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电子技术课程教学的改进与革新

时间:2022-09-11 03:04:30

中职电子技术课程教学的改进与革新

【摘 要】作为中职院校机电专业的一门基础性课程,电力技术课程教学是对学生理论与实践素养综合训练的过程。从中职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现状分析,学生薄弱的专业基础使得课程学习动力远远不足,在重点内容理解与应用方面显得较为困难。如何实现电子技术课程教学的革新是当前中职专业课教学亟须解决的问题。本文针对中职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的改进与革新进行了系统论述。

【关键词】中职院校 电子技术 教学方法 改革途径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30-0182-01

从当前中职院校技能型人才的培养需求出发,结合企业用人概况,现阶段中职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亟须从理论与实践的双重角度构建全新的教学体系,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以提高中职专业建设的有效性。中职教育机电专业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实施旨在通过技能教育来夯实学生的理论基础,促进学生实际操作水平的提高,这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至关重要。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应从教学活动场景化着手,结合必要的任务模块来营造电子技术职业氛围,这是中职课程教学革新的有效路径。

一 当前中职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不合理的教材内容安排

尽管中职电子技术课程的专业课投入方面耗费了较大的精力,实则教学效果却不甚理想。课程教学中的重难点划分不清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囫囵吞枣,长此以往自然导致厌学情绪的产生。除此之外,中职电子技术在教材内容安排方面也忽视了基础课程和后续专业课之间的有效衔接,教材内容安排难以与学生今后的就业趋向相对应。课程设计缺乏实践性,单一的课程安排也仅仅局限于陈旧的理论教学方面,难以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

2.落后的教学方法

传统中职电子技术课程在教学方法选择方面局限于黑板与粉笔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这一灌输式教学不仅导致教学效率难以提高,而且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方面也表现出诸多不利。此外,课堂教学过程缺少新意,学生并没有自我独立思考的时间,忽视了学生自我探究意识和创新思维培养的重要性。

3.评价体系欠缺灵活性

长期以来中职电子技术课程教学的考试内容安排方面仅局限于电子线路分析和相关的名词术语概念考查,通过闭卷笔试的方法来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了更好地应付考试,学生将大部分精力置于课本和笔记的背诵方面,过分重视理论灌输显然不利于学生实践技能的形成与发展。实践动手能力低下导致学生的知识掌握不全面,很难从根本上突出电子技术课程教学的实用性,教师的教学水平也停滞不前。

二 中职电子技术课程教学的改革措施

1.突出教学内容的应用性特征

对于中职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而言,理论知识灌输应切实突出其实用性特征,重视在课程建设过程中处理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之间的关系。及时对课程内容进行删减与调整,通过对技能课的开设来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此外,针对教学重难点的划分也应落实到位,对教材内容进行精加工的同时也可有效防止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之间的偏离。

2.利用多媒体技术展开教学

当前信息技术发展背景下,多媒体教学的出现凭借其声像俱佳、图文并茂的优势实现了对现有电子技术课程教学的革新,真正做到了趣味教学。在动静结合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能够被充分激发,这对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而言是教学容量和教学质量的双重提升,有利于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此外,多媒体教学在中职电子技术教学中的有效应用还充分发挥了互动教学的优势,重视在课堂设计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思想认知的深刻性,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不仅是课堂凝聚力的一种体现,同时对电子技术课程改革也有积极的影响。

3.考核方法革新

中职教育的核心在于课堂教学的实用性呈现,因此理论与实践教学的结合显得至关重要,这对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大有裨益。在电子技术考核方法革新方面,可采用理论考试与实际操作考试相结合的方式展开,以此更加全面地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任一教学模块的结束都应对学生的操作技能提出对应要求,而全部模块教学完毕后,则应进行系统化的教学考核。由于中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适应社会发展的实用型人才,因此中职课程在考核方法制定方面也应有所侧重,突出实践技能培养的重要性。在职业岗位能力培养目标下,高职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应采用多方位考核模式来对学生专业水平进行认定,这是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进和革新中必然需要考虑的方面之一。

综上所述,相较于普通教育而言,中职教育本身与社会生产实践有着更加紧密的联系,职业性是中职教育的根本特征。若是中职教育与现代化建设服务及经济建设内容相脱离,则势必将失去职业教育的教学优势,这对中职院校学生今后的职业发展显然极为不利。由此可见,当前中职院校电子技术课程教学革新需要从自身的内部改革入手,重视对教学思路和教学理念的合理调整,凸显职业教育的实践优势。在电子技术教学改革实施过程中,不仅学生的学习热情得到激发,同时其职业能力也获得发展,才有利于学生和社会之间的相互融合。不可否认,教学改革的过程也会面临各种新问题,而作为机电专业教师,更应从实际问题出发,敢于创新,体现电子技术课程教学的实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庞前娟、唐晓辉、杨双.对数字电路课程教学方式改革的探讨[J].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2)

上一篇:论向儿童学习绘画 下一篇:小学音乐教学对学生艺术素养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