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桑尼亚“本格风”音乐

时间:2022-09-11 06:54:19

坦桑尼亚“本格风”音乐

20世纪60年代,纽约的非洲裔青年人创造了Hip hop文化,以表达对现实的种种不满,如地位卑微、穷困潦倒、权利缺失等等。这种文化包括涂鸦、服饰、语言、音乐等,在促进美国底层青年自我界定和群体凝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80年代,坦桑尼亚开启市场经济时代。Hip hop音像制品在这个时期大量涌进坦桑尼亚市场。而曾经旅居或留学于西方的坦桑尼亚青年,也在回国后推动了Hip hop文化的本土传播。青年群体对于新鲜事物,总是持悦纳的态度。在坦桑尼亚,早期的Hip hop艺人都是直接仿效美国模式,用英语演唱。后来,热衷于斯瓦希里语(坦桑尼亚国语)或不精通英语的新生代音乐人,开始尝试用斯瓦希里语创作并演唱, 并把夹杂英语、俚语或部族语言的个别词汇隐喻作为艺术手段。之后,越来越多的本土文化元素出现在这一新兴音乐类型中,使其逐渐形成独特风格, 最终被贴上鲜明的坦桑尼亚标签――“本格风”(Bongo Flava)。

90年代至今,坦桑尼亚“本格风”流行浪潮声势日渐浩大。由于斯瓦希里语是东非地区的通用语,所以“本格风”音乐也迅速席卷了坦桑尼亚邻国肯尼亚、乌干达、布隆迪、卢旺达等国家。

“本格风”音乐的名字由斯瓦希里语词Bongo和外来词Flava(英语Flavor)组成。在标准斯瓦希里语中, Bongo的本义是“大脑”, 引申义是“智慧”。这里的Bongo一词并不是简单地说明创作和理解“本格风”歌曲需要“智慧”,而是指“若想在坦桑尼亚的大都市生活,就要为谋生而劳神;没有智慧和经验,就没有办法立足于繁华都市”。Bongo在斯瓦希里语俚语中曾一度借指“达累斯萨拉姆市”, 后来随着城市化的发展进程,该俚语词汇的意思也转为“坦桑尼亚”。因此,Bongo Flava就是指反映坦桑尼亚生活现实并具有本土文化特色的歌曲。

现今,“本格风”音乐已经不等同于Hip hop,它的后期发展也受到R&B、Zouk和Reggae等音乐的影响。“本格风”音乐成功地将外来文化进行了斯瓦希里本土化改造,自成一派,别具韵味。

“本格风”音乐不仅具有娱乐的功能,更具有教育的意义,其歌曲主题涉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多个方面。尽管从事“本格风”音乐创作和传播的主体是青年人,但其歌词深刻的现实讽喻已引起各界人士的关注。甚至坦桑尼亚学术界也提出“本格风”歌曲应该被划为当代口头文学的重要分支,因为其发挥着与其他文学作品同等的作用。而Kill Music Award和Bongo Star Search等比赛的举办,更是鼓舞了新生代音乐人的创作热情,并推动了“本格风”音乐的蓬勃发展。

以爱情为主题的 “本格风”歌曲数量最多,内容涉及贫富差距、父母干涉、忠诚与背叛等等,饱含对美好爱情的渴望和被现实打击的无奈。

歌曲《喜欢她》(Nampenda Yeye)讲述了贫民男对于富家女的仰慕,一方是家徒四壁,寒酸得没法待客;另一方是富丽堂皇,戒备森严得让人不寒而栗。歌词中这样写道:

我的恋人是她/幸福告诉大家/这个天使无瑕/这个女孩优雅

她们家是铜墙铁壁/危险,战栗/怎奈何我家徒四壁/隐瞒,回避/ 我家境该如何提及/难启齿不是我故意

而歌曲《不再受伤》(Sitaki kuumizwa)讲述的是一对青梅竹马的年轻人,由于女方父母干涉而分道扬镳的悲剧。MTV中,已为人妻的她在商场邂逅与新恋人亲密的他,顿时不知所措,她渴望一切重新开始,而他却冰冷拒绝――

