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教于“美”,为中职体育课堂“锦上添花”

时间:2022-09-11 02:27:07

执教于“美”,为中职体育课堂“锦上添花”

摘 要:中职教育作为中职学生踏入社会的中转站,对于学生审美素养的培育与形成显得尤为重要。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渗透美育,执教于“美”,不仅有利于陶冶学生的审美情趣,健全学生的人格素养,而且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本文主要基于教师的作为,从热爱生活、科学锻炼和言传身教三个角度展开了讨论。

关键词:生命美 健康美 品德美

体育本身就是一种美的艺术感受,一种美的心灵体现。它的美,绚丽多彩,彰显活力;它的美,科学有为,利于终身。这种美不仅表现为运动者的形体美、形象美、心灵美,还表现为其自身内化体育精神和价值所彰显出来的艺术美。体育的美,是对生命的敬畏,是对健康的践行,是对高尚人格的追求。只有发自内心向善体育,以审美的姿态投入快乐的体育活动中去,才能显露出令人叹为观止的高超技艺和个人体育品质。

因此,在中职体育教学中,教师应该“取经”艺术学科的本质内涵,将审美情感、全面发展以及感性追求融入中职教学中,引领学生遨游充满美的体育世界,在运动中挥洒汗水,在欣赏中感悟生命,在实践中发现美、感悟美、珍惜美,而不是陷入工具主义的魔咒之中难以自拔。

本文基于笔者多年从教经验,就如何践行执教于“美”,为中职体育教学“锦上添花”,为中职体育课堂“增添色彩”,从生命维度、健康维度和德育维度三个方面展开了论述。

一、热爱生活,感悟“生命美”

体育源自生活,服务于生活,且高于生活,它不仅是人们社会生活的重要形式、生产实践的内在需要,而且是人们尊重生命、崇尚生命的重要体现。体育运动,本身就是一种对生命、对生活积极向上,乐观进取的态度,是一股锲而不舍、热情奔放的冲击力。而中职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发育的成型期,各种成人的显著特征已逐步趋近,大脑发育水平也基本达成完善程度,对于生命价值和审美能力的判断和涵养已能有自身的独立行为。因此,在中职体育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考虑中职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尊重中职学生的主体需求,立足生活本源,将“生命美”的理念渗透于日常体育教学中,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树立积极乐观的人生观与

生命观,保持热爱生活,坚持锻炼的心态,让体育文化“行走”于生命,让体育运动“驰骋”于生活情境。

例如,在体育欣赏课“足球运动”教学中,教师可以将“生命美”贯穿于课堂教学各个环节,让学生在课堂的细节中充分感受到体育运动对于生活的重要性,切身体会体育运动对于一个人生命的意义。例如,在介绍足球精神时,教师可以播放2013法甲联赛中,贝克汉姆在赛后正式宣布退役的感人视频。视频中,这位足球巨星深情地告别挚爱且为之奋斗22年的绿茵场,潸然泪下,在场所有工作人员、运动员与观众,都深深地为之动容。教师可以根据这感人肺腑的视频,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自由讨论:

①为什么贝克汉姆谢幕时,会难以自持,挥泪赛场?而又为什么他能够使千千万万人为之动容?

②回首贝克汉姆22年的足球运动职业生涯,你可以从中体会到什么?

通过小组讨论与交流,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贝克汉姆22年崇高的体育精神、对生命的负责、对生活的热爱、对职业的奉献,来感受体育对于生命的可贵,切身感悟“生命美”。

二、科学锻炼,追求“健康美”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与现代生活理念的转变,人们对科学锻炼有了更深的认识,对于“健康美”有了更执着的追求。体育运动最能恰如其分地彰显人体的形态美,运动中的人们挥洒汗水,要么矫健有力,要么英姿飒爽,要么魁梧强壮,不仅能够塑造良好的体型,保持愉悦的心境,而且有利于提高人们的身心素质。而中职学生正处于身体发育的关键期,如果没有及时进行科学的体育锻炼,养成健全的体格,养成科学的作息习惯,那将会对终身的身心发展造成巨大的潜威胁。因此,在中职教育中,教师应该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美”的生活理念,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有效的体育锻炼,增强学生的体质,陶冶学生的情操,从而让学生以强壮的体魄,健康的人格走向岗位,踏入社会。

