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症下药 第29期

时间:2022-09-11 08:15:06

作文难,难于上青天。农村学生怕写作文,教师怕教作文,所以作文成为农村教师和学生最头疼的问题。尽管语文老师掌握了丰富的写作教学理论和大量的写作教学方法,但一搬到课堂上来似乎就起不了作用。尽管学生手上也有作文选、作文辅导和作文报等各种作文资料,但他们的作文水平还是无法提高。究其根本原因,就是没有对症下药。

要想提高学生的作为水平,教师必须先分析学生的作文基础和在写作文的过程中最容易出现的错误以及制约学生作文水平提高的不利因素,然后对症下药,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从而又快又好的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一、学生基础方面

我们所教的学生是来自农村,他们大多十二三岁,活泼聪明,对学习充满渴望。但是他们缺乏幼儿教育,交流也少,因此,就需要我们语文老师在平时要付出更多的时间来培养他们的兴趣,鼓励他们多交流,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为作文的教学打下基础。

二、审题方面

通过感受,分析文题,弄清题目的意思和要求。审题是关系到作文成败的第一步。农村学生的作文教学大多以记叙文教学为主,记叙文的写作可分为写人,记事和写景三大类。我们的学生主要存在的问题是不会根据作文提示和要求拟题。通过对近些年作文文题的分析,我们可以将作文拟题分成四种情况:一是用已经给定的作文题目写作文,学生只要按照人家的题目要求去写作文就可以了;二是补充作文题目并写作文,学生必须先按照作文的要求吧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在写作文;三是自拟作文题目并写作文,学生必须按照作文要求,自己想一个作文题目,然后在写作文;四是阅读给定的材料然后写作文,学生必须先认真阅读材料,然后拟题并写作文,掌握以上几种情况,学生在写作文时就可对号入座了,就可避免掌握跑题了。

三、立意、谋篇方面

立意就是提炼和确立文章的中心。“文以意为主,意在笔先”所以写作文不要急于动笔,一定要先立好意。谋篇,就是根据主题思想组织材料,形成文章结构。然而,在实际写作文的过程中,我们的学生总是想一点写一点,写一点想一点。根据课程标准规定,中学生的作文要达到“中心明确”。然而我们的学生写出的作文,很难找出他的中心。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生写作文的时候,先让学生根据作文题目和要求进行整体构思,然后在让他们进行局部写作。所谓整体构思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写作提纲。对于中学生来说主要作为以下三类写作提纲就可以了。一是写人:1.描写人物的外貌(包括容颜、身材、服仪表、风度、气质等方面);2.通过一件事或几件事反映人物的性格特点和思想品德等;3.谈谈自己对所写人物的感情和评价。二是记事:1.确定你要写的是一件什么事(高兴的、烦恼的、有意义的、有趣的等等)

2.叙述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起因、经过和结果;3.说说你所写事件对自己有哪些教育和启发。三是写景:1.选取你要写的景物(学校,家乡,草原等);2.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3.抒发自己对所写景物的感情。以上方法是本人几年作文教学总结出来的“三部法”,即把每一类作文都分成三大部分来进行写作。这样学生在写作文的过程中就会有更加具体的目标。

四、语句方面

如果说主题是作文的灵魂,结构是作文的骨骼,那么语句就是作文的血肉。所以写一篇好的作文,必须要做到:主题明确,结构合理,语句通顺。由于学对语法不是很了解,所以经常会出现语句不通的毛病。针对语句不通的问题,我在平时的教学中加强这样的训练:由字扩展成词语,由词语扩展成短语,由短语扩展成句子,再由句子扩展成段。同时在课堂上还要经常给学生示范朗读和领读,鼓励学生用普通话交流,培养学生的语感。

以上内容只是本人在作文教学中积累的一些粗浅的经验。作文的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要想在农村搞好作文教学需要不断去探索,不断创新总结好经验,这样才能对学生有所裨益。

上一篇:谈文言文鉴赏对创新型作文的促进作用 下一篇:共同读书,快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