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现代多媒体在初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的冷思考

时间:2022-09-11 09:25:49

关于现代多媒体在初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的冷思考

摘要:现代教育技术正在改变着传统的教学理念、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开创了政治课教学的崭新局面。但是,自从多媒体走进了中学思想政治的教学课堂后,有关它的是非、利弊、得失的争议就从未停息过。

关键词:多媒体思想政治课 教学思考

一、误区:滥用乱用多媒体

对策:使用适时适当。多媒体手段引进政治教学课堂,这是时展的必然。但近年来的课堂教学却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不管教材特点,无视目标主次,竞相使用多媒体.特别是公开课,几乎无多媒体就不能上,而且评课时也往往会把有无使用多媒体作为衡量教学成败的一项重要指标。于是多媒体便被滥用乱用了:以录像代讲解,以屏显代替板书……因而它也就失去了应有的教学辅助价值。

1、适时使用

(1)激发兴趣时。18世纪启蒙思想家卢梭曾经说过:“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兴趣是打开成功之门的钥匙,是创造的非智力源泉。而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有效教拳需要学生具有学习的兴趣。

(2)创造情境,激发兴趣。上课铃声一响,学生坐定,而心思尚未进入课堂,情绪还不能很好地适应教学。如果能根据教材特点,适时使用多媒体手段,创设一种良好的教学情境,那就等于构建一座桥梁,引导学生迅速而顺利地投入教学活动。学生一进入课堂,自然为之感染,营造好的课堂氛围,那就水到渠成。

(3)引发注意,维持兴趣。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成年人有意注意的维持时间大约十五分钟,我们的课堂却有四十分钟,而且学生还不能算是真正的成年人,因此他们在课堂上注意力分散也就在所难免。作为教师,我们不是过多地指责学生,而是深入思考如何使学生产生稳定而持久的注意,以维持学生饱满的学习情绪,适时使用多媒体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如一首音乐、一句名言、一幅漫画、一段材料或者影视片段等,能起到快速有效地吸引学生注意力,稳定学生的课堂情绪。

2、突破难点时。

由于一般学生的思维能力不强,社会实践、生活阅历不足,要理解课本较为抽象的理论观点,并转换为自己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往往比较困难,这就成为教学的难点。这时候,若能运用多媒体,把抽象的理论、观点通过直观的图像、图表表示出来,则更便于学生准确而透彻地把握所学知识,培养思维能力。如在讲授“党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时,这是比较抽象的教学难点,笔者运用了多媒体,制作了一幅逼真的漫画,把“经济建设为中心”比喻作一艘航船,把“四项基本原则”比作航船的导航系统,把“改革开放”比作航船的动力系统,把“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比航船的前进方向,抽象的教学内容便转换成具体的、直观的画面,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豁然开朗,同时也体验了学习的乐趣。教学中,针对教材出现的难点,常可采用一些艺术加工过的精彩影视片段、图片、漫画,作为谈话、讨论的素材,去触动学生的心灵,感动学生后加以理论说明,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

(1)即时反馈时。在每节课结束前,需要对教学目标达成情况进行检测,练习后要及时了解学生掌握情况,即时反馈是思想政治教学中一个重要而不可或缺的环节。借助多媒体,可以促使师生良性互动,及时有效地反馈教学情况,建造良好沟通的桥梁。

在传统教学中,由于教学媒体的束缚,教与学之间的反馈方式比较单一,检查练习结果,常是学生讲,师生评,再修改;或是课后打印学生作业,到下一节课印发展示,再师生一起评议修改。若借助读的方式反馈,传递信息模糊不清,一闪即逝;若借助打印方式,反馈滞后,又不及时。两种方式都会影响反馈效果。

2适当使用。

多媒体手段的使用不仅要适时,更要适当。

作为课堂使用多媒体的选择,其内容必须适合于用多媒体表现。在传统教学媒体难以解决或解决效果不够理想的问题,应该是现代多媒体使用的理想选择。具体说,要让学生感悟难以直接观察到的事物或现象,理解较为抽象的概念或道理,这些教学中的难点,最适合作为多媒体表现的选择。

恰当使用多媒体,不仅要选择恰当的教材内容,而且还要选取适当的媒体。如录音、录像、投影、实物投影、多媒体课件、网络等,有各自的特点和利弊;制作多媒体课件,使用rlowerpore‘t平台,Authorware平台,Flas制作,各有功能。我们要根据教学实际需要、教材情况和学生特点,合理选用。

二、误区:束缚于人机互动

对策:重视师生交流。人与多媒体的结合过程依赖于电子平台,这必然减少人与人间的直接交互活动:教师借助平台教,学生通过平台学,课堂中往往忽视了师生间直接探讨和感情交流的活动;教师操纵演示,展示情境、问题、答案,学生则被动接受,成了单纯的看客和听众,学生虽然知道了问题答案,却没有了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过程。这样的课堂,既缺少浓郁的学习气氛,又难以让学生真正掌握知识,更不利于培养他们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

在多媒体教学中,教师仍然是主导,学生仍然是主体,多媒体只是教学手段,是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率的工具。如果我们的教学,被人机互动的形式所束缚,忽视了师生互动,这种多媒体教学就显得元效了。我们应想办法促成师生互动,师生交流,真正地让学生动起来,充分发挥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才可能较好地达成教学目标。

1、教学中重视师生交流。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现代教学论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课堂上,教师应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学生活动,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给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机会,有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让课堂教学渗透着丰富的情感、积极的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念。

在多媒体教学中,我们不仅可以借助多媒体的图、文、声、像功能,充分调动学生视听感觉器官积极活动,而且以此为基础,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思维素材,在视听之前或之后,或提出问题激励探索,或开启思路提示方法,或强化要点引起注意,或开展活动深刻体会。在这过程中,师生的双边活动并未为之所束缚。

学生思考、讨论、反馈、评议,兴趣浓厚,活动积极,课堂气氛热烈。此时,多媒体不仅没有束缚我们师生互动,甚至为我们所用,使课堂节奏更紧凑,活动目标更明确。

2、课件中设置学生活动。多媒体课件是我们课堂教与学的工具,教以学为终极,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学生活动应该是课堂的根本活动,教学中使用什么媒体,怎样使用,都必须考虑学生活动的展开。多媒体课件设计中,我们往往更多的是考虑教师演示什么,怎么演示,而忽视学生的活动。这样的课堂教学,课件成了核心,教师成了导演兼演员,学生则成了观众或听众。这样的课堂效果显然是不理想的。

我们要把课堂真正交给学生,在课件设计时应该动脑筋去设计学生活动,让学生去操纵媒体,去参与课件演示。在此过程中,既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要实实在在地引发学生探讨和思维。

上一篇:对旋轴流式主通风机电机轴承使用自动注油器的... 下一篇:动测法在桩基检测中的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