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森商学院创业教育对我国高校的启示

时间:2022-09-11 11:17:24

百森商学院创业教育对我国高校的启示

[摘要]在众多开设了创业教育课程的高校中,位于美国波士顿市郊百森公园的百森商学院,以其创业教育理念的战略性、创业教育课程设计的整合性和教学方式的探究性让世人瞩目,在取得了卓越的成绩的同时,也掀起了全球高校研究和学习的热潮。我国的创业教育却存在着教学理念的功利主义倾向、创业教育课程内容体系的不健全等问题,应该从课程体系设计与开发、教学师资队伍等方面进行完善。

[关键词]百森 创业教育

创业,简言之即“创立基业”。在众多开设了创业教育课程的高校中,位于美国波士顿市郊百森公园的百森商学院(以下简称“百森”),以其创业教育理念的战略性、创业教育课程设计的整合性和教学方式的探究性让世人瞩目。在取得了卓越的成绩的同时,它也掀起了全球高校研究和学习的热潮。而对于我国高校仍处于起步阶段的创业教育来说,更具启发与借鉴的价值。

一、百森的经验

百森从1919年成立以来一直是全世界创业学领域的领军者,其创业教育的专长和特色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百森商学院从1967年就推出了研究生创业教育课程,是世界首个推出该课程的学院”,“迄今为止,其创业教育课程,不论是研究生层次还是本科层次,均多次获评《美国新闻和世界报道》第一,无人能出其右”,“在百森,创业已经成为了一种生活态度,生活方式,早已超出了一门学科的范畴’”。①战略性的教育理念、整合性的课程结构及探究性的教学方式是其核心所在。

(一)战略性的教育理念

当“创业革命”在美国初见端倪时,急功近利的“创业教育”活动在一些高校中也悄然兴起,而百森的一位教授在此时提出了一个战略性的教育理念:致力于为美国高校学生培育创业者应具备的素质,即“设定创业遗传代码”,以打造“最具革命性的创业一代”为目的的创业教育,这才是与时俱进的高校创业教育的根本所在。

关于“设定创业遗传代码”,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是将比尔・盖茨式的创业个性特质、创业能力和创业意识以一种特殊的教育形式教授给学生,并使之升华为一种创业素质。这样,美国就可以倚仗这种具有创业素质的优质人才,将“创业革命”一代一代地推动下去,乃至于干预甚至统治全球经济。从这里看,百森的创业教育理念,的确颇具战略性,与目前一些“功利性”的创业教育比较,更能适应高等教育在经济社会高速发展中的需求。

(二)整合性的课程结构

在建构创业教育课程结构时,百森把“创业遗传代码”,包括创业意识、创业者素质、创业核心能力和创业过程中的实践经验进行了整合,将社会科学知识和自然科学知识的教育进行了有机地结合。这种整合性的课程结构,不仅有理论的严密性,而且具有可操作性,对学生来说,避免了形而上学的尴尬,并且他们在人文与社会经济的大背景中,对创业相关的各种问题,不论是经济问题或者社会问题,都能有着比一般人更加深入和独到的认识。百森的“创业学”课程体系,是在课程整合理论指导下建构而成,被誉为美国高等教育学校创业教育课程的典范。其课程体系可以大致分为五大模块。②

(三)探究性的教学方式

探究性的教学方式是百森的一大特色,简单地说,就是彻底打破课堂教学中老师教、学生学的传统模式,将其模拟为一种生态环境,让学生成为主体要素,让教师和课堂环境成为一种辅助和催化剂,在这种良性的催化剂作用下,使学生能够充分地参与到课程中来,并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主观能动的探究能力。③这种教学方式的采用,对于发挥学生主观能动作用以及强化学生主体意识的创业教育环境的形成有着不言而喻的好处。

百森对课堂教学的注重并不输于其在创业教育理念实践的落实。但是,他们同样清楚地知道,并非所有的课堂环境或课堂教学方式都适用于创业教育。他们指出,传统的传承性教学方式,对于创业教育目标的实现有着不小的难度,至少是效率不高,而探究性教学方式所取得的效果则有着显著的不同,这种教学方式的采用,为受教育者“设定创业遗传代码”,造就“最具革命性的创业一代”则十分有利。

在课程教学内容的设计上,百森也是颇具匠心,其切入点往往是现实创业社会的状况,而非一些口号似的空洞理论。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贯彻典型案例分析,让学习者对创业理念的感悟以及创业规律的理解都来自于真实的案例,很好地避免了纸上谈兵的问题。不仅如此,在实际案例中培养的学习兴趣和思辨能力,也是普通课程内容设计难以企及的。当然,在选择案例时,百森并不回避创业失败的案例,这样让学生在学习期间能够对创业过程中的种种情况都有所准备。课程内容设计中精心选择的案例分析,对于教学的鲜活性的增加,学习者探究问题的兴趣与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二、我国高校创业教育课程建设的现状分析

纵观我国高校的创业教育课程,问题与不足普遍存在,仍处于相当不成熟的阶段,主要体现在:

(一)教学理念的功利主义倾向

我国高校的创业教育课程学科定位比较尴尬,尚未成为一级学科,有些连二级学科也算不上,其仅仅是包含在经济学科或管理学科之中。而且,许多高校认为,创业教育就是培养企业家,创业教育课程被当成是企业家速成教育课程甚至将创业教育同创业培训画上了等号,这些说法绝非耸人听闻。目前正是由于模糊边缘化的学科定位,以及对创业教育概念性的错误认识,导致创业教育在教学理念上有着十分明显的功利主义倾向。显然,这种走上“歧途”的教学理念所培养出的“创业人才”无法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

