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串门”中培养“双师型”教师的素质

时间:2022-09-11 06:19:32

在“串门”中培养“双师型”教师的素质

【摘 要】本文以促进高职教师的“双师”发展为目的,提倡在高职院校内部,通过专业之间交叉性知识背景,实行相关专业之间的“串门”,教师之间、学生之间相互学艺,从而促进高职院校教师“双师”素质的优质发展。

【关键词】“串门” 双师 产品造型 模具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07-0023-02

一 “串门”概念

本文中“串门”是指在高职院校中,交叉类学科专业,在专业特色、办学资源上的共享,相互借鉴,取长补短,从而达到共赢发展。笔者以产品造型专业、模具专业为例,通过教师之间的相互“串门”,相互学艺,从而促进教师在“双师型”道路上不断成长。

二 “双师型”教师发展的必要性

1.“双师型”教师内涵

本文所指的“双师型”教师的界定范围只限于高职院校的专业课教师。省教高厅〔2004〕16号文的附件《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中提出“双师型”教师应具备以下标准:(1)有本专业实际工作的中级(或以上技术职称,含行业特许的资格证书),及其有专业资格或专业技能考评员资格者;(2)近五年中有两年以上(可以累计计算,下同)在企业第一线本专业实际工作经历,或参加教育部组织的教师专业技能培训获得合格证书,能全面指导学生专业实践实训活动;(3)近五年主持(或主要参与)两项应用技术研究,成果已被企业使用,效益良好;(4)近五年主持(或主要参与)两项校内实践教学设施建设或提升技术水平的设计安装,使用效果良好,在省内同类院校中居领先水平。本文中的教师的“串门”合作,主要指其(3)中的应用技术研究,通过产品造型专业、模具专业教师的“串门”学艺,共同促进研究成果向企业化生产的转移,从而提高教师的实践技能水平。

2.“双师型”教师队伍的现状

经过较长期的努力,我国高职教育在积极地探索与实践中,已经初步形成了一支多样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专职与兼职相结合的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双师型”教师的比例也有所提高。但是和教育部办公厅“到2010年高等职业学院‘双师型’教师要达到专业教师总数的80%”的要求还是有很大的距离。因此,对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和优化刻不容缓。

3.“双师型”教师队伍发展的必要性

第一,适应科技进步和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当今社会科技迅猛发展,行业职业日新月异,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日益提高,新技术、新工艺、新成果不断涌现。因而,对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的技术应用型人才的知识、素质和能力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作为从事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师必须适应现代科技发展和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在掌握现代科技、管理知识的同时,还应具有从事技术工作和管理工作的实践能力。既能讲授专业理论,又能指导实践和技能训练,使自己具备“双师型”教师的素质。

第二,实现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技术应用型人才,是将设计、规划等转化为现实的产品或其他物质形态的专门人才。其显著特征是对成熟技术、关键技术、技术规范能够熟练掌握,对前沿技术、高新技术能及时了解,具有较强的技术应用能力。高等职业院校学生毕业时要持“双证”(毕业证书、职业资格证书)走向社会。这就要求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师必须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在生产一线解决有关技术方面疑难问题的能力,能在生产现场动手示范,指导学生掌握生产技能,并具有开发新项目、技术攻关以及从事科研及技术服务的能力。

第三,建设高素质的师资队伍的需要。培养一流的人才,需要有一流的师资。师资水平决定学校人才培养水平和学校的竞争力。建立“双师型”教师队伍是高等职业院校生存发展的关键。长期以来,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在师资培养上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重学历提高、轻能力培养的倾向。在教学质量考评中偏重课堂讲授水平,忽视实践和实训能力,造成了教师教学脱离实际、知识陈旧、实践能力差、教学效果欠佳等情形。师资队伍的状况严重地影响了高等职业院校的教育质量。因此,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已是高等职业院校改革和发展中一件刻不容缓的事情。

