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癌抗癌知识问答

时间:2022-09-11 01:19:08

防癌抗癌知识问答

1.什么是癌症?

癌症是一类疾病的名称,又叫恶性肿瘤。他是由于身体上的细胞过度生长引起的。人体是由许许多多有生命的细胞组成的,在正常情况下,身体内各部位的细胞按一定的方式和速度生长,进行新陈代谢,维持身体各部的正常功能。但是有时候身体的某部位或某器官的细胞,受到环境中一些毒素(致癌因素)长时间的影响,同时,若人体本身的抗病能力(免疫力)减弱,就可能出现一些不正常的细胞。它的生长能力特别强,生长速度特别快,没有控制地生长,就形成了肿瘤。

肿瘤可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癌症)两大类,良性肿瘤生长比较缓慢,在身上可存在几年或更长的时间,肿瘤的外面常有一层包膜,用外科手术切除治疗后,很少会复发。恶性肿瘤(癌症)生长比较快,肿瘤外面往往没有一层包膜,恶性细胞较容易扩散出去,用外科手术切除后,有一部分病人可能会复发。需要用几种方法综合治疗,以提高治疗效果。

2.癌症怎样形成的?

引起人类癌症的原因是相当复杂的。大家知道,细胞是构成人体的基本单位,它是由细胞膜、细胞浆、和细胞核所构成。在细胞核中有46条(23对)染色体,它含有决定细胞乃至人体特征的遗传物质,这就是位于染色体上的基因。每条染色体上有1000多个基因,每个细胞有4万个左右基因。正是这些基因才赋予人种与人种之间,个体与个体之间的特征及其千差万别。在众多的基因中有一种在常态下不活跃的特殊基因(原癌基因),一旦在人的生命过程中,遇到了致癌因素,它们便骚动起来,科学家将此过程称为“激活”。原癌基因激活成了癌基因,这样便使得原来安分守己的细胞变得疯狂起来,并且不休止地拼命增殖而成为癌细胞。现在可以这样认为,不论是化学致癌物、放射线、病毒,都是通过癌基因的作用而使细胞癌变的。

后来,研究者们发现,在染色体上也具有抑制癌症生长的因子,科学家称之为“抑癌基因”或“抗癌基因”。只有在抗癌基因失去活性之后,癌基因才能活跃起来,从而形成癌症。

3.癌症在我国的流行情况如何?

据卫生部全国肿瘤防治办公室调查,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癌症发病每年约90万人,癌症死亡每年约70万人。到90年代初期调查结果显示,癌症发病人数全国每年约160万人,死亡人数每年约130万人。全国癌症死亡率从70年代到90年代上升了30%。据卫生部统计,2001年我国癌症发病人数约180~200万人,死亡人数约140~150万人。

2001年城市地区居民前五位死亡原因顺序是:1.恶性肿瘤2.脑血管病3.心脏病4.呼吸系统疾病5.损伤和中毒。农村地区居民前五位死亡原因顺位是:1.呼吸系统疾病2.脑血管疾病3.恶性肿瘤4.心脏病5.损伤和中毒。可见无论城乡,癌症都是名列前茅。我国最常见的癌症是肺癌、肝癌、胃癌、食管癌和大肠癌。5个部位的癌症死亡数约占全部癌症死亡人数的80%。较常见的癌症还有子宫颈癌、乳腺癌等。

4.环境中常见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环境中可能引起人类发生癌症的危险因素较多,可归纳成以下三类:

①物理性的:如X线、γ线、氡气、紫外线等,可能引起肺癌、白血病、皮肤癌等。

②化学性的:多环芳烃类如苯并芘、苯并蒽等,甲基胆蒽、苯、二甲苯、偶氮染料、砷、石棉、铬等,可能引起肺癌、胃癌、肝癌、白血病、膀胱癌等。亚硝胺类如二甲基亚硝胺、二乙基亚硝胺等,常少量存在于腌制的肉类和蔬菜、霉变的粮食和其他食品中,可能引起食管癌、胃癌、鼻咽癌等。

③生物性的:如肝癌、子宫颈癌、部分白血病、鼻咽癌等的发病与感染病毒有关;某些霉菌产生的毒素与发生肝癌有关;胃幽门螺杆菌的长期感染与胃炎、胃溃疡、胃癌的发生有关。

5.与发生癌症有关的内因有哪些?

癌症的病因比较复杂,上面说到的环境中的危险因素属于外因,内因包括人体本身免疫功能降低,内分泌失调,遗传易感性,长期精神压抑、情绪低落等。所以提倡要培养乐观的精神情绪,遇到忧愁的事要善于自我安慰和解脱。要注意合理的营养,经常锻炼身体,戒掉不良嗜好,藉以维护和提高免疫能力。事实上代代相传的遗传性癌症,在癌症总数中占极小的比例。

6.癌症有哪些常见的危险信号?

⑴持续性咳嗽,痰中带血。⑵持续性消化不正常,腹部长期疼痛或有肿块。⑶吞咽食物时,有进行性吞咽困难,梗噎感或胸骨后不适。⑷月经期间或绝经期后出现不规则阴道出血,特别是时出血。⑸身体表浅部位出现逐渐增大的肿块,包括淋巴结肿大。⑹经常出现鼻塞、鼻涕带血、鼻出血、颈部肿块。⑺尿血、大便中带血或有潜血。潜血也叫隐血,指眼睛看不到有血,用检验方法测定有血。⑻皮肤疣和黑痣迅速长大或表面汗毛脱落,或局部发痒,分泌液体等都要警惕。⑼不明原因的体重减轻。遇到以上情况,不需惊慌,因为有些不是癌症的疾病也可以有以上所说的症状。但是,不要犹豫,尽快到医院请医师检查、鉴别清楚是什么病,及时治疗。

7.谁属于癌症的高危人群?