男:我知道是你父母鄙视我/我知道我没必要再困惑/我知道你内心曾深爱我/可为何你离开将我错过

女:我知道你不会再怜悯我/我知道自己造成这结果/我知道你有意地回避我/我心酸看你们亲密走过

自从那天我忍痛离开你/苦涩尝尽你才是我唯一/我的真心始终在你那里/我是空壳无论身处何地

男:我知道你对我忏悔心意/我此生将与她携手一起/当初是你绝情将我抛弃/请不要再对我央求哭泣

我不想再一次心生涟漪/更不想她因此伤心压抑

除了表达情感,“本格风”歌曲也涉及政治领域,讽刺执政者的伪善、国家机器的腐败等等。

《是,先生!》(Ndiyo, mzee!)和《不,先生!》(Siyo, mzee!) 两首歌曲生动地展现了大选前与大选后竞选者的承诺与兑现,以及民众的愚昧和觉醒。为了获得支持,竞选者利用民众的无知和期待,大开空头支票,承诺改善教学环境、修建基础设施、保障医疗救助、发放先进农具、提高收入水平等。面对诱惑,对美好生活充满向往的民众们不假思索、异口同声地说:“是,先生!”

你们都在纠结微小的问题/你们只要等待短暂的几日/你们将会看到腾飞的经济/平民百姓驾驶进口的奔驰/贫困儿童享受教育的普及/农民兄弟拥有现代化农机/你们都会幸福微笑地满意,是不是?/是,先生!

我会得到你们的拥护,是不是?是,先生!/我会解决你们的问题,是不是?是,先生!/我会改变你们的现状,是不是?是,先生!/我会带领你们的发展,是不是?是,先生!

《不,先生!》继续了《是,先生!》的讲述:大选获胜后,上台的执政者并没有兑现竞选时的诺言,民众们开始忧虑,甚至在公开集会上大胆对其质疑,双方的言语冲突引发骚乱,最后警察部队不得不介入。

民众:阁下,我们已经等待了很多时日/何时才能得到您承诺的拖拉机

执政者:你们继续努力双手劳动不好吗/政府财政赤字经费不足知道吗/现在坦桑农业发展良好看到吗/强健体魄不靠现代农具懂得吗

民众:阁下,您曾承诺和我们同甘共苦/我们生活困窘能否分您的财物

执政者:你们都来分我私人财物难办呀/要照顾家庭我压力很大体谅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责任担当呀/圈养羊吃草由绳子长度决定呀

坦桑国民都理解我,是不是?不,先生!

农民兄弟都相信我,是不是?不,先生!

青年学生都支持我,是不是?不,先生!

穷苦百姓都拥护我,是不是?不,先生!

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带来了诸多问题,如就业、住房、环境等等,这些也都是“本格风”歌曲创作的题材。

歌曲《宿命》(Zali la Mentali)反映了城市里的失业问题。歌词真实地描述了年轻人在城市里经受的辛劳和磨难。四处碰壁的年轻人走投无路,决定从事体力劳动,以拉车为生――

清早匆忙起床来/把破地席卷起来/饭钱哪怕赚一块/低头背手嘟囔开/再把车子拉起来/一天辛苦忙碌开

歌曲《嘀嘀》(Pii Pii)展现的是城市交通拥堵、出行不便的问题。妻子备好饭菜,迟迟等不到丈夫回家;女友在路口踱步,在过往的车流中望穿秋水……

嘀嘀我已厌倦再按喇叭/喂喂我也希望赶快到家/宝贝我又在路上卡住啦/老婆交通堵塞走不动啊/别别你不要挂我的电话/来来你亲眼目睹状况吧/你这样做真是错怪我呀/我求你亲爱的再等一下/我真在路上你相信我吧/我也心烦总很晚回来啊

“本格风”音乐是当下坦桑尼亚流行乐坛的热门,通过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介传播,在酒吧、公交小巴、美发沙龙等场所传唱,不仅反映着青年人的意识形态和生活状态,还影响着各阶层、各年龄受众的思想和行为。目前,“本格风”音乐还处在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引起相关人士的重视。比如,部分爱情歌曲的歌词不够文雅;个别MTV或舞台演出时,歌手和演员穿着过于“清凉”;盗版猖獗,法律监管不力;政府部分官员对其认识的偏见等。可喜的是,坦桑尼亚学界已经开始关注“本格风”广泛的社会影响和积极的教育意义。如果政府能够针对学界的呼吁,合理引导“本格风”的发展方向,对作品发行进行严格审查;完善相关法律,保护知识产权,维护音乐人的权益;正视“本格风”作为当代

口头文学的地位,考虑将其优秀作品引入课堂;对于歌曲中抨击的时弊采取措施加以解决等等,“本格风”一定会在非洲乃至世界的音乐之苑中,沐浴阳光,活力绽放。

上一篇:在卓拉对印军广播 下一篇:新三板“隐形冠军”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