噪声并不那么坏

时间:2022-09-11 05:40:25

训练神经细胞

世界卫生组织将噪声定义为“任何不希望听到的声音”。西班牙法律把白天35分贝、晚上30分贝的标准定为舒适的室内声音环境。另一些研究则把合适的声音环境标准定在50―65分贝之间,在此范围之外连续产生的声响会让人感觉不快。不过,舒适音量的标准取决于个人的主观感觉,摇滚音乐会的声音在120分贝以上,但对重金属音乐爱好者来说却甘之如饴。

南加利福尼亚大学电子系教授巴尔特・科什科指出,比吉他声音稍低一点的音量对大脑是有益的,他解释说:“想象你正在一个拥挤的酒吧里,当你试图和朋友交谈时,音乐和鼎沸的人声会阻碍你们的交流。这些噪声令人厌烦,但时间长了它们却是有好处的。噪声迫使我们集中精力,这时大脑必须运用比平常更多的神经细胞,结果我们的思维变得更加敏捷。声音环境有利于驱赶思想的惰性,训练我们的大脑。”

作家伊萨克・阿西莫夫如果没有背景声音就无法工作,因此他录制了地面颤动和交通声响等各种噪声,在自己写书的时候播放刺激灵感。还有不少年青人听着音乐学习,注意力的集中程度也不会受到影响。

随机共振

2001年,新奥尔良大学的生物专家对密西西比河里一种以浮游生物为食的鱼进行研究。该鱼捕食既不用视觉也不用嗅觉,而是使用身上的一个器官,这个器官在接触到浮游生物的电场时会发生反应。浮游生物电场的波形是直线状的,没有任何波动。当研究人员用声音对电场进行干扰,声波打乱了电场原来的直线波,科学家以为这将会使鱼儿很难再找到电场,但结果却相反,由于噪声的介入,鱼儿变得更加灵活,因此也吃到了更多的浮游生物。原因在于这种鱼的触觉系统对所谓的随机共振感觉非常灵敏。物理学家用随机共振来形容某种程度的干扰有利于甚至可以改善最终信号接收的现象。

美国罗切斯特大学人脑和认知科学教授亚历克斯・普热解释说,大脑皮层的神经细胞会放射出混乱的电子信号,它们被称为“神经噪声”。当这些神经细胞收到外界的声音刺激时,发出的神经噪声便会增加。但这不会引起脑部混乱,反而可以令人们的思维更加敏捷。

普热认为,是一种进化机制在帮助人类不至于在嘈杂的噪声世界中迷失。他解释说:“就好像如果神经细胞知道我们生活在噪声的世界,为达到最大的工作效率,它们需要接收这种噪声的信号。”

生物效应

噪声为人们所厌烦,它在实际生活中第一个应用是作为战争武器。传说古代罗马人在打仗围攻时往往靠吹锣打鼓干扰被围困者的神经。幸运的是,如今人们正在考虑对声音作更为有益的应用。声音的潜在应用是“声聚变”,即使用声波来轰炸一种化合物(例如重水)触发核聚变。用声波冲击液体使其产生微型气泡,当这些气泡膨胀并爆裂,会在内部产生冲击波,导致出现很高的温度。如果科学家能够使气泡的温度超过1000万℃,气泡内部的压强就会变得很大甚至可能促发核聚变。这种方法可以获得比原子核裂变更多的能量,又不会有放射物,而这一切都归功于声音。

另外,科技证明结束噪声折磨的最好武器是另一种声音。史蒂夫・古德里奇是一名专门消除城市家庭噪声的消音工程师。他解释说,噪声是一种以固定密度和频率行进的声波。当两道密度和频率相同的声波相撞后,会产生与海浪相似的结果:当分别位于最高峰和最低谷的两道海浪相遇时,双方的运动会抵消。这种现象被称为“反相”。如果两道声波相撞会相互抵消,结果就是我们不会听到任何声音。因此,古德里奇的工作就是制造一种设备,使其发出另一种声音对噪声进行中和。

噪声文化

尽管很多时候我们厌恶噪声,但人类其实很喜欢高分贝。事实上,如果这种声音是我们所喜欢的,大音量会给人带来非常愉悦的感觉。巨大的声响会使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导致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而这正是那些喜欢冒险的人追求的效果。

对于人类来说,噪声是一种进化遗产。史前人类生活的环境比较安静,声音对他们来说就是一种危险信号,因此,至今巨大的声响仍会刺激我们的预警系统。不过也有相反的效果,研究人员指出,人类已经习惯了生活在有一定噪声背景的环境中,一旦这种噪声消失,人们就会感觉不安。噪声是生活的信号,我们需要感受到它的存在,以确认自己的存在。

(摘自《科学之友》)

上一篇:羊水穿刺危险吗等4则 下一篇:胃部癌前病变的“治”与“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