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复合型德语人才培养的再探究

时间:2022-09-11 12:08:45

对复合型德语人才培养的再探究

【摘要】本文分析了培养复合型德语人才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培养模式多元化;课程设置合理化;教学手段先进化;人才评价多样化;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借助社会有利资源为培养复合型人才延伸知识触角作为培养德语复合型人才的策略。

【关键词】德语专业 复合型人才 培养模式

【基金项目】天津市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研究计划项目《德语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项目编号:B02-0502)。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9-0082-02

一、引言

近年来,中德两国在加深经济领域合作的同时,也迫切希望拓展两国在文化领域和其他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中德双方2014年发表了《中德行动纲要:共塑创新》,两国由战略伙伴关系提升为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这些因素加大了对德语人才的需求,需求不仅在数量上,更主要地是在质量上,尤其体现在德语复合型人才培养方面。本文主要探究在培养德语复合型人才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障碍,并在此基础上力图提出有益的建议与对策。

二、培养德语复合型人才存在的问题

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模式经过十几年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这一模式在实施过程中暴露出某些不足,如:培养模式单一;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手段开发不足;考评方法有限等,因此厘清这些问题对培养德语复合型人才意义重大。

(一)培养模式单一

全国各地高校德语专业层次不同,各地对人才的需求也不相同,但很多高校的德语专业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忽略了高校间的差异、本校的特色和生源差异,而且对区域特色、发展重心及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了解不多,因此,各校人才培养方案大同小异,培养模式单一。

社会的发展影响着教学体系中各个因素,如:外语人才培养目标、作为学科基础的课程设置等。这些因素始终处于动态变化中,而传统的培养模式常常滞后于社会发展。很多高校一旦设定了培养目标和课程,就一直沿用这种课程体系数年不变。“变”与“不变”构成了一对矛盾,这种矛盾的存在对培养德语复合型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是很不利的。

(二)课程设置不合理

由于片面追求“多而全”的教学理念,对本校本专业特色缺乏认识,设置了过多的非德语专业必修课,尤其是英语课程所占比例过大,致使学生整天忙于听课,应付作业,没有自主学习的时间。另外,专业选修课运作不够灵活,选修课与必修课区别不大,学生无法选择;专业教学实践环节薄弱,除了学业结束前的实习,学生几乎没有其他实践机会,而且实习也大多有名无实,经常是为了实习而做一些与专业毫无关联的工作;而应用课程的数量和质量不能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

(三)教学手段开发不足

教学手段开发不足,主要表现在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手段滞后,课堂气氛不活跃,课堂形式死板,没有充分开发利用多媒体教学,校园网络化教学和德语学习软件等。

(四)考核测评手段有限

考核和教学是相辅相成的。由于考核对教学有监督、指导功能,所以单纯的试卷测试会诱导学生忽略应用和操作能力,一味啃书本。如何把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其他综合能力的展示融入到整个考评体系中,并用合理的考核标准体现出来,这是关键问题。

三、德语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措施

针对培养德语复合型人才存在的问题,我认为,在经济全球化、教育国际化、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尤其是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的加快实施,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和天津自贸区获批建设的背景下,培养模式多元化;课程设置合理化;教学手段先进化;人才评价多样化;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培养德语复合型人才的有力措施。

(一)培养模式多元化

随着市场对外语人才的需求更加多样化,各高校必然要迎合市场的需求,充分考虑毕业生的就业率。为了确保毕业生成为市场所需求的复合型人才,各高校都相继给学生增设了国际经济、对外贸易、市场营销等交叉型、应用型课程。从此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应运而生。

现在大部分高校通常采取的是“德语+经贸”或者“经贸+德语”的嫁接模式,这种模式存在不足:大三时上一些用汉语讲解的经济类导论课程,练习使用德语的时间大幅减少,学生德语基础薄弱;而经贸也只是学到了些皮毛。最终,德语和专业就像两条没有交叉的铁轨,先是平行然后渐行渐远。

那么,应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我认为,应赋予德语+经贸的模式新的内涵,应该将两者之间所涉及的诸多方面知识相互融合、相互渗透。同时,德语和经贸之间的隐性和显性的关系及德语和经贸相关的内涵、外延和由此派生出的各项内容都必须掌握。竞争的核心是人才,人才的实力不单体现在知识的数量上,所以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模式要多元化。

(二)课程设置合理化

培养德语复合型人才,课程设置要以复合性、应用性为目标,适当开发新课程,重点开发应用课程,增加实用性课程的比例。同时要把课程设置纳入到国际教育大循环中,做到与国际接轨。

