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往来款项管理中增值税实务探讨

时间:2022-09-11 02:26:16

关于往来款项管理中增值税实务探讨

摘要:本文从增值税视角探讨企业为了调节增值税款,利用往来款项对冲,相互对开和为第三方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提出触犯法律的依据和发现问题的方法。

关键词:增值税应付账款管理发票

往来款项常见的问题有往来款项数额大,涉及的往来户头多;往来款项挂账时间长,呆账死账多;利用“往来账户”核算属于应列收列支的经济业务;专项资金挂往来账;形成大量的账外资产;往来款项明细核算不清,账账、账实不符等。本文从增值税视角下谈往来款项管理。

1 往来款项的概述

1.1 往来款项定义

往来款项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种应收、应付款项及预收、预付款项等。它可能会存在各种问题,需要做好内部控制,并在给予准确的认定时做好把关。它可能会存在各种问题,需要做好内部控制,并在给予准确的认定时做好把关。本文中是指应付账款和应收账款。

1.2 往来款项的涉及账户

应付账款是企业应付的购货款项,它是处理从发票审核、批准、支付直到检查和对账的业务,它可以问什么时候付款,是否付全额,或是否现金折扣提供决策信息。常见的账户有库存商品、主营业务收入、财务费用等.

1.3 往来款项相关的账务处理

1.3.1 购入库存商品

借:库存商品 125470.09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21329.91

贷:应付账款――丁公司 146800(6张凭证汇总)

1.3.2 销售库存商品

借:应收账款――戊公司 146800(4张凭证中单价与购入价相同的发票汇总)

贷:主营业务收入 125470.09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21329.91

1.3.3 收到货款

借:银行存款 146800

贷:应收账款――戊公司 146800(“外购产品”销售部分)

1.3.4 支付货款

借:应付账款――丁公司146800

贷:银行存款102760

财务费用――银行手续费 44040(实际并非银行手续费,而为好处费)

1.3.5 无法支付的账款转营业外收入

借:应付账款――甲公司 20000

――乙公司 19000

贷:营业外收入――无法支付的账款 39000

与之对应常做的分录有:

无法收回的账款转营业外支出。应收账款核销明细表(由总经理和财务经理签字批示)

借:营业外支出――无法收回的账款 18000

贷:应收账款――丙公司18000

1.4 发现问题的查找方法

1.4.1 应付账款明细账和总账

1.4.2 销售和购入发票

1.4.3 库存商品明细账

1.4.4 应缴税费账

2 利用两方往来款项对冲,相互对开增值税专用发票

2.1 法律依据

我国的法律对于此种现象给出了明确的法律规定,对此我国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的若干问题的解释》中明确的规定对于虚开增值税发票罪的行为进行了专门、具体的规定。所谓“增值税专用发票”,是指以商品或者劳动增值额为征税对象,具有直接抵扣税款功能的专门用于增值税的发票。所谓“虚开”有两层含义:第一,根本不存在商品交易,无中生有,虚构商品交易内容和税额开具发票;第二,虽然存在真实的商品交易,但随意改变货名,虚增数量、价款和销项税款。对此我们看公司提供的相关资料上看,所做的应付账款分录财务处理很及时,挺正规,体现在公司对这部分无法收回的账款由于没有聘请中介机构做财产损失鉴定,也已经做了所得税纳税调增项目。

2.2 虚开、代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的重要标志

我们在实际的企业管理中可以看出虚开、代开增值税专用发票主要标志是:

2.2.1 在实务工作中鲜有企业会及时的对无法支付的账款和无法收回的账款做核销处理。

2.2.2 企业的款项收不上来并且企业的已付款并没有现金支出,不符合正常交易原则。

2.2.3 企业的每月收入以及支出都比较的固定,基本每月的都比较均衡,而且每个季度的增值税税负也达到正常水平。

2.3 步骤

2.3.1 首先查应付账款明细账,明确应付账款的入账时间,是否是购买商品所形成的。

2.3.2 查发票,首先我们要查看发票的数量是否与入库单数量相符,上面也没有划价,该公司入库出库单仓库只负责登记数量,财务部负责划价。如相符合,则看所开价格,求平均单价与当期销售的平均单价和最高单价相比。如明显高于当期销售的平均单价和最高单价,金额有可能是虚增的。两笔业务发生日期相邻,价格是由对方销售人员和该方购货人员商谈的结果,价格相同也在情理之中。

