子还用布条滚边以示爱惜,扇子上还写着名字,以免晚上在户外乘凉时跟别家的搞混。

贫穷的时代,使人们不得不对生活精打细算,一件衬衣要穿好多年,但衣领往往经不住磨损。人们便想起了做一个领子更换,钉上暗扣就行了。再后来,有人索性里面穿圆领衫或运动衫时,上面也套一个假领,给人的感觉跟穿了衬衣似的。

那时候,人们上班是自带中午饭的,都是装在一个铝饭盒里,放进单位的食堂蒸。到了中午,蒸笼一揭,热气腾腾,人们忙着找自己的饭盒,虽然是一式的铝饭盒,怪的是人们绝少拿错,敝帚自珍,人物相惜,与自己的东西有心灵感应呢!那个穷到让人觉得活着没有奔头的时代,现在隔着时间的薄雾想起来,苦涩中倒还有一点淡淡的怀念呢!

卡其布,的确凉,绸被面,它们引起的,是对父母之爱的潮湿重温。卡其布是一种厚实的棉织布,主要用来做制服的。的确凉是一种涤沦与棉混纺的布,比较薄。那时候的人,穿的基本都是粗布,要是穿上卡其布或的确凉,实在是可以在人面前炫耀一番的。

记得很清楚的是,有一年国庆,父亲给我和弟弟各做了一件蓝色卡其布的学生装,虽然在同学中我们已经落后,但穿上它,感觉还是不一般的。后来有一年,一直穿着粗布衬衣的我们,终于穿上了白色的确凉衬衫,这仍然是父亲一针一线缝制的。现在人们都知道,的确凉其实并不凉,既吸热,也不透气,但奇怪的是,当时谁也没觉得热,估计是一种心理感觉吧。

绸被面的被子,是当时人们结婚时必要置备的,穷人分外讲面子,所以被面比被里重要。我母亲从我们弟兄小时候起就给我们准备绸被面,未料到我们结婚时早已不时兴这些。但我还是留下了一床红色绸被面的被子,这是父母对我的爱,我要永久珍藏。

爆米花,滑轮车,陀螺,铁环,它们带来的,是对童年伙伴的深切怀念。今天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瓜子、花生、糖果、核桃,在那个时代是要在春节时凭票供应的,爆米花是孩子们最常见的零食。放学后,我和小伙伴会从家中拿一点米,自带一点糖精,花上5分钱去爆米花,我们家乡叫“泡炒米”。炒米快要出锅时,老师傅抓住扳手的那一刻,我们都捂住了耳朵,但又不捂严实,我们是既怕听又想听这声音呢!这也是沉闷生活里的一点娱乐啊!

放学后最常玩的就是滑轮车、陀螺和铁环,我们比赛谁抛铁环抛得久,谁打陀螺打得时间长。小伙伴们的影子好像还隐隐约约地在我眼前晃动,但除了后来和我一起上中学、上大学的外,我都一点想不起他们是谁了。真的很想回到童年,重新认识他们一回,早知道人生就是这样一个不断遗忘、不断丢失的过程,我从一开始就会把他们好好记住的。

读这套书的过程,就是情感和心灵得到洗礼的过程,每一个人都会调动起自己的生活体验,来回放过去的画面。也许,你有过“我是革命事业接班人”的豪迈;也许,你有过“摩登”的青年时代;也许,你有过自己被指责为“布尔乔亚”的恐惧;也许,你为“手抄本”《第二次握手》而激动;也许,你为“停薪留职”而犹豫;也许,你为“包产到户”而振奋……

“正在消失”是令人惆怅的。正在消失的职业蕴含着文明的累积和嬗变,正在消失的词语负载着时代的价值和信息,正在消失的物品承载着历史的积淀和流变,正在消失的艺术镌刻着文化的脉络和印记。

“正在消失”不是悲剧,因为时代总要前进,而我们也应当坚信,这些正在消失的东西中的优秀历史文化,会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发出永不消逝的电波。

上一篇:三分之一的被子 下一篇:别把孩子的朋友轰出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