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错误绽放课堂精彩

时间:2022-09-11 10:45:24

让错误绽放课堂精彩

【摘要】有位教育家曾经说过:“没有错误的课堂是失败的,学生出错之际就是教师出彩之时。”然而,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总希望是“完美无暇”的,其实这不是真实的课堂。学生在课中出现错误是他们最朴实的想法,我们教师要善待错误,细心捕捉错误,并不失时机地在教学中造设错误,拨正错误,让错误成为最宝贵的教学资源,从而推动课堂教学最精彩的动态生成。

【关键词】课堂错误精彩

课堂教学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一个交流过程,在这其中,必然会产生许多学习信息,“错误”在所难免。有位教育家曾经说过:“没有错误的课堂是失败的,学生出错之际就是教师出彩之时。”然而,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尤其是上公开课时,我们总希望课堂教学是一帆风顺的,学生出现的错误越少越好,没有更好。以至课堂中提问从不叫很可能出错的学生或者绕过学生某些不易理解的问题。如不可避免地遇到某个学生回答问题出现错误时,教师便急着提问其他学生,直至回到我们预设的正确答案为止。其实,这种貌似“完美无瑕”的课堂不是真实的课堂。一节课上,学生不可能不出现错误,错误是他们最朴实的想法、最真实的暴露;错误将伴随着学生一起成长。作为教师,我们要有敏锐的判断能力,细心捕捉学生所犯的“错误”,尊重他们,并善待这些“错误”,让这些“错误”成为最宝贵的教学资源,抓住最佳的教学契机从而推动课堂教学最精彩的动态生成。

一、善待错误,让课堂奏响和谐之美

错误在学生的眼里是一件丢脸的事,越到高年级,越不敢在课堂上表白自己的想法,担心因为自己的出错而受到同学的嘲笑。作为教师,我们应尊重、理解、宽容这些出错的学生,不斥责、不挖苦他们。要知道学生在学习中出现错误,都不会是空穴来风的,这其中必有原因,可能是由于多个原因而导致了一个错误,也可能是由于一个原因而导致了好几个错误。因此,在课堂上,我们多鼓励孩子:“你是怎样想的?大胆地说出你的想法。”“你真会思考,你为什么会这么想呢?”轻快的话语,和谐的气氛,我们蹲下身子和学生交谈,让学生没有精神压力,没有心理负担而心情舒畅,情绪饱满,这时的他们思维最活跃,才能毫无顾忌地敞开心扉,愉快地说出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想法,从而很快地帮助他们找出错误产生的真正原因,为有效引导学生纠正错误打好基础。试想,学生由于怕说错,怕挨老师批而总是战战兢兢,羞于回答,将来怎能变成敢说、敢做的人呢?

总之,我们教师要以开放的心态悦纳学生在学习中所犯的错误,平和、理智地看待学生的错误,发掘内在的“闪光点”,及时捕捉其中的错误价值,鼓励并引导学生从错误中学习,并为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提供新的契机。

二、捕捉错误,让课堂折射智慧之美

课堂是学生出错的地方,错误将伴随着学生的成长,这是不可避免的。但在学生所犯的这些五花八门富有“创意”的错误中,总会包含着一些合理的成分,同时也显示出学生的思维过程。“正确的可能是模仿,但错误的却可能是创新。”错误是一种宝贵的教学资源。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教师就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判断力,顺着学生的思路将错误呈现出来,并激活错误中的“闪光点”,巧加点化,让差错演变为一次新的学习、新的精彩。

在一节语文课上,教师让学生积累描写四季的古诗。当背诵到冬季时,一学生站起来张口就背:“千里黄云白日熏,北风吹落雪纷纷。忽如一夜春风来,片片吹落轩辕台。”话音刚落,马上就有学生大喊:“错了,错了”这哪是一首诗啊?分明是三首诗嘛?教师将错就错,对孩子们说:“婷婷真厉害,一口气就背出了三首诗。她其实是想考考我们呢?”“你们想想看,她为什么会把这三首诗放在一起呢?”于是课堂就像炸开了锅,议论声此起彼伏。学生通过比较分析明白了三首诗都是描写冬天的,最后一个字“熏”和“纷”,“来”和“台”的韵律相似。

