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债危机背景下企业并购会计问题研究

时间:2022-09-11 02:52:26

欧债危机背景下企业并购会计问题研究

【摘 要】历史总是不断的重演,每一次经济危机的爆发必定引起一阵并购浪潮。自2009年欧债危机爆发以来,欧洲企业资产大幅缩水,经营出现困境,亟需资金援助,全球性的跨国并购浪潮由此掀起。而中国经济持续保持稳健发展,有着较强的并购实力,并且对于资源与技术的需求也愈来愈强烈。因此欧债危机在客观上加强了中国企业的并购动机,为中国企业参与全球尤其是欧洲企业的并购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与机遇。本文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之下,探讨在欧债危机下中国企业进行并购的会计处理方法,两种方法的特点与区别,以及如何在欧债危机背景下进行合理方法的选择。

【关键词】欧债危机;企业并购;购买法;权益结合法

纵观现代工业社会发展史,可以发现,每次大的经济周期衰退都会伴随着一次大规模的企业兼并浪潮。2009年末,全球三大评级公司相继下调希腊信用评级,欧洲债务危机爆发。欧洲企业资产大幅缩水,经营出现困境,亟需资金援助,全球性的跨国并购浪潮由此掀起。而中国经济持续保持稳健发展,有着较强的并购实力,并且对于资源与技术的需求也愈来愈强烈,为中国企业参与全球尤其是欧洲企业的并购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与机遇。

一、欧债危机下企业并购动因分析

欧债危机背景下,中国企业积极参与到全球的并购浪潮中,可将我国企业的并购动机归纳为以下几点:

(1)世界性的经济衰退为中国企业提供良好契机。

首先, 欧债危机的逐渐深化严重影响欧洲各国进而影响世界经济发展,大部分企业的资产价值大幅缩水, 资源价格总体下滑, 企业陷入经济困顿之中,对于资金需求愈加旺盛。因这在客观上降低了并购的成本;其次,经济的持续低迷使得各国政府降低并购门槛,以免企业陷入破产危机;最后,困境中的企业为尽快摆脱这种境况通常会放宽谈判条件,贸易壁垒降低,这有利于并购获得迅速成功。从以上分析来看,目前的国际形势为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机遇。

(2)中国经济发展态势良好,外汇储备充足。

尽管欧债危机愈演愈烈,中国经济仍旧在一定程度上保持稳健发展。国内生产总值呈现稳定增长态势,出口结汇形成了巨大的外汇储备,积累了大量的国家资本和民营资本,对于并购有着强烈的需求以及适宜的能力。快速的经济增长和巨大的外汇储备为我国企业实施海外并购提供了有力支撑。

(3)资源类原材料需求旺盛。

我国地大物博,资源丰富,但是由于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量相对匮乏,特别是对国家安全以及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的石油、矿产等资源尤其稀缺,供给量远远低于需求量。据统计,到2020 年,中国发展必需的45 种大宗矿产资源,将只有6 种能够自给自足,其中全国现有的铜矿储量则仅够使用10 年。

二、欧债危机下企业并购会计处理方法选择

《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中所说的企业合并是指:“将两个或两个以上单独的企业合并形成一个报告主体的交易或事项”。企业并购会计方法指并购日对并购交易的确认、计量和报告等一系列手续,它影响期末和日后各期的会计信息。迄今为止的会计实践中主要有购买法和权益结合法,本文的研究也主要针对于这两种方法进行展开。

(1)购买法

购买法是指把购买被并企业的净资产视为一种资产交易的行为,即对被合并企业的资产和负债的公允价值进行评估,以一定的价款购买企业的各项资产,承担各项债务。成交价格与公允价值的差额确认为商誉,被合并企业在合并日前的利润不纳入合并财务报表。目前,许多国家都倾向于采用购买法。

