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教学改革的思考

时间:2022-09-11 12:57:08

关于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教学改革的思考

摘要:大学生就业不仅关系到毕业生本人及其家庭,还关系到学校的发展前景,更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面对当前大学生日趋严峻的就业形势,做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作用。

关键词:大学生 就业指导课 教学改革

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工作的深入开展,我国高等教育和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加之毕业生人数连年增加,社会竞争日益加剧,如何实现“公平就业”和“充分就业”也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大学生就业不仅关系到毕业生本人及其家庭,还关系到学校的发展前景,更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面对当前大学生日趋严峻的就业形势,做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作用。

就业指导课程的目的主要在于帮助大学生树立职业生涯发展目标,激发大学生自觉学习的动力,培养职业胜任能力,帮助大学生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职业道路。就业指导课作为高校开展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手段和方式,是对大学生进行就业知识教育和职业规划教育的主渠道,是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有效途径。

一、高校就业指导教学改革的意义

1、当前就业形势的必然要求。

新的就业形势要求我们要用科学的发展观来指导就业工作,实现就业指导的创新,包括思想认识和工作机制的创新、工作方式的创新、工作手段及工作内容的创新,而这一切都有赖于对就业指导课程进行研究。对就业指导课进行教学改革可以更好的使学生在自我认识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专业特长、知识结构,结合社会环境和市场环境,对将来要从事的职业以及要达到的职业目标作出的方向性的方案。

2、学生职业能力发展的内在要求。

通过就业指导课程,大学生才能正确认识自己的能力特长,认识社会的发展趋势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逐步确定自己的职业定位和发展方向,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引导大学生从入学起就能够结合所学专业制定出有针对性的、切实可行的职业生涯发展目标。转变大学生“到快毕业时才关注就业问题”的思维定势与习惯做法,让大学生以充足准备面对巨大的就业压力,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求职质量及求职成功率。

二、高校就业指导课程的总体构想

以服务学生,提升就业率为目标,可以将学生从入学至毕业划分为职业生涯规划、职业能力培养、就业和创业指导和毕业指导与服务等四个阶段,通过综合运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两个环节相结合的方式,以实现大学生在态度、知识和技能三个层面的显著提高。

1、职业生涯规划阶段

本阶段主要面向学校一年级到二年级学生,为公共必修课。教学目的是通过引导与培训,使学生一入学就能正确树立自己的人生目标,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练就扎实的专业功底和综合素质,为步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2、职业能力培养阶段

本阶段主要面向学校三年级学生。内容以职业素质与能力教育为主;重点对学生进行人际沟通能力、团队合作意识、服务意识、责任意识的培养和训练,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一步修订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

3、就业、创业指导阶段

本阶段主要面向学校四年级学生。可以开展分类择业指导。针对学生不同的就业模式,可以将课程设置就业、升学、创业三个方向。通过不同就业方向对学生有针对性培养,从而引导毕业生多渠道就业。

4、毕业指导与服务阶段

这个阶段是学生求职就业的实战阶段。主要面向学校五年级学生,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就业政策、调适就业心态。以就业心理指导和服务指导为主要内容。

此阶段除了课堂教学外,还可以让学生走出去,多参加社会举办的各类人才招聘会和学校组织的专场招聘会、社会调查等实践环节,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在实践中不断学习,从而提高就业指导的效果。此外根据学校专业学制设置情况,可以合理调整这四个阶段的时间安排

三、创新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教学方法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是一门实践性较强课程,在以课堂理论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还应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要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提高,自我创新,确立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提高学生的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可以采用成功案例来增强学生就业或创业的积极性,或者组织招聘现场模拟,让学生身临其境,获得实际的感觉和体验, 也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就业基地或者社会调查,以更好地帮助他们了解就业形势,就业程序。

通过改革就业指导课教学,可以更好的帮助毕业生了解了解就业形势,就业程序,掌握求职技巧,还可以帮助他们科学的调整就业期望值,建立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和价值观,保持良好的就业心态,增强在就业市场中的竞争力。

上一篇: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的评价办法 下一篇:浅析板书在课堂教学中的设计与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