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民营经济情况及问题思考

时间:2022-09-11 08:14:44

地方民营经济情况及问题思考

一、湖北省民营经济发展的现状

1、民营经济已成为拉动湖北省GDP增长的主要动力

近几年来,湖北省民营经济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异军突起,为湖北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和经济体制转变作出了积极的贡献,成为推动全省经济发展的新生力量。2010年,全省民营经济增加值为7666.88亿元,比上年增长24.2%,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2.5%,比2003年的39.9%增长了12.6%。由此可以看出,民营经济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过半,已经成为全省经济发展的支柱。

2、全省民营企业数量猛增,规模壮大

据省工商局资料显示,截至2010年底,全省实有私营企业266621户,比2009年增长15.6%,其中独资企业25958户,合伙企业5066户,有限公司235036户;从业人员267.3万人,企业注册资本(金)户均203.3万元。2004年至2010年,全省民营经济单位数由110.5万家增至162.4万家,增加37.9%。其中,私营企业由2004年的11.4万家增加到2009年的23.1万家,增长率为102.6%;个体工商户由2004年的99.1万个增加到2009年的139.3万家,增长率为40.6%。

3、民营经济投资的范围和领域逐渐扩大

国务院颁发了《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3号)等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明确禁止准入的行业和领域。湖北省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鼓励民间资本参与交通运输建设、水利工程建设和电力建设,参与石油天然气建设、电信建设,放手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在政策的鼓励下,湖北省民营经济继续扩大投资领域,涉足文化产业,已成为湖北省的一大亮点。

4、民营企业的就业率贡献日益凸显

在一系列鼓励自主创业的优惠政策的刺激下,越来越多的居民开始自主创业。2010年,全省全年新增就业岗位62.75万个,其中75%的就业岗位由民营经济提供。据测算,全省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的1/3由民营经济提供。调查显示,2010年全省平均每10个农户中,有1.18人通过经营非农产业获得收入,比2009年增长14.5%;平均每百户有1.7人返乡创业,比2009年增长11.8%。

5、民营经济纳税贡献大

根据税务部门统计,2010年,全省个体经营户、私营企业、港澳台投资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共计纳税526.3亿元,增速36.3%,大大高于全省税收收入增长26.3%的水平。由此可见,民营经济税收收入占全省一般预算收入的52.1%,超过一半。2000年至2009年间私营企业完成税收增长37.1%,高于全省17.6个百分点,高于国有企业25.4个百分点,高于外资企业9.8个百分点,

二、湖北省民营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1、数量少、规模小、产业层次低

民营经济数量少、规模小、产业层次低是湖北近年发展速度相对落后的根源。2009年湖北省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7875家,只有15家进入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民营企业对全省GDP的贡献率仅为48.9。而浙江省2009年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41969家,185家进入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民营企业创造了全省GDP的70%以上。河南省2009年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15615家,民营企业对全省GDP的贡献达到60%以上。湖北省的民营科技企业数仅为浙江的36%、北京的15%、上海的18%、河南的21%,民营企业急需产业升级。

2、产业结构不合理

湖北劳动密集型民营企业较多,占52%,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企业分别占21%和27%,其中劳动密集型企业多为初加工、贴牌生产,大部分企业都位于产业链条的末端,经济效益低,发展空间小。高新技术型企业仍处于发展初期,民营科技企业发展水平不高,没有形成独特的竞争优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易受到影响和冲击,以至于这一类企业在经济增长中的比例不断减少。

3、民营企业融资难

鉴于中小民营企业自身的经济实力都不雄厚,他们通过发行债券等直接融资方式达到融资目的很难实现。再者,现行尚不完善的银行制度对于申请贷款有着严格的要求,对中小民营企业更是严苛,而中小民营企业拥有的可抵押贷款的固定资产也往往不足,这些极大地限制了中小型民营企业的筹资,使许多中小民营企业陷入即使有很好的项目也因没有充足的资金支持而不得不放弃。

4、民营企业没有形成产业集群效应

由于地方政府没有结合各个产业的实际情况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造成湖北省整体的产业竞争力不强。而沿海较发达地区如江浙等地都具有自己的特色经济,例如绍兴县是“中国纺织基地县”,义乌市的小商品市场是“全球最大的超市”,永康市被称为中国科技五金城,特色经济已成为这些县市的代名词。相比之下,湖北省各城市的民营经济缺乏特色,集群现象不明显,竞争力明显不足。

5、中小民营企业经营管理不规范

湖北省的大部分中小民营企业都是在改革发展之初的经济浪潮中产生出来的,企业主也大多数是缺乏正规、系统教育的农民,大多企业所采取的都是家族经营的管理模式,很多中小企业的企业主一人身兼数职,而不雇用职业经理人。在当今竞争越发激烈的市场经济转型期间,这种模式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日益突出。