目前,开设德语专业的高校现行的课程大致分为四类:公共课、德语专业技能课、德语专业知识课和相关专业方向的课程。开设以上课程是必要的,这种课程设置模式是不断深化教学改革的产物,是当初提出复合型人才的理念时,各高校做出的改革培养模式的尝试。

从复合型人才概念提出至今已有20年,它的内涵随着我国高校教育的不断发展和社会对外语人才的需求的变化发生了改变,因此,外语院系必须更新办学理念,树立以就业为目标,以市场为导向,以知识、能力、素质为本位的高校教育观和以学生为中心,以素质教育为目的,以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教学观,在保持自身特色,发挥传统优势的同时,重新设计课程体系,根据变化着的形势,要适当增加一些课程,比如:(1)开设一定数量的母语文化课,以弥补学生在汉语写作方面的不足,提高母语文化修养。(2)增加国情介绍内容和新闻时事比重,让学生养成关注新闻、阅读新闻、讨论时事的习惯。(3)尝试开设“对象国对华舆情文本分析”课程,及时找到对象国对华的关注点,逐步培养学生以对象国易于理解的方式阐述中国社会现象和文化特点的能力。(姜雅明2014)(4)增加实践课,使实践课程时数努力达到课程总课时数的50%。(5)增加中译外的翻译课程,为中国文化走出去打下基础。

除此之外,还要采取课程弹性化,自主选择等方法切实贯彻学分制。确保学生能够根据社会的需要和自己的志趣选择课程、时间和老师,使他们能够设计自己的知识结构和学习进程。要把安排学业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这样既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给学生极大的发展空间,也有利于教师在专业上的发展与提高。

(三)教学手段先进化

教学方法和手段是实现教学目标、落实人才培养创新,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新时期的外语教学要重视课堂教学内涵式发展。在教学中营造生动活泼的教学环境,采用灵活多样的课堂形式,努力创造语言练习环境,培养学生使用语言的能力。老师还要培养学生敢于提问,勇于质疑的学习习惯,使师生良性互动,教学相长。

在此基础上,各外语院校应大量使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开发和建设各种基于计算机和网络的课程。因为网络环境下的外语教学具有多元性的特征,网络教学可以不受时空的限制,随时随地进行教学。另外,网络和多媒体教学为教学提供大量自然、真实的语言材料,加大对学生的感官刺激,使教学变得形象化、主体化和生动化,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另外,我们要协调各种教育力量,广泛利用网上教学资源,借助网络拓展教材内容。我们可以尝试建立服务学生自主学习的课程网站,或引进“世界大学城网络服务系统”,每位教师都可以建立个人教学云空间。这样可以延伸教学内容和教材的深度和广度。我们还可以尝试开通“德语专业选修课空中课堂”,进行跨校网上选课,各校之间互认学分。

(四)人才评价多样化

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强调应用性,因而评价其人才质量应以知识、能力和技能是否与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要求相适应为标准,要逐步关注市场需求,依据市场所需人才的规格来衡量教育的质量。

具体说就是采取“三多”的评价体系:评价主体的多样化;评价内容的多样化;评价方法的多样化。其目的是建立以应用能力为主的质量评估体系,不仅重视学习效果,同样重视思维与进步过程,考察学生实践中应变能力、组织能力、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国际交流更加频繁。作为外语院校首先要在本科阶段开设跨文化交际导论课程,让学生对跨文化交际的基础概念有所了解。其次,要增设跨文化交际培训课程,以所学对象国文化群体为比较对象,设置交际场景,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增加学生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从容应对文化冲突,从而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为未来职场做好充分的知识和能力的积累。第三,鼓励他们利用各种途径了解和熟悉目的语文化,积极推行3+1,2+2,4+1,4+2等中外合作办学模式让本科生获得国外学习机会,完成本科学业后还可参加研究生层面的合作办学项目,并获得双文凭。

四、小结

外语类院校培养外语复合型人才是面向经济全球化、教育国际化、文化多元化的需要。各高校在坚持立德树人,强化内涵式发展教育思想指导下,牢固把握以培养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为根本方向,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保持特色,创出品牌,在培养外语复合型人才方面走出一条新路子,为高等教育发展做出新贡献。

参考文献:

[1]柏会力.着力打造经贸外语人才软实力,促进中外文化交流[J]中国高教研究,2008(2).

[2]姜雅明.“中国文化走出去”背景下外语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对中译外人才专业化培养问题的思考[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4.

[3]李永村.“中国文化走出去”背景下小语种人才素质及素质培养措施――以德语专业为例[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4.

作者简介:

李永村(1975-),女,天津人,天津外国语大学欧洲语言文化学院副院长,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汉德互译,德国教育,德语教学。

上一篇: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歌曲融入解析 下一篇:高校英语教师的职业倦怠现状分析及其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