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达市社会经济发展与行业用水需求分析

时间:2022-09-10 11:41:30

安达市社会经济发展与行业用水需求分析

摘要 随着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实施,水资源的需求进一步增加,供需矛盾将更加突出。根据安达市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和生态环境保护对水资源的要求,对该行政区内的社会经济发展与行业用水需求进行分析,提出开发利用水资源的对策。

关键词 社会经济发展;水资源;农田灌溉;行业需水;可供水量;黑龙江安达

中图分类号 TV21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20-0198-02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兴水利、除水害,事关人类生存、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是治国安邦的大事。

1 安达市基本情况

1.1 自然概况

安达市位于黑龙江省西南部,松嫩平原腹地,地处全省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哈大齐经济带中心,是哈大齐工业走廊上的节点城市。全市总面积3 586 km2,其中耕地面积为1 282 km2,草原面积1 677.07 km2。

安达市地处松嫩断陷中央凹陷的东缘,地貌类型属松花江、嫩江冲积一级阶地,地势平坦开阔,由东北向西南逐渐降低,高原区属剥蚀堆积地形,低平原区属堆积地形。

安达市地处中温带大陆性半干旱季风气候,气温变化大,日照时间长,降雨时空分布不均,风多风大、频率高,土壤蒸发量大,春夏之交干旱频生。

安达市属于松花江水系,境内无天然江河,水不外泄,呈闭流状态。区内沼泽、湿地相接,泡泽零星分布,呈季节性变化,局部地区盐碱沟发育,均流向泡泽。

1.2 社会经济概况

安达市地处全省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哈大齐经济带,是哈大齐工业走廊的中心城市,为黑龙江省工业五强县,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下辖3个街道、10个镇、4个乡,总人口为51.96万人,非农业人口为19.61万人。

安达市2009年地区生产总值为144.62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2.79万元。工业基础雄厚,行业门类齐全。石化、乳品加工、纺织、建材机械电子、轻工业等行业成为该市经济支柱产业。农业资源丰富,是全国500个商品粮大县之一,主要种植作物玉米、特种瓜菜、无公害马铃薯、中草药、葵花、烤烟等。

安达市铁路、公路四通八达,交通便利,滨洲铁路和哈大高速公路穿越市区,与明沈、哈满、安萨、安绥等10条国家和省级公路形成畅通的交通网络,是绥化地区最大的货运集散地。

2 水资源状况

2.1 水资源量[1]

安达市多年平均降水量为405.30 mm,当地产水量为4 810万m3,入境水量主要有安肇新河和肇兰新河,水量为5 665万m3。地下水多年平均补给量为21 414万m3,大气降水为主要补给来源,地下水可开采量为16 979万m3。大气降水入渗补给量18 105万m3,重复计算量1 080万m3,水资源总量为21 835万m3。

2.2 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分析

2.2.1 现状供用水量分析。安达市现状总供水量为11 723万m3,全部是地下水供给。现状总用水量为11 723万m3,其中生活用水为1 379万m3,占总用水量的11.76%;生产用水为10 344万m3,占总用水量的88.24%;生态用水为0。

2.2.2 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分析。安达市供水水源以地下水为主,地下水可开采量为16 979万m3,现状开采量为11 723万m3,现状开采率为69.04%。农业用水量为9 139万m3,占总用水的77.96%,比重大。农业作为当地最大用水行业,由于长期以来没有对节水进行大的投入,加之灌溉技术和管理水平落后,灌溉水利用率低,还有较大的节水潜力,节水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

3 社会经济发展指标

3.1 人口指标

根据人口发展的历史特点和发展趋势,运用时间相关法、经济相关法、自然增长法等多种方法来预测总人口。城镇人口采用城镇化率方法进行预测(表1),城镇化预测结合国家、省和各级政府制定的城镇化发展战略与规划,充分考虑水资源条件对城镇发展的承载能力,合理安排城镇发展布局和确定城镇人口的规模。

3.2 国民经济发展指标

根据现状,将国民经济指标作为基础,以实现总体发展目标为指导,结合当地的发展情况,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进行国民经济发展指标预测(表2)。

3.3 农业发展与土地利用指标

安达市在现有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种植,结合当地的经济发展实际情况,在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水资源条件的前提下,进行农业发展与土地利用指标预测(表3、4)。

3.4 生态环境建设

3.4.1 城镇生态发展指标。根据城镇建成区面积和城镇人口等指标计算绿化面积、河湖面积和环卫面积(表5)。

3.4.2 泡沼生态环境建设。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水资源需求量不断增加,不合理的开发利用使用,退化明显,造成湖泡调蓄雨水(洪水)、涵养水源、调节气候、改善环境等功能减弱。安达市有12个库泡需要生态环境建设。

