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境逼而神境生

时间:2022-09-11 02:37:00

罗晓帆的花鸟画,具有闽西画派画家的共性,但其个性也是很鲜明的,他尤为强调作画以自然为师及形似对传神的重要作用。

清代的闽西,曾产生过上官周、华凸、黄慎等彪炳史册的大画家,其流风所及,影响深远。及至二十世纪,又产生了以宋赞周(1881―1 957)为先驱,罗晓帆(1894―1983)、丘汩(1900一1954)、宋省予(1910―1964)等为代表的近现代闽西画派。这几位画家都生长于闽西小城上杭,他们或为父子,或为师生,或为艺友,在思想和艺术上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殊途同归的艺术新风,自民国末年及解放初期得到了集中的表现。他们直承上官周、华凸、黄慎等清代闽西先贤的革新精神和潇洒放逸的写意画传统,近取海派与岭南画派之长,融合中西绘画技巧,以写意花鸟画为主要突破口,既重视师造化,传达自然生命韵致,又强调表达自我感受,写意传情。

三位代表画家中年纪最长的罗晓帆,早年受宋赞周先生发蒙。后入上海艺专西画科,受业于刘海粟、李超士、丰子恺诸名师,打下了扎实的绘画基础。毕业后,辗转于闽西、粤东等地,其间广泛研习历代花鸟画大家传统,确立了中西结合的花鸟画探索之路。

罗晓帆的花鸟画,具有闽西画派画家的共性,但其个性也是很鲜明的,他尤为强调作画以自然为师及形似对传神的重要作用,并有闲章云“画法南田不在工”,强调了自己学恽南田等人的画,不仅仅是学其工致,更重要的是要传神达意:另一方面,在中西结合方面,他基础最为宽厚,探索也最为深入。他熔国画的笔法,西画的色彩,造型的功力,诗的境界于一炉,以朴素明快的语言表现富有生活情趣的主题,既体现出民族绘画的精神风骨,又富有时代气息。他在三位画家中艺术风格形成最早,又受过科班教育,丘洄、宋省予受其影响应在情理之中,这一点从二人早期画作中可窥见端倪,但不同的是,丘、宋二人后来都走向了画家画与文人画合流之路,成为文人化的职业画家,逐渐与罗拉开了距离。而罗晓帆终生不易其志,一以贯之。若论画外的修养,如诗文、书法等,罗不及丘、宋二人,而罗晓帆油画、水彩、素描、山水、人物、花卉、翎毛、草虫兼菩,于笔墨、色彩、造型无不运用自如,人称全能画师。二十世纪,很多国画家也在不同程度地进行中西结合的探索,但像罗晓帆这样在国画、西画两个领域都具有很强的创作实力的,着实不多,这也是罗晓帆艺术创新的底蕴所在。在此,我们试图通过对其代表作的解读,领略其花鸟画的独特魅力。

罗晓帆1 938年所作《郑谷诗意图》,宽34厘米,高1 35厘米。右上题诗云:暖戏烟芜锦翼齐,品流应得近山鸡。雨昏青草湖边过,花落黄陵庙里啼。戊寅秋天晓帆作于读画轩。诗为唐代郑谷所作七律《鹧鸪》的前四句。郑谷此诗写出了鹧鸪的神韵,故后人有“郑鹧鸪”之赞,罗晓帆以此诗意作画,亦为传神之作,堪称双璧。画中荒草怒生,绵延不绝,其间著鹧鸪五只,或隐或显,或聚或散,或动或静,随意自然而不失章法,画面上方一只从远处飞回,下方右侧一只与之相呼,画家未拟其声,但可想见游子涉足凄迷荒僻之地,聆听鹧鸪的声声哀鸣而黯然神伤。1938年6月底,日寇南侵汕头,据资料记载,任教于汕头私立聿怀中学的罗晓帆被迫返乡,在这样的背景下作此图,他是否籍此寄托山河破裂之痛,不得而知。但画家如果没有深刻的生活体验,是不可能创作如此感人的画面的。罗晓帆虽不菩诗,书法亦未能称绝,自然也不以文人画家自居。然此作所体现的诗意及深情,非一般以无病为能事的文人画家所能及。画家以写实手法作鹧鸪,描绘细腻深入,彩墨意趣与鹧鹋形象叠合无间,浑然天成。画荒草则注重笔意及整体效果,烘托意境。同时巧妙地应用浓淡、疏密、长短的变化来体现空间的深远感。在构图上,既有平远之深,又有高远之势,张弛有度,收放自如。另,罗晓帆毕生倾心收藏名家画作,曾辟画中所及“读画轩”,工余细心琢磨,从中汲取各派之长。作此画时,罗晓帆年仅44岁,却有如此深厚的笔墨功力,跟他精于鉴赏也是分不开的。

罗晓帆所作《寒梅锦羽图》,宽1 82厘米,高120厘米。如此巨幅,不仅在罗氏画作中绝无仅有,在同年代花鸟画家作品中也极为少见。据其后人介绍,此画作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是画家当时为画展而作的巨制。图中,一梅树主干自左下向右上斜出,盘枝自然舒展,并不故作奇态,倒是更见傲骨。背景不著一物,在中部及右上方留出大块空白,既衬托出寒梅的凄美和冷艳,又突出了孔雀这一画面之主体。孔雀立于梅树主干之上,俯首剔羽,意态悠闲,形象逼真而传神,着色丰富而含蓄。可贵的是,画家不为西画手法所囿,纯以国画笔法出之,以圆劲刚健之笔画脚及爪,以蓬松潇洒的笔触画尾羽,又以痛快粗放之笔画翅膀,凡此种种,条分缕析,气韵天成,又浑然一体。

上一篇:日本加速进军中国铁路 下一篇:交行欲拔上市头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