例如,在体育课前热身运动中,教师经常会布置学生先慢跑操场两圈,以达到热身的作用,为整堂体育活动课打下基础。跑步是体育运动中最常见的一种,学生们非常熟悉,也有着丰富的慢跑经验。但是,很多学生缺乏科学跑步的意识,错误认为跑步就是人的一种本能,并没有什么需要特别注意的,每个人都能跑,不需要教。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传授学生正确的慢跑方法,并在课前说明跑步的要领,以及要注意的地方,如跑步前要确认自己的身体状态适不适合跑步,如女生是否处于生理期,男生是否因打球或其他原因存在肌肉拉伤,是否有学生患有感冒或其他疾病等。教师应该引导学生重视科学跑步的重要性,使学生们了解,如果违背跑步的运动规律,忽略人体的发育规律,可能在运动过程中导致不必要的运动损伤。

三、言传身教,践行“品德美”

体育精神高于体育活动,其健康向上、拼搏进取、公正顽强的内涵,已经内化成为人们的信仰与追求。然而,笔者在教学实践和观察中发现,很多体育教师自身并不具备良好的道德情操,各种脏话、粗话在课后随风飘起,在校外的他们俨然没有师者的品德和操守,这也就是有的体育教师在世人眼中印象分低下的主要原因。

因此,在中职体育教育中,首先应当把注意力放在教师的素养和品德建构上,这样教师才能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信服,增强自身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其次,教师应该做好高尚体育品德的“传道者”,言传身教,不断提高自身的审美素养,以高尚的品德、文明的品行以及善良的心灵去影响每一位学生,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践行体育精神,崇尚“品德之美”,进而以审美情怀投身于体育活动中。

由此,教师可以在日常的体育竞赛活动中,如学校的运动会比赛、班级的拔河比赛、学生自发的篮球等各类比赛中,培养学生热爱集体、重视团队协作、遵守体育规则、重在参与、文明参与、公平竞争、永不放弃的体育精神;在平时体育项目的教育教学中,如羽毛球、篮球、长短跑、跳远等项目中,应要求学生以饱满的精神状态,积极地参与到体育实践活动中,认真对待每一节体育课,尊重教师的劳动成果。同时,激发学生坚持到底、吃苦耐劳、享受运动过程的体育精神;在体育卫生保健课中,则要注重培养学生互相关爱、紧急时刻伸出援手的高尚品德,以此在体育教学中,达到审美教育的教学目的,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道德情操;在体育欣赏课程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引导学生以美的眼光去看待每一项体育运动,以美的心灵去感受每一项体育运动为我们带来的惊喜与快乐,让学生们在竞技中寻找美,在生活中发现美。

总之,在中职体育教学各个环节中有效地渗透审美教育,践行执教于“美”,为学生营造出充满活力与内涵的学习环境并非一朝一夕能够实现的。这就要求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应该以探究与学习的态度,在摸索中前行,在实践中创新,及时转变教学观念,不断丰富教学方式,“三管”齐下,把“生命美”“健康美”“品德美”有效地结合在一起,让体育课堂教学中遍布美的足迹。

参考文献

[1]贺昭泽,孔柏梅.试论体育审美——自由的象征[J].体育文化导刊,2006(2).

[2]杨学文,吐尔干·努腊色力,孟欣欣.试论体育审美价值[J].体育文化导刊,2011(8).

[3]历祥英,李跃年.加强大学生体育审美意识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体育科技,2003(11).

上一篇:改进二阶统计量算法在风力机主轴承裂纹识别中... 下一篇:持作文之法当空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