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市场化困局

时间:2022-09-11 03:18:44

利率市场化困局

利率市场化将会改变利率的形成机制,从而对商业银行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管理模式产生深远影响。

过去的一年中,由于不断走高的通货膨胀率,中央银行已经多次提高存贷款利率,同时还持续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以及发行央行票据回笼资金。即使如此,从目前来看通胀压力并没有消除,存款的实际利率仍为负。负利率下为了吸纳更多的存款,“缺血”的商业银行揽储大战空前炽热,不少银行通过送加油卡、金条,发行收益率较高的理财产品等多种形式变相提高存款利率,形成一股推动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倒逼力量。

从过去的经验来看,利率管制形成的长期偏低的利率不仅造成企业过度投资和投资效率低下,还成为资产泡沫的重要推手。非市场化的资金价格造成了中国经济中的一系列重要问题:首先,过低的存款负利率使得资金供给方――银行储蓄的居民受损。现阶段,一方面中国稳健投资品种并不丰富,例如债券市场还很不发达,另一方面社会保障不足,为了生病就医、子女就学等不时之需,不得不进行大量的稳健储蓄。稳健投资品种供求之间的矛盾使得银行存款仍然是城乡普通居民家庭的主要投资品种。如果它的实际收益率是负值,那就意味着不少居民储蓄的购买力是在不断降低的。2009年美国智库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的一份报告认为,在2002年到2008年间,通过银行储蓄存款过低的实际利率,中国家庭实际上被征收了隐形的税收,其规模高达6900亿元。

其次,过低的存款利率使得资金需求方受益。一个重要的受益方是银行,中国的银行“开门就赚钱”,形成了巨额的垄断收益。例如20lO年,13家全国性上市银行实现净利润共计6659亿元,占全部上市公司总净利的将近一半。全球最赚钱的前5家银行中,有3家来自中国。不过,中国行业银行的资产管理能力在国际上并不突出,优异的业绩很大程度上就在于低息的存款。尽管单个银行获利丰厚,不过这对于中国整个银行业的长远发展却未必是好事。由垄断决定的息差难以激励银行更有效率地经营,也无助于银行改善经营管理和提高资产管理能力。另一个重要的受益方是与银行和政府关系密切的国有企业。由于银行贷款的实际利率极低甚至是负值,银行贷款供不应求,而其中,国有大企业及其关联企业容易受到优先考虑,而小企业和家庭则容易被忽视。

利率市场化的需求已经刻不容缓,自发的利率市场化也是暗流涌动。中国早在1996年就启动了利率市场化进程,并逐步推进,但在过去几年里,改革进展并不大。以下几点构成了改革的障碍。首先,商业银行作为既得利益集团,对这项可能会导致利益调整的改革积极性不高。其次,我国的汇率制度间接成为利率市场化的一个障碍。事实上,面对人民币巨大的升值压力和大量流入的热钱,要维持汇率的稳定,央行就必须购进外汇,放出人民币。接下来为了抑制通货膨胀,央行还要发行央票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来冻结资金。商业银行本应作为贷款的钱进了央行的存储热钱的“池子”,其垄断利差部分程度上也可以看作是对购买央票和提高存款准备金损失的一种补偿。最后,中国没有建立存款保险制度,为了保护存款人的利益,政府对银行业实行的是隐性保险,不允许商业银行倒闭。而利率市场化必然带来银行之间的竞争。如易纲在其论文集《中国金融改革思考录》中提到的,利率市场化和国家对大银行的控股,存款保险以及国家注资银行等是有矛盾的。产权清晰和所有制多元化、打破垄断、有序退出、预算硬约束是利率市场化深层次的必要条件。

商业银行应调整产品结构,扩展中间业务。国外发达银行中间业务品种繁多,涉及担保、理财、融资、金融衍生工具交易等众多领域,中间业务收入占银行总收益平均在40%左右。我国银行的中间业务目前仍限于结算与一般性业务,而且很多中间业务只是作为吸引客户的手段,并不是银行盈利的重点。适应市场需求,发展丰富的中间业务将是未来商业银行转型的重点。

上一篇: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 下一篇:被负利率吃掉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