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生活在别处的人们

时间:2022-09-11 12:48:51

那些生活在别处的人们

“DOC.BE――比利时当代记录电影展”巡回展于9月10日开始在草场地拉开了其北京站的序幕。比利时作为一个国土面积是中国三百分之一的西欧小国,它的纪录片制作却在欧洲同类型片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这里虽然没有发展出所谓的电影工业,却产生了一批独具个性和风格的纪录片导演。他们的作品在承接和延续欧洲纪实电影传统的同时,也融合了一种来自本土的诗意和超现实传统。

患有精神病的儿童,大屠杀后的幸存者与施暴者,煤矿的年轻工人,红灯区的,画家,先锋音乐家,囚犯,乞丐……他们曾出现在许多影片的镜头下作为吸引眼球的噱头,因为导演们深谙观众对这些边缘人群的好奇及窥探心理。而这种好奇比起一群举着摄像机走进他们生活中的纪录片作者相比,却又显得如此单薄与不屑。在镜头下的主人公们自然流露的真实中我们感受到的是他们与拍摄者之间的信任甚至是亲密。而当我们透过拍摄者的镜头开始关注这些人物的真实生存状态与心理时,惊讶地发现这些看似与我们生活在不同世界的人们有着和自己如此相近的情绪、感悟甚至是潜意识。导演、影片、观众之间构成的三角形关系结构为后者留下了足够的空间去找寻属于自己的共鸣。

此次比利时当代记录影展包含了将近30部长短不一的影像作品。它们呈现出鲜明的个人风格和整体特色。其中有一部分秉持了纪录片强烈而持久的社会关注,让我们看到欧洲和世界其它角落的社会文化与现实;同时也有另一部分在直接的现实之外,通过影像直指人的内心,表现人物的思想、情绪、甚至是潜意识或者梦境以及个人与世界的关系。这些影片的作者用自己的镜头实践了对记录影片本身的性质、呈现方式及如何介入等问题的深入追问和探讨。这些努力在这个影像变得如此容易获得的时代显得弥足珍贵。

作为一个巡回的项目,“比利时制造”的纪录电影和中国独立影像作者及观众的对话在不同的空间和场域发生。并进一步和中国的文化现实产生关联,丰富了影片的纬度和视角。如果说影片、导演和观众共同构成了一个影像整体,那么这个整体在跨国界的文化冲击下结出的果实令人期待。这也是DOC.BE的实验性所在。

上一篇:陈锦芳的世博百幅挑战 下一篇:专访策展人宋晓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