1)购买法的特点。第一,被并购企业的净资产按照公允价值进行计量,同时确认商誉。购买法的核心问题就是确认企业的合并成本以及商誉。购买法的合并成本是指购买方为购买股权付出的对价,具体包括需要支付的现金或者非现金资产、需要承担的债务、发行的权益性债券等在购买日的公允价值。第二,合并发生的相关费用根据情况不同,处理也不相同。如果企业通过发行股票取得被并购企业,那么与股票相关的发行和登记费用要减少资本溢价;与企业合并有关的咨询费、佣金等直接费用作为企业投资成本的一部分;而其他的间接费用则计入当期的费用。第三,购买日起被并购企业实现的利润都记入合并报表中。

2)选择购买法的理由。第一,企业在进行并购业务中,很多情况下是根据公平自愿的原则进行的,企业并购在实质上就是双方以公允价值为基础进行的购买行为。因此应该采用购买法进行核算。第二,购买法能够反映并购业务的实质,并且对企业并购操纵利润的行为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自从2006年我国颁布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以来,与国际趋同的步伐就没有停止。近年来,购买法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应用,这主要源于我国对公允价值和购买法在思想上有了客观的认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公允价值的可靠性会越来越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由于使用历史成本计量所产生的会计操纵现象。

(2)权益结合法

根据新会计准则的规定,企业并购过程中企业在合并前后均受同一方或相同多方的最终控制并非是暂时性的,在这种情况下应该采用以账面价值为基础的权益结合法。权益结合法是指在对企业并购业务进行处理中,对被并企业的资产和负债按照账面价值进行记录,而不确认商誉的一种处理方法。

1)权益结合法具有以下特点:第一,在并购发生日,合并方应以并购日当天应享有的被合并方的账面所有者权益的份额入账。同时,与购买法不同,被合并企业的利润在合并日前以及合并日后的利润均列入到合并财务报表中,这样就会增加合并当期的利润。此外与并购有关的直接或间接费用,都应记入当期费用。第二,使用权益结合法在物价上涨时将会造成利润的增减变动。例如在企业并购当期正处于物价上涨的时期,并购方很可能将并购资产出售,由于物价上涨,会使得并购方的本年利润增加;如果企业选择继续使用该资产(即不进行出售),则由于并购日是以账面价值入账的,并购方有可能把并购的资产出售,获得本年利润的增加;如果企业继续使用资产,由于被并购的资产是以账面价值入账的,因此,在本期或者以后的年度中,也可以通过降低折旧或摊销费用,来实现各期的利润的增加。

2)选择权益结合法的理由:第一,权益结合法和持续经营假设以及历史成本原则是相一致的并且由于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虽然较为迅速但仍不够完善,这就使得公允价值的获得存在一定的困难,采用权益结合法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这种困难。第二,在购买法下,在企业合并后,并购方仍然以账面价值核算各个事项,而对于被并购却仍以公允价值计价,双方计价不统一,造成了矛盾,而权益结合法则很好的避免了这一问题。

三、欧债危机下企业并购会计处理选择

结合上述的阐述以及结合目前国际国内的相关环境,本文认为保留购买法和权益结合法并存的二元格局是明智和现实的选择。

从国际环境来看,在欧债危机的背景下,公允价值受到严重挑战,单纯为了赶时髦取缔权益结合法而一味使用购买法,会存在潜在收益操纵的问题。从国内环境来看,目前我国的企业并购规模虽然说有一定的扩大,但是总体仍偏小,难以与国际大型企业进行抗衡,购买法不利于现阶段我国企业进行规模扩大和提升国际竞争力。基于上述考虑,本文认为我国应当选择的是允许购买法和权益结合法并存的二元格局,但由于不同的企业并购会计方法对企业利润影响较大,并购会计信息也因使用不同的会计方法而缺乏可比性,不利于使用者理解并购会计信息,因此,应对权益结合法的适用范围实施严格限制。

参考文献:

[1]朱珺.企业并购会计处理问题探讨[J].财会研究,2011(10).

[2]杜晓.油公司上游油气业务并购的会计处理问题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2010.

[3]张轶林.企业并购会计政策选择的实证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2007.

本文为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年科技创新项目《欧债危机背景下企业并购会计案例研究——以外贸企业为例》的研究成果。

上一篇:浅议目标市场策略 下一篇:对房地产企业税务筹划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