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本书还真不易

时间:2022-09-11 02:42:42

在德国,我们家附近有一个邮局。不知为什么,总局三番五次想关闭这个邮局。每次透出风声以后,就有人写了抗议信贴在门口,让大家签名。签来签去,这个邮局就保留下来了。邮局的工作人员因此非常感谢周围的群众,跟群众心连着心。这心连起来以后带来一个问题,每次我去寄快件的时候,就像到领导那里去批钱,要经过层层审核。能不多花钱的地方,他们坚决不让多花。

中国一家推广阅读的组织让我快件寄一本《小王子》原版书过去。为了节约寄费,我买了本平装的法文原版书去邮局,把书和填好的快件单递给柜台里的女孩。她一看脸色就变了,吃惊地问:“您想把这本书快件寄到中国?这会很贵很贵呀。这本书也就五六欧元吧,寄费将是它的十几倍。”她在电脑上打了一阵,义不容辞地说:“这样吧,您把它当航空信件寄,挂号。保证不会丢,比快件晚几天到,10欧元,便宜很多呢。”

我只得如实向她汇报,人家要把中文的《小王子》按法文原版排,这本书是寄去让人家当样本的,急用。她说:“那就更简单了,这么薄一本书,您去把它扫描一下,网上发过去,不花钱,还快。”

我笑着向她道谢,心里恨不得哭出来。想花钱人家都不批准,这“领导”原则性也太强了。

第二天又抽空去了邮局。心里想,如果再碰上那个女“领导”,就跟她说我的扫描仪坏了。但这次是一个头发花白的男人,他看我把书寄快件,一脸的不乐意,说:“就这么一本书,您想寄快件,太贵了。”

我把填好的快件单递过去,一脸讨好地说:“是啊,人家急着要,没办法。”

“领导”心怀不满地把我的单子看来看去,指点着我写的英文Book说:“快件只能寄文件,你这是书,只能寄印刷品。”我说:“写在纸上的都可以叫文件,所以Book也是文件。”我们两人隔着柜台切磋了一番英文,没有决出胜负。后来他说:“那您签个字,如果退回来,不找我们退寄费。”我想,如果退回来,误了事不说,还赔了钱,只好抱着书回家了。

回去收到邮件,人家问书寄出了没。我想我在德国混了这么些年,这件小事都搞不定,也太丢脸了。第三天又抽空去邮局,一脸正气凛然,他们是“领导”,我还是上帝呢。

这回又落到男“领导”手上。他一见我的书就笑起来:“还寄快件吗?”我一往无前地说:“我今天就是要把书当成文件寄!”他犹豫了一下把书接过去,翻到中间打开,然后把书脊用力压一压,把书压得扁扁大大的,满意地说:“您看,这就不是书了,是文件了。”他找出快件信封,把压扁的书装进去,装到一半,突然又问:“《小王子》这样的书全世界都能买到,您为什么要往中国寄呢?”

我急了,胡诌说:“对方是个教授,专门研究《小王子》,人家收集各种版本。”

“领导”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啊!那您为什么要寄快件呢?”我一看又要绕回开头去了,连忙说:“那可是人家教授出钱,又不是我出钱,明白吗?”

“哦,教授出钱啊。”他很欣慰,终于把书装进了信封。

张泉摘自《环球时报》

上一篇:只要做了,便会有人知道 下一篇:谁来原谅那个懵懂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