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社区癌症患者的心理干预

时间:2022-09-11 01:21:05

浅谈社区癌症患者的心理干预

【摘要】目的: 探讨社区癌症患者的心理状态,运用心理学理论和技能对相关心理问题进行的心理干预。结果:积极影响患者的心理状态和行为,消除患者的心理障碍,促进患者心理素质的完善性、适应性、和谐性,有助病情的改善和缓解,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关键词】社区; 癌症 ; 心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473.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1)10-1639-01癌症是当前严重危害社区居民生命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病程长且易复发、转移,所有癌症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发展,社区护士已由原来的打针、发药、疾病监护转向包括生理护理、心理护理、社会支持在内的疾病全过程护理模式。针对癌症患者的心理状况,我们运用心理学知识和技能对患者进行相关的心理干预,提高患者的心理素质和生活质量。

1癌症患者的心理特点

1.1 侥幸、期盼心理: 当患者得知患癌诊断后,表现为霎时间方寸大乱,或麻木不仁,甚至晕厥,这种震惊称为“诊断休克”。这时期患者都侥幸地希望先前的诊断有误,这是一种创伤或应激状态下的心理反应,可降低患者的恐惧程度,缓解痛苦的体验,逐渐适应意外打击。患者期望有“神医”能帮助其走出困境。

1.2 恐惧、拒绝心理 :当极力否认无法改变诊断结果时,患者害怕死亡即将来临,便会产生恐惧心理,表现为恐慌、哭泣、警惕、挑衅或冲动。患者听说癌症很可怕,认为自己患了不治之症,又担心费用昂贵,对治疗失去信心,患者会拒绝进一步治疗。

1.3 焦虑、紧张心理: 患者面对患癌信息都会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不适感和自主神经系统激活状态,出现尿频、尿急、心悸、血压升高、呼吸急促、皮肤苍白、出汗、食欲不振、睡眠障碍等一系列紧张、焦虑症状,患者情绪起伏特别强烈。

1.4 依赖、被动心理 :患者接受现实后,自己有意无意会变得软弱无力,被动性增强,事事依赖别人,总是观望亲朋好友、医护人员的言行举止和对其的态度,希望得到他人的主动关心和重视。

1.5 绝望、抑郁心理 :病情的恶化或治疗的痛苦,都能使患者产生绝望,对治疗失去信心,忧心忡忡、对立情绪、不服从治疗,听不见医护人员和亲朋好友的劝说,甚至出现抑郁心理、常常被孤立、无援、凄凉的情感所包围,甚至产生自杀念头。

2心理干预措施

2.1 保护性心理护理 :患者得知患癌后其心理和行为会倒退至孩童时期的幼稚水平,医护人员用心呵护,用情感动,想患者所想,才能预知患者心理变化,及时用真诚、积极的语言进行引导,帮助患者走出心理困境。患者早期否认或回避自己的诊断,予默认或解释为“早期或轻度的改变”,保护其应激状态下的脆弱心理,让患者感到温暖、体贴和信赖。

2.2 分析性心理护理 : 患者患病后情绪波动大,思虑较多,有的不配合治疗,乱发脾气,护士平时勤问、勤答、勤谈心,用亲切、和善的语言与患者多沟通,婉转地分析患者的病情、治疗效果以及情绪对身体康复的巨大作用,还让治疗成功的病友现身说法,让患者看到成功的希望和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3 支持性心理护理 : 护士首先应理解患者的心理变化,对患者宽厚仁慈、体贴入微,同时做好患者家属的心理护理,平时以“阿公、阿婆、叔叔、阿姨”等称呼患者及家属,我们护士与家属一起共同安慰、关怀和支持患者。平时让患者听一些旋律平和、舒缓、明朗的乐曲,像《二泉映月》《蓝色多瑙河》《江南好》等,让患者心情放松,减轻忧虑、痛苦的心理,增强机体免疫力,有益机体更好更快地康复。

2.4 暗示性心理护理 :“良言一句三冬暖”,不仅是我们鼓励性的语言对患者具有心理暗示作用,护士的甜美亲切的微笑,轻柔的护理动作,近距离的交流,给患者以温暖和平易近人的感觉,都可以有效调动患者的心理潜力,从而发挥患者的生理潜力。我们常使用语言暗示对疼痛患者以语言强化:“这种新药的止痛和助眠效果很强,不一会,你的疼痛就会减轻”通过暗示疗法,有些患者很快能安静入睡的。我们还引导患者积极乐观地自我心理暗示“我能行,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转变思想观念,增强信心,勇敢地面对现实。

2.5 转移性心理护理 : 对于康复期患者,我们要帮助其学会适应现实角色。有心理矛盾时,帮助其宣泄出来,不要压抑在心里,帮助患者寻找新的生活乐趣,如读书报、种花草、听音乐、散步、谈心、打太极拳等,转移注意力,使其心胸开阔,保持乐观、开朗的心理,增强抗癌信心。

3 小结

癌症属于社区慢性病管理的范畴,我们社区建立全程、全方位、全员、全面实施的心理干预体系,渗透至患者整个康复治疗、护理的全过程。癌症患者一旦出现严重的心理疾患,将极大地影响疾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对癌症患者进行有效地心理干预,有助于患者主动参与、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促进生理、心理功能康复,增强心理调节能力和社会适应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效延长患者的生命。

参考文献

[1] 袁耿清主编《医用心理学》〔M〕第1版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1991:209

上一篇:中学生适应取向的心理健康结构探究 下一篇:中学生生活满意度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