三 “串门”中专业SWOT分析

专业之间能否“串门”取决于专业之间的知识背景有无交集。产品造型专业是培养具有一定创新思维能力,具有设计能力及计算机辅助设计的高技能实用型人才,学生毕业后可以在工业设计公司、家居设计公司、工业产品制造、游戏后期产品设计等企业从事产品三维造型设计、新产品开发、视觉传达设计等工作。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培养目标是培养从事模具设计、制造、维护和管理的高技能应用型专门人才。产品造型专业与模具专业在实践中是需要技艺融通的,“技”是指生产技术、成型工艺;“艺”是指造型艺术、设计美学。技艺正好对应人的理性思维、感性思维,因此在实际中个体很难做到技艺均达到理想状态,这时就需要串门了。产品造型专业以艺为主、技为辅;模具专业以技为主、艺为次。两个专业的教师相互学艺,共同合作,一定会大大提高各自的“双师”素质。

SWOT分析方法是一种企业战略分析方法,即根据企业自身的既定内在条件进行分析,找出企业的优势、劣势及核心竞争力之所在。其中,S代表strength(优势),W代表weakness(弱势),O代表opportunity(机会),T代表threat(威胁);S、W是内部因素,O、T是外部因素,见表1、表2。

四 “串门”中“双师型”教师素质的培养

1.产品造型专业教师“双师”素质的提升

产品造型专业教师到模具专业来“串门”,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的合作,促进产品造型专业教师的“双师型”发展。(1)教学中的“串门”合作,如产品造型专业的课程产品造型工程基础,授课教师在课程的整体教学设计中,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将理论知识点以学生参与实践的形式实施教学,在产品成型工艺课程单元中,带领学生到模具专业的模具生产实训场所参观学习,邀请模具专业教师现场教学指导,学生直观地认知了冲压模具、铸造模具、融模铸造工艺,并观看了模具专业学生设计的模具及生产的塑料模具产品。(2)在应用技术研究中的“串门”,笔者在常州加减品牌策划公司锻炼时,曾主要负责设计了常州市高露达矿泉水有限公司的瓶装矿泉水瓶型设计,在多次与企业的提案比较之后,方案最终确定,瓶型生产出来之后,客户觉得瓶型在瓶口处容易变形,质疑设计有问题。鉴于此疑难,笔者经验有限,迅速请教了模具专业的教师,经过模具专业教师仔细查看瓶型,他们给出问题所在,一是瓶子的壁厚过薄,二是瓶子的容积是580ml,两因素导致了瓶体硬度不够好。果然,客户之后做的380ml的瓶型,就没有这样的问题了。在这个事件中,笔者正是通过专业之间的“串门”学习,实现了产品生产中的疑难问题的解决,进一步深入地了解了吹塑模具的特点,为今后的类似案例的实现积累了实践经验。

2.模具专业教师“双师”素质的提升

模具专业教师在产品成型工艺上经验比较丰富,但是在产品的外观造型的创意方面稍有欠缺,设计的产品造型不够美观。模具专业教师到产品造型专业来“串门”,产品造型专业的老师可以结合项目载体进行相应指导,讲解创新艺术设计理念,进行创意思维与美化设计的辅导,从而辅助其将设计方案艺术化,提高产品的审美性。这样引入艺术设计理念,使造型艺术和工业产品相结合,可以促进模具专业教师“双师型”的素质提升。具体合作过程如下:在模具专业的模具设计课程中,可以带领学生到产品造型专业的实训工作室――陶艺工作室,将其设计的产品,用陶泥塑造出来,产品造型专业的老师可以对其造型给予指导,增强产品造型的形式感,同时模具专业教师把握产品的可加工性。在这一过程中,除了可以加强学生艺术素质的培养外,同时两专业教师也会各自发挥长处,相互借鉴,共同成长。

五 结束语

高职院校内部的“串门”,就可以轻轻松松实现专业教师的双赢发展,何乐而不为呢?当然,目前笔者所探讨的“串门”中教师“双师”素质的培养,还是比较浅层面的,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我们还将继续加大专业之间的互动,将校内资源更好地运用起来,实现资源的最优化处理,为高职院校的实用型人才的培养发挥自己最大的能量。

参考文献

[1]龚婷婷.浙江省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的现状和优化对策[D].浙江工业大学,2009

[2]孙芳.浙江省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机制研究[D].西南大学,2014

上一篇:对改进高校安全保卫宣传工作的探索 下一篇:高职院校校园危机的特征、诱因及防控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