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宁:走出无为陷阱

时间:2022-09-11 07:41:02

企业家和公司本应是互相成全,而不是相互毁灭。李宁显然认识到这一点。好在,他还有时间

每年到公司主持几次董事会、一两次股东大会,平时交给职业经理人打理,自己游山玩水、修身养性,舒舒服服做甩手掌柜,是不少稍有点成绩的中国企业家的追求。只不过,所谓的自由一旦过了头,将成为企业家的苦药。

IPO之后,创始人、大股东、董事长李宁每年只在公司出现五六次,以至于有一次被前台小姐拦住,李宁只能尴尬解释自己也在这家公司上班。2012年大亏后,李宁感慨财报是一道苦药。尽管重掌公司近一年,他仍在调整,因为实现真正的自由需要时间。

迷失方向

“体操王子”李宁创业很聪明,一开始就注意借力职业经理人。

陈义红成李宁公司第一个创始人之外的总经理,为早期发展打下很好的基础。第二任是张志勇。1992年,24岁的张志勇加盟李宁公司,2001年出任总经理。2004年李宁公司成第一家在香港上市的内地体育用品公司,张志勇担任CEO,负责集团整体战略,并使人力资源、信息资源、财务资源与集团品牌匹配发展。

将大权授予张志勇后,李宁逐渐淡出管理,这个执行董事长实为非执行董事长。一位高管的话耐人寻味,“李宁一直不愿意把他跟李宁公司混为一谈,他喜欢自由,不愿意成为企业形象代表。他不希望自己毁了企业,也不愿意企业把他毁了”。

放权似乎效果不错。张志勇担任总经理、CEO的11年间,公司年营收从10多亿升至90多亿,2008-2010年净利润分别为7.21亿、9.45亿、11.08亿元。

但缺少了必要牵制后,权力在歌舞升平的业绩表现面前,似乎迷失了方向。

2012年,李宁公司营收67.39亿元,下降24.5%;利润亏损19.79亿,成为在香港上市的六大体育用品企业中唯一亏损的。这是李宁公司上市以来首次年度亏损,长期的行业第一也让位安踏(2012年营收76.23亿、净利润13.59亿)。

无为而治陷阱

张志勇确实带领公司做大做强,但内部管理的问题也逐渐累积。

人员管理方面,张志勇大量招募职业经理人包括国际人才,流失掉很多忠心的“老李宁人”。大批新来的职业经理人薪酬很高,但贡献并不理想,且流失很快,大多未干满三年。同时中高层之间内讧、排挤的事情时有发生。

财务控制问题颇大。可以管窥的是,公司为了一次年会做一个易拉宝居然花了十几万。

组织构建方面不力。如首席营销官下级是品牌传播总监,下设门店设计总监、陈列总监、视觉总监、互动营销总监、户外活动营销总监等,每位总监下设庞大的经理队伍。结果是,层级过多,人员臃肿,缺乏协调。

对张志勇这个元老、功臣,李宁“很善良,但不擅长管理”,一忍再忍之下,导致问题越来越严重,并最终爆发。

“我认为放权(给职业经理人)的前提,一定要把制度,包括这一些机制能够建立起来。今天民营企业有一个问题,放权但缺少监督。当放权缺少监督的时候才会出问题,所以我认为一边建立制度,不断地去放权,然后加强监督和评估,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步骤。”九牧王公司董事长林聪颖说。

也许,无为而治的李宁缺的正是林聪颖强调的:没有周全建制,半梦半醒,谈何逍遥无为?

相互成全

为应对困局,李宁公司去年1月宣布私募基金TPG、新加坡政府投资有限公司的成员公司将分别认购公司5.61亿、1.89亿的可转债。一旦全部转股,TPG将占股12%,成为第二大股东。7月5日,TPG合伙人金珍君任李宁公司执行副主席。聘用新CEO前,公司业务将由李宁和金珍君带领,李宁主要专注于对外事务和关系,金珍君主要负责内部事务与运营,并在过渡期间推动集团变革。

时至今年7月中旬,李宁公司仍未聘请CEO,但金珍君可谓事实上的CEO。如今,李宁会参与公司每周的运营会议,参加不同项目的会议,每个月开一次执行委员会会议,定期进行业务回顾,掌握改革的进度,“业务决策过程我都要参与。作为董事长,我更多是要在战略上把握并做正确的选择。”他说,“虽然重掌公司将近一年,但我仍然在调整。”

他还表示,“对于调整,我是非常积极的。现实很痛苦,我的压力很巨大,这是源于我对自己理想梦想的追求。在这个过程当中,可能是我的能力,学习和承受的东西已超出自身的条件,我需要不断学习和把握机会,鼓起勇气向前进。这是高潮也是低潮。”

确实,离开久了,回归需要时间来适应。在企业不够成熟、自身修为不够的情况下,企业家并不适宜做甩手掌柜。相比之下,万科相对成熟,职业经理人等制度健全,个人领导力不可谓不优秀,以至于王石境外游学被人认为是“放手”,但事实上他并无放松对万科的把控。

企业家和公司本应是互相成全,而不是相互毁灭。李宁显然认识到这一点。好在,他还有时间。

上一篇:雅芳:美人已迟暮 下一篇:重构独董薪酬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