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数学探索活动,提高学生创造能力

时间:2022-09-10 11:53:16

加强数学探索活动,提高学生创造能力

摘 要:《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发展;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因此,作为一名教师要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发现、去探索,为学生个性的发展提供条件。

关键词:数学教学新课程探索发展

一、数学新课标中的主体性研究

为了满足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要求,新课程中的课程目标、内容要求正在走向多元化、综合化和均衡化。

在课程目标上,要求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设计具体的课程;第二,在课程内容上,注重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和经验以及社会、科技发展的现实,强调学生经验、数学知识和社会发展三方面内容的整合;第三,在课程要求上,数学新课标不仅仅结合数学知识点明确具体的结果性目标,还结合数学学科的特点,提出了一系列过程性目标、体验性目标,以期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学会学习,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数学新课标指出,数学教育属于基础教育,为我国公民适应现代生活和未来发展提供更高水平的数学基础,使他们获得更好的数学素养,并为进入高一级学校提供必要的数学准备。数学课程中的必修课应当满足所有学生共同的数学需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使学生具有开阔的数学视野和正确的数学观,认识数学的应用价值、科学价值和人文价值,崇尚数学思考的理性精神,形成批判性的思维习惯,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例如在“抛物线及其标准方程”一节的教学中,引出抛物线定义“平面内与一个定点F和一条定直线l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叫做抛物线”之后,设置这样的问题情境:初中已学过的一元二次函数的图像就是抛物线,而今定义的抛物线与初中已学的抛物线从字面上看不一致,它们之间一定有某种内在联系,你能找出这种内在的联系吗?此问题的结论应该是肯定的,而课本中又无解释,这自然会引起学生探索其中奥秘的欲望。此时,教师需注意点拨:我们应该由两点间距离公式入手,推导出曲线上的动点到某定点和某定直线的距离相等,即可导出形如动点P(x,y)到定点F(x0,y0)的距离等于动点P(x,y)到定直线l的距离,大家试试看。学生纷纷动笔变形、拼凑,教师巡视后可安排一学生板演并进行讲述:

它表示平面上动点P(x,y)到定点F(0,1/4)的距离正好等于它到直线y=-1/4的距离,完全符合现在的定义,这个教学环节对训练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无疑是非常珍贵的。

二、丰富数学课堂的探索环节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如何点燃这“发现”之火、“研究”之火、“探索”之火,显得尤为重要。“探索是数学的生命”,《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数学,首先要学生明确探索的内容和目标,确定适宜的知识探索的空间。学生探索的知识既不能太小,也不能太大。如果探索的知识空间过小,答案触手可及,则缺乏探索的意义,也影响学生的探索热情;若探索的空间太大,学生感觉无所适从,根本达不到探索的目的,还会挫伤学生的探索信心。如教学“年、月、日”,教师引导学生从日历入手,探索发现年月日的有关知识。如果提出:“观察你所带的日历,看看一年一共有几个月?”这样的探索空间显然太小,学生一数即知,毫无意义。如果提出:“观察日历,互相说一说你在日历上发现了哪些知识,看谁发现得最多?”这样的探索空间较为适宜。再如,教学“圆周率”,教师如果提出:“请同学们研究一下,圆的周长和直径有什么关系?”这样的探索空间,显然过大,让学生感到无所适从,不知从何下手。如果教师提出:“请同学们做几个圆,想办法量出圆的周长和直径,看一看这几个圆的周长和直径的比值有什么特点?”这样的探索空间较为适宜,学生既有兴趣知道其中隐藏的奥秘,又明确怎样去探索,通过努力,探索出其中的奥秘,自然十分高兴。这样学生不仅学习主动,而且能够牢固地掌握所学知识。

随着课程改革进程的加快,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探索数学教学,正得到不断的充实和完善,它的效果也在不断地呈现出来。但是,教师因为时间、精力、经验的不足,理解的偏差,在新课程数学教学中,对创新的探索与实践还不够充分,还有很多值得研究的地方,要创设一个恰当情境并非易事。因此,有关专家在编写教材时,如果能为教师配备可供灵活选择的情境素材,如课件、教具模型、背景知识等,供一线教师教学时参考,这样将便于教师创新发展,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朱慕菊,等.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的对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作者单位:江苏省六合高级中学

上一篇:也谈信息技术与英语听说训练整合的教学设计 下一篇:浅谈体验式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