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马铃薯的机械化生产

时间:2022-09-11 09:53:24

略论马铃薯的机械化生产

摘要:通榆县是吉林省重要的杂粮杂豆生产基地,也是生产马铃薯的县份之一。近年来,马铃薯的种植呈现上升的趋势,基于此,文章分析了通榆县马铃薯机械化生产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马铃薯机械化生产;机械化生产;马铃薯;机械化;农机

中图分类号:S5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7-0181-1

通榆县位于吉林省西部,是重要的杂粮生产基地。通榆县总耕地面积400万亩,在吉林省县级单位中位列第一。通榆县气候类型属中温带半大陆性季风气候,年降雨量400mm左右,有效积温2500-3200℃。县内各乡镇均种植马铃薯,主要集中分布在一些乡镇的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实践证明,通榆县的有效积温适合马铃薯生长,而且日光照射十分充足,气候冷凉干燥,并且我地昼夜的温差差别比较大,多数为沙土壤,土层深厚,土质疏松而且富含有马铃薯所需要的微量生长元素钾肥,尤其重要的是,在通榆县种植季节时的降水集中期与马铃薯需水高峰期几乎是同步的,从这点上来说,在通榆县十分适合马铃薯的种植,其生长发育也十分良好,马铃薯生长时内部的干物质积累充分,这就使通榆县生长的马铃薯口感好,营养丰富,而且经过多年的种植经验,通榆县目前已经成为马铃薯最佳的生产黄金地区,其已经成为当地农民脱贫致富的主要种植品种。

1 当前通榆县开展马铃薯机械化生产的现状

通榆县农业机械经过“十一五”期间的大力发展,目前农业机械的总动力已经达到22.5万kw,各种大中小型农业机械取得了长足发展。这里边用于对马铃薯进行机械化播种的农业机械不断提高,机械种植马铃薯的面积全县已经达到30多万亩,马铃薯机械化综合生产水平为12%左右。

1.1 通榆县的农业机械化装备水平近几年不断提高

从2006年开始,通榆县为方便广大农民种植马铃薯的积极性,由县里统一考虑对马铃薯机械播种进行了试点种植,从外地引进了适合通榆县使用的第一台马铃薯机械化播种机,并且首次在通榆县的瞻榆镇和兴隆山等一些适合马铃薯种植的乡镇开始进行机械化试点种植马铃薯。经过几年的推广试验证明,在上述一些乡镇内,用马铃薯播种机进行机械化播种的耕作面积逐年增加,马铃薯的机械化生产进一步带动了其他农业机械化的生产。

1.2 近几年通榆县的农业机械技术推广从业人员的队伍建设不断壮大

十一五期间,通榆县认真组织相关部门实施农村实用技术人才工程,通过待遇留人和招才引智计划,通榆县涉农的大中专毕业生先后自愿进入农村农业机械队伍当中,这些人现在已经成为农业机械部门的业务和技术骨干。

1.3 通榆县的农业机械化生产水平不断提高

从2006年开始通榆县引进种植马铃薯的农业机械到现在,县里农业机械推广部门与各乡镇农机技术人员一起不断地总结农机使用的经验,认真分析研究马铃薯在本地区生长特点,从提高马铃薯的产品质量入手,大力实施农业机械深松技术,为马铃薯在我区机械化生产提供帮助。

1.4 通榆县农业机械化综合配套技术进行了有效的整合

县农业机械推广部门在着力抓好土壤深松、种植业的机播和机收等一系列的机械化生产技术的同时,还根据马铃薯当前在农村产业的发展情况和实际需要,对农机的播种、加工以及贮藏等综合配套技术进行了有效的整合,进一步提高了农业机械的生产能力。

1.5 通榆县农民对农业机械种植和使用的认识逐年加深

毫无疑问,农业机械的种植已经使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并且还使广大的农民朋友进一步地从繁重的农村日常农田劳动中解脱出来,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其他方面的工作当中。因而,广大农民对于农业机械推广和种植的认识在逐年加深。

2 当前通榆县马铃薯农业机械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

近年来,通榆县农业机械化发展势头良好,但与其他先进的地区相比,通榆县的农业机械化综合生产水平目前还处在发展阶段,其装备水平还不能完全适应当前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具体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部分农民朋友对农业机械化的认识程度还不够高。受长期的封建小农生产思想的影响,农业机械的推广和使用还在一定程度上不能适合农民的需求口味,因而发展速度不快。

(2)目前通榆县的农业机械化装备总量还不足够,农机普及程度不能完全适合农民生产的需求。

(3)全县农业机械化的服务差,农业机械的组织化程度还不高,造成农业机械的整体效益低下。

(4)受地方经济条件的影响,通榆县的农业机械化资金投入严重不足,致使农业机械的发展步伐十分缓慢。长期以来,通榆县位于吉林省西部地区,是一个贫困县,地方财力有限,还不能为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提供足够的支持,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通榆县农村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5)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不健全,基层农业机械的发展水平不高,农机管理体制机制还不够顺畅,致使农机服务工作不够规范。乡镇农机管理服务站实行“以块为主,条块结合”的管理模式后,农机专干不专、人员缺少的现象较为突出,基层农机管理功能不强,农机专业技术力量薄弱,技术服务跟不上农机发展的需求。

3 今后通榆县发展马铃薯机械化生产的建议和对策

一是大力提高马铃薯机械化生产的农机具购置补贴额度,从根本上实现马铃薯机械化发展水平朝着新的有利于农村和农业发展的方向进行新的突破,研究适用型和经济型适合本地生产的马铃薯农机具;二是搞好典型示范,通过农业机械的大力发展完善农机的园区建设,充分发挥农业机械园区的示范和带动作用;三是大力发展农业机械的专业合作组织;四是不断提高农机技术人员的业务素质,提高其服务群众的能力。

作者简介:张春梅(1976-),女,汉族,就职于吉林省通榆县新华农业机械推广中心站,研究方向:农业机械化使用与推广。

上一篇:浅谈水稻的种植与收获机械化技术 下一篇:张家口市农机化发展及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