(二)创业教育课程内容体系不健全

当前我国高校创业教育课程内容体系的构架也是很不成熟的,主要体现在课程内容的设计并未有一个整合性的理念和结构,而主要是按照师资、学科等资源来构架。

1.同一门课程由多个不同学科的教师讲授。如思想政治课程授课教师讲授“创业者的素质和能力”,职业发展指导课授课教师讲授 “创业的目的”,法学课程授课教师讲授“公司法”,经济学课程授课教师讲授“创业团队、市场营销”等。④

2.课程内容的取舍缺乏理论依据,往往是根据现有师资力量的强弱程度执行。如某高校工商管理学师资有着较强力量,则其创业教育课程会对“创业团队、市场营销”等内容强化,而对其他内容弱化;若法学师资力量较强,则突出“公司法”。这样对创业教育课程内容体系的任意取舍和割裂,严重影响了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完整性。

(三)创业教育课程师资力量薄弱

现今,我国高校承担创业教育课程的教师队伍,一般是由校内负责就业工作以及经济管理类学科的教师所组成。这样的师资队伍基本上没有创业方面的经历,更谈不上经验,授课内容完全来自于书本。而且,由于目前的高校体制、行政人员的职称评聘和专业教师是不同的,进修机会也很少,自然在教学方式方法上就会比较欠缺。当然,有些高校通过对一些成功创业的企业家以外聘或者客座指导师的形式,以讲座的方式来对以上不足进行弥补,但在资金和制度上都没有保障,加上这部分来自社会的客座教师在教学经验上比较缺乏,使得教学效果难以达到预期。

三、启示

1.教育家办学和教授治学。我们在对创业教育理念的认识上,还存在误解。将创业教育等同于“企业家速成”就是最典型的表现,不少高校甚至认为创业教育就是培养我们的在校学生成为大小企业的“老板”,而教育成果的体现就是这些大小企业是否得以生存和发展。这种带着偏差的对创业教育的理解,不仅误导了创业教育理论的发展,而且对创业教育的实践也产生了误导。百森创业教育的理念,即“设定‘创业遗传代码’,让未来几代人产生最具革命性的创业一代”,是否也该是我们创业教育理念的基本价值取向呢?从“误解”到“正解”的转向,靠现有的办学体制和教学体制是万难办到的,必须坚持教育家办学和教授治学。只有在这种体制下,才能诞生一代又一代像罗杰・百森这样的创业教育的教育家和杰弗里・蒂蒙斯这样的创业教育教授,把创业教育的遗传代码一代又一代传递下去。

2.课程体系设计与开发。百森的创业教育理念是通过其完善的课程体系来实现的。没有这套完善的课程体系,就不能将创业者在创业过程中所总结积累下来的宝贵经验凝练成一套完善的科学理论,也不可能充分发挥教育的归纳性、总结性的特点,从而,使创业教育教学达到理想的效果。当然,由于国情和体制的不同,我们不能对百森的先进经验生搬硬套,但其课程体系的框架和指导思想我们是完全可以借鉴的。我国创业教育课程设计不宜强求一律,应从中国创业教育的需求出发,结合学习者自身发展的需要,广泛吸收国内外创业教育专家的经验和智慧,进而设计出具有我国特色的、鲜明的、系统化的课程内容结构,并辅以生动的教学过程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3.教学师资队伍。我国创业教育应该在纠正创业教育理念、设计并开发适合我国现状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基础上,还要打造一支高水平的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当前乃至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尽快地培养创业教育的骨干教师队伍将是我们的首要任务。在创业教育的师资培养问题上,我们同样可以对百森的一些做法进行借鉴,即尽可能地创造条件,让从事这门学科的教师以多种形式对创业过程进行体验,甚至可以深入高新技术行业,通过对创业过程的研究以及案例的参与和分析,提高创业实践水平能力。通过“产、学、研”一体化的教育改革实践,造就一批创业教育的骨干教师,包括“创业型学者”或“学者型企业家”,当这批具有高水平的创业教育师资队伍成熟之日,也就是我国创业教育大放异彩之时。

百森在创业教育上的神话并不神秘,只不过是一代代百森人都没有喜新厌旧,没有以各种借口抛弃罗杰・百森所定下的规矩而已。90多年的百森,实施创业教育的主旨贯彻始终,其培养企业家精神、气质和能力的努力从未间断,其实践性、操作性、执行性商业的课程与教学从未改变,即百森商学院创业教育的经验在于一直只做一件事:持续稳定地向受教育者移植创业基因。这是它的创立者为它设定的唯一目标,也是N代百森人为之努力的唯一使命。我们从中可以领悟到:放弃捕风捉影、以讹传讹,充分检视百森经验的形成过程;放弃急功近利、瞬息万变,确保办学理念的持续稳定性。

[注释]

①向东春,肖云龙.美国百森创业教育的特点及其启示[J].现代大学教育,2003(2):79.

②丁蕙,陈风华,肖云龙.美国百森商学院创业教育的特点[J].教育评论,2004(4):98.

③胡宝华,唐绍强.高校创业教育课程设计探讨[J].中国高教研究,2010(7):90.

④梅惠伟.美国百森商学院的创业教育哲学[J].高等农业教育,2009(2):90.

上一篇:基于精品课的多维立体化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和应... 下一篇:远走的深夏别来无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