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莲花口服液工艺研究

时间:2022-09-11 12:56:43

金莲花口服液工艺研究

【摘要】 目的 解决金莲花口服液含量降低问题。方法 在配制过程中加入抗氧剂焦亚硫酸钠Na2S2O5,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进行含量测定。结果 加速试验结果显示:处方2和处方3中金莲花总黄酮含量变化不大, 长期试验结果显示:处方2中金莲花总黄酮含量较为稳定。结论 经过加入抗氧剂, 能有效的防止金莲花口服液含量降低, 增加金莲花口服液的稳定性。

【关键词】 金莲花口服液;抗氧剂;硫代硫酸钠;稳定性

金莲花为毛莨科植物金莲花的干燥花[1], 功效为清热解毒[2]。金莲花总黄酮是其有效成分, 金莲花总黄酮主要有效成分为荭草苷、牡荆苷,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金莲花具有很好的抗菌、抗病毒作用[3];金莲花总黄酮具有抗氧作用[4]。金莲花口服液为单方制剂, 具有清热解毒之功效, 主要用于上呼吸道感染、咽炎、扁桃体炎的治疗。金莲花口服液是由金莲花加水提取、浓缩、沉降、取上清液加入单糖浆及防腐剂制备而成。金莲花口服液中含量测定是以芦丁为对照品, 利用采用亚硝酸钠一硝酸铝一氢氧化钠比色法, 照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含量进行总黄酮含量测定。产品在贮藏过程中, 因金莲花总黄酮有抗氧作用可能与产品中的活性氧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使产品含量降低, 从而影响产品的质量, 本文从金莲花口服液配制制备工艺着手, 通过加入稳定剂焦亚硫酸钠对金莲花口服液的含量降低问题进行了研究。

2 仪器、设备与材料

2. 1 仪器与设备 UV8500紫外分光光度计(上海天美科学仪器有限公司);三用紫外光分析仪(上海上一仪器有限公司);PZG 型化糖罐(武汉武药制药有限公司);PZG型配制罐(武汉武药制药有限公司);DSP-I型塑料安瓶灌封包装机(锦州万通包装机械有限公司)。

2. 2 材料 金莲花(黑龙江);蔗糖(中糖世纪股份有限公司湖北分公司);苯甲酸钠(湖南华日制药有限公司);羟苯乙酯(浙江圣效化学品有限公司);芦丁对照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批号100080-200707);乙醇为分析纯。

3 方法与结果

3. 1 金莲花的提取 金莲花450g, 加水煎煮三次, 1.5 h/次, 加水量分别为10、8、6倍量, 合并煎液, 滤过, 滤液减压浓缩, 静置24 h, 取上清液, 滤过备用(A)。

3. 2 单糖浆制备 取蒸馏水450 ml, 煮沸, 加入850 g蔗糖, 搅拌溶解后, 加热至100℃, 沸后趁热用脱脂棉滤过, 自滤器上添加适量的热蒸馏水使成1000 ml, 混匀即得B(每100 ml含蔗糖85 g)。

3. 3 金莲花口服液的工艺处方设计

3. 3. 1 金莲花口服液原处方工艺 在A中依次加入120 ml的B, 防腐剂(苯甲酸钠1.8 g, 羟苯乙酯0.2 g), 加蒸馏水调整总量至1000 ml, 静置24 h, 滤过, 灌封, 即得。

按照该处方工艺生产的产品, 贮存一段时间后, 金莲花口服液总黄酮含量均有降低, 个别出现不合格现象。

3. 3. 2 金莲花口服液处方工艺的改进 金莲花口服液中有效成分为总黄酮, 根据李楠研究[5]结果表明:微波法提取的金莲花黄酮在强光、温度超过70℃时稳定性下降;在酸性环境中金莲花黄酮表现出较好的稳定性;常用食品添加剂食盐、蔗糖等对金莲花黄酮的稳定基本无影响;高浓度的氧化剂及还原剂对金莲花黄酮的稳定性也具有明显的影响。按原处方设计生产, 金莲花口服液提取、配制均在密闭、避光管路系统, 金莲花口服液液体pH为4.0~6.0, 添加的辅料蔗糖等对金莲花口服液中总黄酮稳定性均无影响, 也无高浓度氧化剂及还原剂对其破坏作用。在实际产品贮藏过程中, 阴凉保存条件下金莲花口服液出现的含量降低现象, 作者分析:金莲花具有抗氧性, 具有一定的还原性, 其含量降低可能与金莲花口服液中活性氧有关, 为此, 作者在原处方基础上加入了抗氧较强的焦亚硫酸钠, 制剂在贮藏过程中, 首先消耗活性氧而达到稳定金莲花总黄酮的作用, 处方设计如下表1。