4 行业需水预测

4.1 行业需水定额分析

根据经济发展水平、人均收入水平、水价水平、节水器具推广与普及情况,结合生活用水习惯与现状用水水平,参照城建部门已制定的城市(镇)用水标准,依据黑龙江省地方标准《用水定额(DB23/T 727—2010)》分别拟定各水平年生活用水定额。工业用水定额均以万元增加值用水量计,此次计算采用弹性系数法与重复利用率提高法相结合计算工业用水定额。农田灌溉需水受气候地理条件的影响,在时空分布上变化较大;同时还与作物的品种和组成、灌溉方式和技术、管理水平、土壤、水源以及工程设施等具体条件有关,采用定额法进行预测。

4.2 行业需水量预测

根据社会经济发展规划成果,结合用水现状,分析各规划水平年的净需水定额和水利用系数的关系,进行生活、生产和生态三大用水行业的需水预测。安达市现状总用水量为11 723万m3,规划2015、2020、2030年总需水量分别为18 513万、27 091万、47 979万m3(表6)。

5 供需平衡分析

5.1 供水预测

5.1.1 现有工程挖潜配套、改造。安达市地表水供水工程主要有北部总干渠、东湖引水干渠、东湖水库、红星水库等,主要用于农业灌溉。中型水库1处,即东湖水库,设计库容6 278万m3,兴利库容723万m3。小型水库2处,设计库容743万m3。塘坝8处,容量为28万m3。现有工程挖潜配套、改造可供水量为1 183万m3。

5.1.2 规划水源工程。黑龙江省引嫩扩建工程位于黑龙江省西部,引嫩扩建一期工程[2]东湖水库干渠分水口多年平均供水量为9 486万m3。长远发展应增加北引总干渠给安达市的供水能力。

5.1.3 地下水可供水预测。安达市地下水多年平均补给量为21 414万m3,地下水可开采量为16 979万m3。

5.1.4 其他水源可供水预测。其他水源可供水量主要为污水处理再利用量。

5.2 供需平衡

本着“先地表后地下”的原则,根据现状工程的供水量,结合现有工程挖潜、配套等情况下的供水能力,再考虑在建规划水源工程,最后考虑规划外引调水水源工程,依据安达市境内和周边地区可能利用的水源,进行各水平年供需平衡分析,采用三次平衡分析(表7、8、9)。

一次平衡分析是在现有供水设施及供水量的情况下,按照各水平年节水条件下的需水方案,确定水资源供需状况,以充分显示发展进程中水资源供需矛盾[3]。因此,一次平衡结果是以现状年为基础的未来最大供需缺口。由一次平衡分析可知,2015、2020、2030年缺水率分别为36.68%、56.73%、75.57%,可见安达市需水量逐年增加,缺水率大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供水量不足造成的。

二次平衡分析是在一次平衡的基础上,在现有水源工程挖潜配套、改造,适量开采地下水的条件下,结合各水平年节水条件下的需水方案,进行供需平衡分析[4]。由二次平衡分析可知,2015、2020、2030年缺水率分别为1.90%、32.96%、62.15%,仍满足不了行业用水需求,则研究实施外引调水的可能性,再进行三次平衡。

三次平衡是在二次平衡的基础上采用外调水工程的方法解决二次平衡的缺口。考虑规划的外引水工程北引总干渠2015、2020、2030年供水量分别为5 498万、13 311万、33 234万m3,同时限制地下水的开采量,用地表水替代地下水,地下水作为应急备用水源、补水水源,才能满足安达市行业用水需求。

6 结论与建议

安达市将水资源开发利用、节约和保护的主要控制性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对该行政区域内社会经济发展与行业用水需求进行分析,结合在区域、经济发展、工程建设与调配管理3个层次有机结合的基础上进行研究,全面衡量实施后对区域经济社会系统、生态环境系统和水资源调配系统的影响,建设引嫩扩建骨干工程北引总干渠以增加安达市供水量是必要的。

建议黑龙江省引嫩扩建骨干工程北引总干渠应增加安达市的供水量,2015、2020、2030年供水量分别为5 498万、13 311万、33 234万m3,以促进安达市社会经济发展,解决行业用水需求。

7 参考文献

[1] 安达市水务局,绥化水文水资源勘测局.安达市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报告[R].绥化:安达水务局,绥化水文水资源勘测局,2002.

[2] 黑龙江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尼尔基水利枢纽配套项目黑龙江省引嫩扩建骨干工程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R].哈尔滨:黑龙江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2006.

[3] 李添萍,高瑜,尹海燕.西宁市城市发展与水资源关系研究[J].青海科技,2009,16(3):25-28.

[4] 王志伟,闫来洪,赵朝成,等.开发区工业用水量预测方法研究[J].四川环境,2009,28(3):37-40.

上一篇:固原市原州区土壤养分含量及马铃薯种植适宜性... 下一篇:中山市香蕉栽培技术发展研究