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低年级语文的写话教学

时间:2022-09-11 01:11:18

也谈低年级语文的写话教学

摘要:写话教学既是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重头戏,又是语文教学的一大难题。就低年级学生而言,积累素材、学习规范语言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低年级语文 写话教学 课内外阅读 积累素材

写话教学既是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重头戏,又是语文教学的一大难题。提起写话,学生往往感到无从下笔,无话可写。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生活积累太少,缺乏写作的素材,即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二是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差。为了解决这两个难题,必须从引导学生观察入手,帮助学生丰富写话的素材;从引导学生广泛阅读入手,帮助学生积累语言材料,开拓思路;抓小练笔积累,减缓训练的坡度;拓宽训练的时空,适当增加写话的训练量。就低年级学生而言,积累素材、学习规范语言显得尤为重要。

一、写话教学与课内外阅读密切结合

紧紧围绕低年级学生身心特点,引导他们阅读“生活的百科全书”,去寻找生活的源头活水,在生活中观察、思考、实践、积累,眼、耳、口、手、脑多种感官参与,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极大地丰富了学生对生活资源的体验,盘活了写话素材。

文章是作者对客观事物认识的反映。语文课本中的多数内容是学生阅读写作的典范。因此,在教学中,我充分发挥教材的示范作用,并结合实际创造性地进行运用。首先加强了课内阅读的训练,在讲读课文时,认真指导学生思考作者是怎样把文章写具体生动的,并引导学生学习文章的写作方法,使其潜移默化,应用到作文实践中。如讲《北京的春节》一课时,在学生初读课文之后,我让学生谈谈北京的春节给自己留下的整体印象。然后让学生默读课文,看看春节有哪些风俗习惯。通过阅读思考,学生懂得了课文先简略地介绍了人们做了哪些过春节的准备,紧接着详细地描述了除夕、初一、元宵三个春节高潮,最后简略交代春节结束。最后我又让学生分组进行了学习、讨论,通过学习和讨论,懂得了文章有详有略的表达方法。此时,我又着重指导学生领悟作者语言表达特点。比如,“腊七腊八,冻死寒鸦”,引用俗语说明北京的春节从一年里最冷的时候开始;再如,“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双美,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几个饺子。”将叙述与描写融为一体,夸赞腊八蒜;又如,“粥是用各种米,各种豆,与各种干果熬成的。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非常自然地用了排比和比喻,既说明了粥的材料丰富,又表达了对丰收的自豪和期盼。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加强阅读训练,若仅靠课内是有限的,课外阅读训练也至关重要。在每个单元结束之后,我搜集了大量与之相关的美文,让学生阅读,读完后让学生评议,读了以后有哪些收获?作者是运用什么方法来写的?你觉得哪些地方最值得学习?……有的放矢地进行阅读。我还经常组织学生读课外书籍,使学生从中获得大量素材,广泛应用于写作之中,不仅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而且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从培养观察能力入手,引导学生观察

学生的观察能力强,方法得当,写起文章来就会言之有物,言之有序。因此,只要是观察实物的习作,我都会发动学生带相应的实物。如写一种水果,我就让学生带自己喜欢吃的水果到课堂上来,指导学生观察看其形状、大小及颜色,触摸是否光滑,再品尝味道怎样,让学生将这一过程口述出来,最后才让学生动笔写。这样学生就能写出一篇篇生动具体的文章了。我还向学生提供了日常用具、工艺品等,让学生选一件最喜欢的,进行观察。先观察它的外形、结构、颜色;能够操作的,可以操作一下。然后根据观察对象的不同,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顺序,分几段写,想好后写下来。这样学生写起来有条理。

三、留心身边的事物,做生活的有心人

生活现象是客观存在的,若对它有心,就会发现它,认识它,并成为写作的源泉;若对它无心,就会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不断地积累材料,留心身边惯见的事物,才能使学生有事可写。我先让学生从身边事物写起,如写一写“我”、“同桌”“老师”“教室”等,写前向学生提出要求,看谁抓住了特点,写得最像?写完后读一读,谁写得最像、最生动?通过读,学生才懂得了观察的重要性,从而留心身边的事物。

四、鼓励学生多练笔

“三天不念口生,三天不练手生”。学生的写话也是如此。只有平时勤练笔,作文水平才会有所提高。为了让学生多写勤练,形成习惯,不把写作文看作一种压力,我给学生提供机会并鼓励学生多练笔。如在学完《凡卡》一课之后,让学生写一写爷爷能收到凡卡的信吗?凡卡今后的命运如何?他的出路在哪里?……不仅要练习的次数多,还要形式多。如观察日记、续写故事结尾、读书笔记等,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力,创造各种机会,激发学生兴趣,逐步养成爱动笔的习惯。

五、调动多项感官,挖掘写话的丰富内涵

低年级孩子写话的特点是句子简单,有时看似篇幅较长,但会前后重复。在演一演、画一画、想一想、做一做中激发孩子合理想象,让学生在注意顺序的前提下,把过程写清楚,把对话写具体,把形态写生动。

学会补白,把动作写清楚。低年级孩子的说写反差较大,往往说时头头是道,写时却提笔忘字,不知如何下笔。比如有学生写“我回到家就开始写作业”。这句话是完整的,但其中有很多细微的动作缺失了。此时让学生来演一演,其他学生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回到家,要先放下书包,拿出书和本子,打开铅笔盒,挑选一支尖尖的铅笔,才能开始写作业。补充了一系列的动作后,句子就显得有血有肉了。

依靠问答,把形态写生动。如在描写秋天的景色时,孩子会写:橘子熟了。让学生看看图片,插上想象的翅膀,橘子生长在什么地方,像什么呢?绿叶和橘子间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呢?这样步步深入,学生第二次写时,就能写出动态美了。“果园里,一个个挂满枝头的橘子像是挤在一起的小娃娃,扒开绿叶笑眯眯地向外张望。”再请学生像老师一样问一问,每个问题要注意前后联系,这样短短的句子在孩子们的提问中逐渐拉长。多次训练后,学生逐渐养成了自觉观察,把句子写生动的习惯。

低段写话需要回归这种纯真本色,让孩子用自己的眼睛观察世界,说出孩子的话,让写话展示他们的生命活动,同时又要重视写话教学的语言质量,学会规范表达,从而真正地展现一个原生态的自我

上一篇: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 下一篇: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预设和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