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hoc网络移动性管理浅析

时间:2022-09-11 07:57:40

Ad—hoc网络移动性管理浅析

摘要:网络的发展日新月异,无线网络的发展更是随着计算机微电子技术、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成为了日常通信发展的主流通信技术。由于人们对于移动通信设备的需求量很大,越来越多的人的日常生活已经离不开无线Ad-hoc网络。Ad-hoc网络本身的无线连接特性从各个层次上比较容易受到外界的攻击。这样的网络我们对它的安全性需要格外的关注。文章着重分析了Ad-hoc网络的拓扑结构、节点连接等问题。

关键词:计算机技术 无线网络 Ad-hoc

中图分类号:TP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8(b)-0021-01

从Ad-hoc网络的工作特点来看,该网络属于一种自分组、无需中央节点、基本上很少需要进行人工干预的移动无线网络联接形式。目前运用比较广泛的无线网络如:WLAN、数字蜂窝网络。这些网络的无线网络设施都比较完善。Ad-hoc网络的硬件设施却处于初级阶段,网络的管理还不足以满足用户的需要。近些年,无线网络的发展速度非常迅速,无论是个人用户还是移动运营商都对这项技术抱有非常大的期望。

随着这几年来无线移动通信网络的发展,个人用户对于无线网络的需求量非常大。而对于Ad-hoc网络的移动性管理工作成为了各种工作的重中之重。

1 Ad-hoc网络拓扑结构

下面首先研究一下移动通信网络的拓扑结构。

Ad-hoc网络的拓扑结构分成两种式样,分别是平面结构及分层结构两类。其中平面结构中各个节点的位置都是平等的,节点与节点间可以通过多条路由通信,此外业务不同,通信的路径也不尽相同。图1为平面拓扑结构示意图。

分层式的拓扑结构和平面式不同。该种结构利用层次划分对平面化的网络结构进行解析从而很好地对网络进行管理。下图2为分层化的网络拓扑结构。

Ad-hoc网络在计算机网络中和移动通信网络当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在Ad-hoc网络中采取了分组交换的网络数据传输模式,而没有采用相对落后的电路交换网络模式。而移动网络的通信终端一般为个人通信终端,例如个人智能电话,笔记本电脑等便携移动通信设备。当这样的移动通信终端进入到网络当中,并且从网络的一个点移动到另外一个点的时候会使得整个网络的拓扑结构中各个节点相互连接变化,这个变化过程是不可预测的。

Ad-hoc网络通过一定的管理机制来发挥各节点之间的功能。但是现在的无线移动网络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例如:终端高速移动、节点数量大。这样一些问提将直接导致节点的管理难度加大。针对网络管理难度加大这种情况,可采用一些方法予以改进。其中一种方法是在设计之初就对网络节点的移动性进行足够的关注,其中重点关注节点的移动速度,移动位置,移动角度等问题。采取该种方法对网络节点的移动提前进行预判,可以提高网路的移动控制能力,同时提高了网络对于节点变化的自适应改变能力。而对于规模较大的无线网络一般采取分级控制的方法对网络中的各个节点及移动设备进行管理和监控。一般的无线网络他们的交换能力常取决于它的网络拓扑结构。而影响Ad-hoc网络交换能力的主要是网路基站的发射功率及网络节点的位置变化。采用一定的功率控制技术可以很好的进行网络拓扑管理,减小干扰对整个网络通信的影响。这样既可以减少移动设备对于网络连接性能的影响。与此同时从而保障网络的移动通信性能。

2 Ad-hoc网络节点位置管理

由于Ad-hoc网络的工作特点来看,该网络属于一种自分组、无需中央节点。那么针对Ad-hoc网络需要采用分布式的管理方式,对于位置的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位置管理用来管理移动通信网络中移动设备的位置。其主要的职责是接入点位置查找及接入点位置更新。如果两个节点需要进行连接,那么它们其中一方需要登录服务器查询对方的位置。而查找的过程需要占用很多网络的资源,对于视网络连接效率为先的网络来说,占用过的资源是一种浪费。我们必须需求一种方式,这种方式既能减少资源浪费,又能够很好地进行网络位置连接。目前比较常用的技术是采取连接数据库技术对网络的位置管理和更新管理进行有效的管控。

位置管理指的是对位置信息进行有效地存储,便于后期查找。位置管理中比较不愿见到的是两种情况:(1)把任何的移动目标都存储在所有的网络节点当中。(2)网络当中的所有的节点都未曾存储位置信息。

3 Ad-hoc网络管理展望

目前比较流行的无线网络连接方式是Ad-hoc网络与Internet网络及数字蜂窝网络相匹配,使三者有机的结合起来。目前这项技术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现在正在努力进行的就是把三种网络更好地进行匹配兼容。最好的方式是把三者整合成一个全新的网络连接形式。

有的研究曾经采用更大型的网络连接形式,适当地扩大网络连接范围。形成大型的Ad-hoc局域网,甚至Ad-hoc广域网。当然小型的Ad-hoc网络的商用价值正在大规模开发。例如在企事业单位、酒店、机场等公共场所覆盖Ad-hoc无线网络连接。Ad-hoc网络商用的成功势必对无线网络发展作出巨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于宏毅.无线移动自组网[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5

[2] 潘巍.一种Ad Hoc网络中的主动式路由设计[J].中国新通信,2008,10(19).

上一篇:改土治碱建奇功 下一篇:蓬莱标准化助推葡萄产业联动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