“高危”人群是指社会上的一些人,发生某种癌症的危险性高。某种癌的发病率比通常人群高几倍至几十倍。因此这个人群便成为预防某种癌症的重点对象。属于癌症高危人群中的个人,要多了解一些防癌知识,最好每年参加一次健康体检,做到无病防病,有病早治。下列四种人是癌症的高危人群:

①长期吸烟或重度吸烟者、被动吸烟者、嗜酒者。

②患有乙型、丙型慢性肝炎、肝硬变者;艾滋病患者。

③长期从事下列工作或经常与其接触者:石棉、苯、镉、铬、镍、砷、木屑、放射线、氡及氡子体、芳香胺、多环芳烃、已烯雌酚、氯乙烯、煤烟和焦油、杀虫剂、橡胶、冶炼业、家具制造等。

④有癌症家族史的人和现有癌前期疾病的人。

8.癌症可防可治吗?

癌症是可防可治的疾病。60年代以来,我国在一些癌症高发区,例如河南省林州市的食管癌、江苏省启东市和广西扶绥县的肝癌、云南省锡业公司和宣威县的肺癌、江西省靖安县的子宫颈癌等地区,进行了综合预防癌症的研究,在预防研究的人群内,在不同程度上降低了癌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又如在美国、英国,自60年代起宣传吸烟有害健康,劝阻吸烟,到90年代后期,吸烟率降低了40%以上,肺癌的死亡率也开始下降。据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统计,在20世纪60年代的住院病人治疗后生存5年以上者占36%,70年代治疗后生存5年以上者占41%,80年代治疗后生存5年以上者达52%。

9.生活方式上如何防癌?

戒除吸烟嗜酒的习惯,吸烟时烟雾中含有的多种致癌物质被吸入体内,一般的说吸烟20~30年进入患癌的高危险期,吸烟者患肺癌的危险性比不吸烟者约高10倍。吸烟也增加喉癌、口腔癌、食管癌、胃癌、胰腺癌、肾癌、膀胱癌等的发病率。吸烟使附近的人受到被动吸烟之害。据国内外报道,各种酒类可能含有少量杂质和致癌物质。单就酒精而言,它能促进食物中致癌物的吸收,降低人体的免疫能力,损害肝脏的解毒功能。所以,饮酒对预防癌症是很不利的。此外,注意锻炼身体、合理营养、平衡心理和培养乐观的精神情绪,养成讲卫生的习惯。

10. 在饮食上如何防癌?

⑴注意饮食内容:我们合理的饮食,按热量计算,粮食、蔬菜等碳水化合物应占60%~65%;肉类、食油类脂肪约占20%~30%;蛋类、奶类、鱼类中的蛋白质占10%~15%。所以在贫苦地区要适当补充蛋白质和脂肪,在大、中城市、乡镇和牧区要限制吃过多的脂肪和蛋白。吃的食品种类宜广泛些。

⑵改进饮食习惯:①不吃发霉变质的粮食和其他食品,因其中有霉菌毒素。②少吃烟熏、火烤、油炸的食品,因其中有少量苯并芘等致癌化学物质。③不吃或少吃腌制的荤菜或蔬菜,因其中可含有少量致癌的亚硝胺类物质。④少吃盐和脂肪,每天最好吃盐5~6克,目前我国居民平均每天吃盐约10~15克。

11.吃哪些食物有防癌作用?

科学研究证明,一些食物成份具有预防癌症发生和抑制癌症生长的作用。但是,防癌食物在人体摄入较少量的致癌物时,身体健康水平比较好时才能发挥明显的防癌作用。防癌食物可分成四类:

⑴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主要有维生素A和胡萝卜素,维生素C,维生素E。此外,维生素D、B族维生素、叶酸也有一定防癌作用。微量元素:主要是硒、碘、锌等。进食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有正确的剂量,不可超量。

⑵新鲜的粮食、蔬菜和水果:玉米、白薯、南瓜、麦麸、糙米、全麦、萝卜及胡萝卜、百合科(葱、洋葱、蒜等)和十字花科(元白菜、大白菜、白萝卜、芜菁、花椰菜、包心菜等)蔬菜。其它如蘑菇、芦笋、苦瓜、茄子和其它绿色蔬菜,也具有抗癌作用。常吃的橘子、苹果、葡萄、香蕉、大枣、山楂、猕猴桃等因其丰富的维生素C、微量元素、纤维素等具有防癌作用。研究发现,当身体内储备的番茄红素较多时,则发生肺癌和前列腺癌的几率均低;在樱桃、鲜桃、黄杏、草莓、紫皮葡萄、倭瓜和西瓜中也含有番茄红素,但在西红柿中的含量最大。茶叶,尤其是绿茶有明显的防癌抗癌作用。

⑶豆类、奶类及其制品:大豆、豌豆、扁豆、绿豆和刀豆,都含有防癌、抗癌的核酸,日常吃的豆类和豆制品、奶类及奶制品均具有防癌作用。

⑷荤菜和海产品:动物内脏,尤其肝肾、蛋类、奶类含有维生素A,各种海产品中,尤其海带、紫菜、海鱼、蛤蜊等贝类含有丰富的元素硒、碘、钙等,因此有一定防癌作用。

综上所述,防癌食品主要的有粗粮、杂粮、麦麸、新鲜蔬菜、水果、豆类、奶类、海产品和茶叶等。

上一篇:老年糖尿病人的日常护理 下一篇:生活中警惕甲醛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