三、湖北省民营经济发展的经验与借鉴

我国部分省市在民营经济发展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并取得了显著成效。现总结浙江、江苏、广东、山东等省外民营经济发展的基本经验,可以为更好更快地促进湖北省民营经济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

1、解放思想,用行政软法治理民营企业考察浙江民营经济发展情况,可以发现,浙江民营经济的发展不是“管”出来的,而是“放”出来的。当我们还在一味强调国有经济比重时,浙江人早就实行了以市场为取向的改革,放手扶持民营经济;当我们还在考虑如何利用好“权力”,多方面、多层次、多渠道严把审批关时,浙江省各级政府已经由被动审批向主动审批、简化手续、主动提供全方位服务转变了。浙江的思想解放和政府的行政软法治理模式使浙江民营经济获得了先发优势,实现了政府和民营经济和谐共赢。

2、健全民营经济服务体系

(1)加快推进民营经济服务体系的组织建设。江苏省建立了以公益机构为主导、商业机构为支撑的省、市、县三级民营经济服务机构体系,并支持有条件的县(市)民营经济服务中心建设延伸到乡镇(街道)。

(2)加快民营经济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广东省建立了省、市、县三级民营经济信息网站,为民营经济搭建了政策解读、技术推广、人才交流、业务培训和市场营销等重点信息服务平台,,建设了一批产品设计、研发、检验检测、技术推广、信息咨询、人才培训等公共服务平台。

(3)完善创业服务体系和管理咨询服务体系。山东省重点实施“三个一”工程,发展一批创业辅导师、建设一批创业基地、培训一批创业带头人,推动全民创业。广东省建立了管理咨询服务体系,免费为民营企业提供管理咨询服务,提升民营企业的内部管理水平。

3、提升民营经济服务水平

(1)减少审批环节,遏制滥收费。对于前置审批多、审批难等问题,苏州、南京、宁波等不少城市实施了并联审批制度,在各级工商、公安、质监、税务、交通、卫生、环保等部门大力推广“一站式”服务的基础上,全面推行“工商受理、抄告相关、同步审批、限时反馈、一次性办结”的并联审批方式,努力为民营企业提供方便、快捷、高效的服务。苏州市工商部门还有效地落实了“五个工作日办妥营业执照”的承诺,使全市民营的平均办照周期仅为法定时间的1/6。

(2)统筹解决民营企业的用地需求。江苏省通过改造利用闲置场地、建设多层标准厂房等方式盘活存量土地。山东省规划了一定数量的建设用地,以租赁方式供民营企业使用。浙江省政府对特色产业基地、产业集群(集聚区、工业园区)、小企业创业基地以及高成长民营经济投资项目的多层标准厂房建设实行优先供地,对符合条件并纳入省重点培育高成长民营经济的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新兴产业和高端制造业等重大项目优先供地。

(3)大力发展“块状经济”,培育产业集群。引导民营经济集聚发展,按照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特色鲜明、用地集约、生态环保的原则,培育一批省级民营经济产业集聚示范区。支持重点特色产业基地和产业集群实施品牌战略,提高特色产业比重,壮大龙头骨干企业,延长产业链,提高专业化协作水平,形成一批特色鲜明、竞争力强的产业基地和产业集群。成都市提出利用全程电子商务打造产业集群核心竞争力,规划20个产业集群用3年时间在网上交易额突破1000亿元,并将其培育成在全国其有竞争力的优势产业。

4、强化对民营经济工作的组织领导

(1)加强对民营经济的组织领导。广东省人民政府为了加强对民营经济工作的统筹规划、组织领导和政策协调,专门制定了促进民营经济发展联席会议制度,联席会议办公室设在省经信委,各地根据工作需要,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和工作机制。

(2)加强对民营经济工作的指导。各级人民政府要把民营经济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加强综合协调和指导服务,督促发展民营经济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政府其他有关部门要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对民营经济进行指导和服务,落实有关政策。建立全省民营经济工作激励机制,对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成效显著的市、县(市),省人民政府应给予表彰。

(3)建立民营经济统计监测制度。江苏省统计局会同省民营经济局建立了对民营经济的分类统计、监测、分析及制度,省有关部门及时向社会公开发展规划、产业政策、行业动态等信息,逐步建立了民营经济市场监测、风险防范和预警机制。

(4)建立定期让群众、企业评议政府部门工作的制度。南京市建立了群众对市级机关工作的评议制度。温州市建立了民营企业家对政府官员的服务质量与水平进行评议的制度,并让纪检人员经常到企业去了解、检查政府有关职能部门服务的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并帮助解决。

上一篇:乡镇抗灾救灾及重建方案 下一篇:文明集镇建设进度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