3. 3. 3 改进后金莲花口服液的制备工艺及加速试验、长期稳定性试验。

3. 3. 3. 1 制备工艺 在A中依次加入处方量的B, 防腐剂(苯甲酸钠, 羟苯乙酯), 焦亚硫酸钠, 加蒸馏水调整总量至1000 ml, 搅拌均匀, 静置24 h, 滤过, 灌封即得。

3. 3. 3. 2 加速试验 按市售(PVC-PE复合膜)包装, 在温度(40±2)℃、相对湿度(75±5)%的条件下放置6个月, 分别于0、1、2、3、6月取样进行含量测定。

3. 4 金莲花口服液含量测定[6]

3. 4. 1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105℃干燥至恒重的芦丁对照品25 mg, 置50 ml量瓶中, 加60%乙醇适量, 温热使溶解, 放冷, 加60%乙醇至刻度, 摇匀。精密量取25 ml, 置50 ml量瓶中, 加水至刻度, 摇匀, 即得(每1 ml含芦丁对照品0.25 mg)。

3. 4. 2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品2 ml, 置100 ml量瓶中, 加60%乙醇至刻度, 摇匀, 滤过。取续滤液25 ml, 置50 ml量瓶中, 加水至刻度, 摇匀, 即得。

3. 4. 3 测定法 精密量取上述对照品溶液和供试品溶液各4 ml, 分别置25 ml量瓶中, 加30%乙醇2 ml, 摇匀, 加5%亚硝酸钠溶液1 ml, 摇匀, 放置6 min, 加10%硝酸铝溶液1 ml, 摇匀, 放置6 min, 加氢氧化钠试液10 ml, 再加30%乙醇至刻度, 摇匀, 放置15 min, 照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见SOP), 在510 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 计算, 即得。

本品每1 ml含总黄酮以芦丁(C27H30O16)计, 不得少于20.0 mg。

3. 5 加速试验结果 见表2。

表2 显示, 通过加速试验, 在处方中加入焦亚硫酸钠使金莲花口服液稳定性增强, 含量均在合格范围之内, 处方2和处方3含量几乎变化不大, 作者选用处方2批量生产三批, 在30℃±2℃、相对湿度:65%±5%的条件下进行长期试验, 分别于0、3、6、9、12月取样进行含量测定。结果如表3。

表3 结果显示, 选用处方2进行批量生产, 经过12个月长期试验, 金莲花口服液中总黄酮的含量较为稳定, 长期稳定性试验继续进行中。

4 讨论

金莲花口服液中有效成分为金莲花总黄酮, 总黄酮的含量降低直接影响药物的疗效, 本文在处方中加入焦亚硫酸钠为稳定剂, 通过长期试验, 发现在处方中加入0.3%(g/L)焦亚硫酸钠可很好的延缓金莲花口服液中金莲花总黄酮的含量的降低。

参考文献

[1] 国家药典委员会. 中国药典. 一部.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10:附录24.

[2] 江苏新医学院. 中药大辞典, 上册.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77:1398.

[3] 林秋风, 冯顺卿, 李薇兰, 等.金莲花抑菌抗病毒活性成分的初步研究.浙江大学 (理学版), 2004, 31(4):412.

[4] 颜娟, 胡海娜,田嘉铭, 等.金莲花中总黄酮抗氧作用的研究.时珍国医国药, 2010,21(2)2:387.

[5] 李楠.金莲花中黄酮类化合物稳定性研究.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1,32(11):103 .

[6] YBZ04522009.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标准.金莲花口服液.

上一篇:棕榈岛Resort高球世界的天堂 下一篇:恶性肠梗阻的诊断方式与治疗方案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