2.3.3 查应缴税费账。我们可以看出该公司每个月的税收等基本相同,这样就有可能是认为的操纵企业的财务账本,而并不是企业的真实的收支情况。该公司之所以让对方虚开金额主要就是为了增加企业的支出税额,减少企业的实际税额款项,以此来实现减税的目的。

2.4 处理意见

该公司的此次交易已经符合了我国高院解释条例中的第(2)条之规定,该公司的交易行为在实际的交易中并没有按照实际的销售单价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这样的行为就属于严重的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行为,对于此种情况我国法律明确作出规定,该公司应该就此次交易补缴增值税额和城建税及其附加税,并且需要缴纳税收滞纳金。对于缴纳税款等的费用是我们要严格按照规定的方式进行计算,原增值税专用发票不能作为增值税合法抵扣凭证,应就其全部增值税税额都是不能抵扣进项税额的,而不仅仅是虚增税额部分不能抵扣。

3 利用三方往来款项对冲,虚开、代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的行为

3.1 法律依据:

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对代开、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征补税款问题的批复》(国税函[1995]415号文)规定,代开发票是指为与自己没有发生直接购销关系的他人开具发票的行为,虚开发票是指在没有任何购销事实的前提下,为他人、为自己或让他人为自己或介绍他人开具发票的行为。

3.2 虚开、代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的重要标志

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的重要标志就是没有购销事实我们在日常的商品交易中虚开发票的目的是碍于人情或者有不赔本的手续费可赚。

代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的重要标志是销售单价应该和购入单价金额差不多。代开增值专用发票的目的是代开发票公司规模较小,公司的日常业务量不大,它的交易量不能满足对方公司规定的供应商条件。

3.3 步骤

3.3.1 发现问题

从“应付账款”和库存商品中发现改企业有自己的生产车间,他们都是自行制造生产产品然后再进行销售的,但是我们在交易中可以看出公司还在其它的企业进行产品的购入在进行销售,我们细分析不难看出企业的异常交易行为不符合企业的生产销售逻辑,对此我们就会发现其中的问题,并对它进行研究。

3.3.2 验发票

甲公司开具发票中,开给丙公司的发票开具的产品的销售单价竟然和购入单价相同,汇总总数与对应查乙公司应付账款相等。

3.3.3 甲公司针对丙公司应收账款中原本包括自产品和“外购产品”销售两部分价款的情况下,只汇总“外购产品”销售部分价款。

3.3.4 具体过程就是不够供应商条件的丁公司不想失去客户,与够条件的甲公司最后达成协议:由丁公司开具发票给该公司,再由该公司开具相同金额发票给戊公司,产品由丁公司业务人员携带该公司开具的发票直接以该公司的名义送货到戊公司,一切费用均由丁公司负担,而且要向该公司支付开票金额3%的手续费,结算货款通过该公司银行账户代收,然后再将款项扣除3%后的余款打入丁公司银行账户。

3.4 处理意见

对于该公司的违法行为我们应该根据税法的规定对该公司进行补缴增值税款21329.91元和相应的城建税及其附加税,同时还要对丁公司和该公司还要采取相应的罚款和缴纳税收滞纳金等税收处罚措施。

参考文献:

[1]王霞.如果加强对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J].财务通讯.2008.18.

[2]王瑞.加强应收应付款项管理提高流动资金利用水平[J].法制与经济,2010(8).

[3]孙桂梅.浅谈企业往来款款项的管理[J].时代经贸.2007.S6.

上一篇:浅谈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控制的改进措施 下一篇:浅析应付账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