课堂上,面对学生的错误发言,教师并没有以一个“错”字堵上学生的嘴,也没有把正确答案“亲手奉上”,而是及时捕捉错误中的“闪光点”,既保护了发言的学生,又抓住了转瞬即逝的教育时机,使“错误”成为学生的兴奋点,成为教学的突破口,使学生通过对比加深了理解,拓宽了思路。其实,哪怕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小错误,只要能慧眼识真金,巧妙的加以利用,就能成为课堂教学的一个亮点,提升生成资源的教育价值。

三、造设“错误”,让课堂流淌灵动之美

教师凭借着自己的教学经验往往能事先预测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错误现象,但尽管反复强调,有时还不能达到防止错误的目的。数学家波利亚曾说过:“错误中往往孕育着比正确更丰富的发现和创造因素,发现的方法就是试错的方法”。因此我们教师要充分利用往届学生在某个知识点上的易错题,在课堂上,在一些易错的环节上精心设计美丽陷阱,制造思维冲突,诱发灵感,引导学生进行比较、辩论,让学生自诊自治,发现错误、纠正错误,激发学生产生真知的欲望。通过这样的认识冲突,会让学生感受思维的大起大落,深刻地认识到错误原因,从错误的迷茫中走出,学生会对这样造设的错误而有刻骨铭心的认识,从而达到”吃一堑,长一智“的目的。

例如在教学《我是什么》,当学到“云在空中飘浮着”这句的时候,教师故意把“飘浮”写成“漂浮”,眼尖的同学马上指出老师的错误,并用书本作证,以示“飘浮”才是正确的。教师随即表示肯定并赞扬:你观察得真仔细,还给老师指出错误,课本上的确是“飘浮”一词,但老师要告诉你们“漂浮”这个词也是正确的。那么它们到底有什么不同呢?一抛出问题,学生的思维马上被激活了:“它们都是形声字,偏旁不一样。一个是风字旁,一个是三点水旁”“它们的偏旁不同,表示的意思也不同,‘飘’和风有关,‘漂’和水有关。”“有风才能‘飘’,在水上就是‘漂’了。”随后,教师让学生用这两个词分别造句。理解了这两个词的意义后,在课后的检测中95%的学生做对,这不正是我们想要的结果吗?

其实,学生的很多错误都可以由学生自主探索、独立思考而得到解决,我们教师应大度容错,和颜悦色地进行引导,让学生深入剖析,解惑纠错,同时也掌握了不再犯错的方法———理解才是最好的记忆。

四、拨正“错误”,还课堂纯净之地

如今的社会错综复杂,难免会给思想不太成熟,缺乏一定辨别能力的小学生带来一定的影响,给他们幼小的心灵蒙上一层粉尘。面对内心遭受污染的学生,我们不能将他们弃之不顾或漠然处之,也不能放任自流,而应用我们的智慧去点拨去教化他们,拂拭他们不明净的心灵,还课堂纯净之地。

教学《狐狸和乌鸦》一课后,教师问学生:读了这篇课文后,你有什么想说的吗?学生纷纷表示“爱听好话的人,容易上当受骗”,可有孩子则认为“狐狸很聪明,它为了得到肉,很会动脑子,要向狐狸学习。”这个理解显然是不正确的,教师马上引导学生思考:“请大家再联系上下文,想想乌鸦的肉是给谁吃的?如果小乌鸦吃不到肉会怎样?”学生静下心再读后,发表观点,激起了学生对小乌鸦的同情怜爱,对狐狸这种不道德做法的愤恨。

当学生的回答偏离正确轨道,价值观取向有问题时,我们不必直接评价对与错,而是巧借错误联系上下文,再度引导学生深入讨论、思索、探究,从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总之,错误是一种难得的学习资源。课堂因有了错误才显得生机勃勃,精彩纷呈。因此在课堂上,我们不再拒绝错误,要合理充分利用好错误资源,让它成为有效课堂的剂,成为我们师生不可多得的一笔财富。

参考文献

[1]《善待“错误”变错为宝》张道春《中小学教育》2011年第11期

[2]《让错误和意外成为课堂教学的有效资源》袁玲俐《小学教学研究(教学版)》2010年第12期

[3]《无法预约的精彩》秀洲现代实验学校洪福珍

上一篇:语言障碍儿童的家庭早期发现与干预策略 下一篇:加强情感教育,促使课堂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