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黄的大斗笠》之方言版

时间:2022-09-11 10:56:10

――嘻嘻。

――咯咯。

斜织的雨幕中,金黄的大斗笠下,有一对姐弟在嬉笑――

弟:姐,你一日三餐少吃饭菜,就不担心把肚子饿坏,再过两天不成一只枯猴才怪。

姐:你别看我有点瘦,可是我横身是肌肉(肉,读入声),就像水田的大青蛙,一下可跳三丈六。

弟:你是一个小女孩,怎不讲究衣着穿戴,看你头发像鸡窝,衣服像麻袋,脚下的鞋子掉了腮,活像一个流浪孩。

姐:你不要笑我的破衣裳,可是我的心里亮,哪个困难我帮忙,做起事来有胆量。

弟:你不要自我感觉好,成天张着嘴巴笑,只要去把镜子照,保证魂魄都吓掉。

姐:你不要笑我像鬼怪,其实我内心还真无奈,不要认为我是瘟神一代,可我是现代版的“东方不败”。

弟:吹牛,小心把牛吹走,等会我们回家去,还要到银河去找牛。

……

姐:弟,你只想,其实姐姐也爱讲漂亮,就是家里事太忙,每天都不等天亮,跟着爸妈早起床。爸爸妈妈去煤矿,我就帮你备食粮,还要帮你洗衣裳,披星戴月走山路,匆忙送你去学堂,急急忙忙返回家,还要喂猪把牛放,田里的农活我帮忙,哪有闲心细梳妆。

弟:刚才只是开玩笑,不要放在心里嚼,其实这些我知道,只想逗你笑一笑。

姐:我也说的是实情,说了恐怕不开心,只怪我们家里贫,你穷则思变要专心,认真读好自己的书,才能报答父母亲。

弟:这些我都记在心,时时难忘姐弟情,等我读书有来行(将来有好光景),一定要回报姐姐恩,其实你比我聪明,千万不该你“牺牲”。

姐、弟:人的一生要发狠(发奋的意思),敢同命运作斗争,姐弟携手战厄运,将来一定有好光景。

――嘻嘻。

――咯咯。

简评:

本文借用他人的文题更换内容用方言版叙述,平白晓畅,饶有意趣。文章以对话的形式全用人物的语言来结构,形式新颖活泼,可谓新人耳目。习作通过姐弟俩的顺口溜式的对话,这样写活了人物,把那种童真童趣酣畅淋漓地展示在了读者面前。

中华民族的语言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方言俚语更是语言花簇中的一朵奇葩。写作中,学习一点群众语言,沾染一点乡土气息,它会让你的文章风趣幽默,意蕴饶有。

一、巧引俗语,让文章雅俗共赏

俗语,它平俗畅达,耐人寻味,能给人情趣。如“他从牙缝里挤出了一句话”,“他为人吝啬得很,就连自己,也常常吮着指头过日子”,“他滥忠厚老实的,就连磨子也压不出一句屁来”等等,这些语言就很经典,如果在习作中恰到好处地引用,它会使你的文章添色加彩。如某同学在描写春天的景物时写道:“春天来了,柳树发了芽,桃树也开了花。”他把这文章念给他奶奶听,他奶奶建议这句话倒不如这样修改更好些:“春天来了,柳条爆青了,桃树吐红了。”委实这“爆青”与“吐红”要比“发芽”、“开花”用得要形象精妙,能让春天的景色更加靓丽而富有生机。还如某学生的《幽默校园》中有这么一段话:“读书不能像纳鞋底一样有空就纳,没有空就不纳,做人不要太抠门,要大大方方,坦坦荡荡,别吊儿郎当的不干正经事,别没事就找同学逗逗闹闹地赶山羊。”你看这些语言既平实朴质,又表意深刻,能让文章气趣浓郁。

二、妙用顺口溜,让文章亦韵亦趣

顺口溜,它直白易懂,琅琅上口,趣意盎然。如某学生的《采莲曲》中就有这么一段上口的话语:“夕阳照,晚风飘,小伙子唱起了‘采莲谣’,姑娘们哼起了‘江南调’。”又如某学生的《八戒成婚》里有这么几段诙谐的唱词:“人生潮起又潮落,老猪我运气还不错,昨日害我的美嫦娥,如今已在我手中握,谁说丑汉不能配美女,我癞蛤蟆偏要吃天鹅。” “如今世界出奇迹,老猪都能用心计,既然许诺出玉口,只好忍辱受委屈,圆他一个天鹅梦,鲜花插在猪粪里。”这些语言亦韵亦趣,诙谐幽默,能让人怡神悦态,抿嘴一笑。还有一篇学生习作《金黄的大斗笠》之方言版(见例文),全文运用顺口溜的语言,两三句一换韵,写出了童真童趣,极富一种音乐美。

三、穿插歇后语,让文章趣味盎然

歇后语,它理趣横生,能给人无穷的乐趣。在文章中恰到好处地引用,它能在笑声中把事情叙述得生动、形象。如某同学在他的作文《戏说同桌》中这样风趣地调侃同桌:“同桌的他有时是癞子打阳伞――无法无天,班主任经常批评他是歪嘴吹火――有点邪(斜)气,校长多次把他请进办公室还是屡教不改,最后只得摇头说他是癞子梳头――无法(发)挽救(鬏)……” 你看,这段话还真有点戏谑的味道,读来让人不禁捧腹。

四、用好方言,让文章乡韵十足

方言,它通俗平畅,韵味十足,能给人一种亲切感。写作中,在人物的语言描写上运用方言,它既符合人物的身份,又使文章具有真实感。如某同学的《方言趣说新农村》,在人物的语言描写上都是运用的地道的方言,它写活了人物,写出了情趣。其通篇采用人物(老两口)的对话结构,文章开篇这样写道:“老倌子,老倌子,电话响了,你快去接哒!” “咧是哪个打来的哒,他打电话搞么子哒。” 原来是王亲家邀他们去看腰鼓。在去看腰鼓的途中老两口又有这么一段对话:“你看这路就好走啦,水泥铺的,平得像磨刀石,宽得并排可走四条牯牛。”“还不是党的政策好,家家户户有钞票,这都是沾的‘新农村’的光哒。”这些语言平时生动,读来有滋有味,表达效果好,能让文旨更加显豁。

写文章,沾染点乡土气息,能让你的文章增添情趣,它也是农村中学生在语言写作创新的好途径。

(湖北省公安县玉湖中学 王学斌 胡志林)

上一篇:时光在空白的纸上流逝 下一篇:静夜入史 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